首页
高三英语周报
山西省名校联合测评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答案
山西省名校联合测评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3-2024山西省名校联盟高三入学考试
2、2023-2024山西省名校联盟
3、山西名校联考2024高二
4、2023-2024山西省名校联盟高二年级五月联考
5、山西名校大联考试卷答案2024
6、山西名校联考2024
7、2023-2024山西名校联考押题卷
8、山西名校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9、山西省名校联盟考试答案2024
10、2023-2024山西省名校联考
散漫自然的乡村审美空间,更有利于人的自由个性之生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会更加厌恶刻板与程式,而得以更多地保留源于生命本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朱清时院士讲过:农村孩子的知识面比不上城市里的孩子的知识面,但由于农村孩子自小生活在外在束缚较少的田园环境中,农村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常要比城市里的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更为突出。朱清时所说的田园环境对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激发,正是乡村环境的审美价值之一。自古以来,乡愁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审美情怀之一,无数诗文因写乡愁而被历代传诵。而中国乡村,正是乡愁情怀之源。那些树木掩映、庄稼簇拥、散布于原旷野或山间水畔的村庄,是许许多多中国人魂牵梦绕的“家”之所在和叶落归根时的栖居之所。中国传统诗文中常见的“乡愁情怀”之中的“乡”,指的就是这样的村庄。中国乡村蕴藏的审美思想不仅长期滋润着中国人的灵魂,培育了中华民族的个性,亦作为珍贵的文化资源,有益于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摘编自杨守森《中国乡村美学研究导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归园田居》表现了陶渊明归隐故乡后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况,既体现了物质意义上的回归,也体现了精神意义上的回归。B.陶渊明对乡村生活的熟悉程度是达官贵人所不及的,“暖暖远人村”四句表现的乡村生活画面也是达官贵人无法描画的。C.俞孔坚认为,第一自然常常美而不善;第三自然矫揉造作;第四自然往往欠美;第二自然美、善且真,有培育人格的作用。D.许多中国人将村落视为魂牵梦绕的“家”之所在和叶落归根时的栖居之所,并创作以“乡愁”为主题的诗文,寄托自己的情思。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乡土社会,村落之间缺乏信任,因而村落之间交往较少,每个村落都成为一个相对孤立的社会圈子,村落人员也相对固定。B.费孝通指出,在乡土生活时代,乡村之间存在隔膜。而早在晋代,陶渊明就在《归园田居》中揭示了乡土文化的这一缺陷:C《归园田居》表达了通过勤劳耕作使一家人生存、繁衍的愿望,这一愿望在当时引起农家人的共鸣,并形成一种文化现象。D.《归园田居》中两次使用“虚室”一词,该词体现了道家自然哲学思想,该词的使用是陶渊明承继庄子的生命观的有力证据。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