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二英语周报

湖南省2024届高三年级8月开学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英语周报 94

湖南省2024届高三年级8月开学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湖南省高三考试历史试卷
    2、2023-2024湖南高考历史考试时间
    3、湖南省2024学考历史
    4、湖南省2024年历史高考试卷
    5、2024年高中湖南历史学考真题
    6、2023-2024湖南省高三年级联考历史试卷
    7、湖南省2024年历史学考真题
    8、2023-2024湖南高三历史试卷
    9、2024湖南历史题
    10、湖南省2024学考历史
【答案】D【解析】王阳明认为庶民和圣人都有同样的心,李贽则主张把圣人民化,说明他们都力图推动儒学的世俗化。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观念的出现是受到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的影响,故选D项。他们的思想都不是近代民主思想,也没有体现反对君主专制,排除A、B两项;“彻底打破”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12.下表是李贽与黄宗羲的相关言论。据此可知,他们的认识言论出处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李贽《藏书》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黄宗羲《原君》害而莫或除之A.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B.承认了私欲膨胀的合理性C,动摇了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D.推动了人伦与政治的分离【答案】A【解析】依据表格信息中李贽和黄宗羲的思想可知,他们强调了人性的自私,“人必有私”“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这反映了明清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特征,体现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A项正确。承认私心的合理性并不等于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性,排除B项;李贽和黄宗羲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没有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人伦与政治的分离,而且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13.下表是黄宗羲、顾炎武与王夫之的相关言论。据此可知,这三人都“儒者之学,经天纬地”,学者应“不为迁腐,必兼读史《清史稿·黄宗羲传》读史不多,无以证理之变化”“君子之为学”,“凡文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顾炎武《亭林文集》切不为”,以求“明学术,正人心,拔乱世以兴太之事”“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王夫之《读通鉴论》由也,则恶用史为”A.反对经世致用的兴起B.反对脱离社会现实的空疏学风C.批判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D.批判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现实【答案】B【解析】黄宗羲认为学是为了“经天纬地”,反对迁腐;顾炎武强调学与“当世之务”有关,“拨乱世以兴太”;王夫之重视“经世之大略”,反映出三人都关注社会现实,反对当时脱离社会现实的空疏学风,故选B项。材料强调经世致用思想,而不是反对经世致用,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君主专制无关,排除C、D两项。14.明中期以后,文化界有了新变化。李贽用“童心”来诠释“良知”,肯定人性中正常情欲的合理性。戏剧家汤显祖在《牡丹亭》中,专门彰显一个“情”字,甚至提出了尖锐的质问:“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这反映了当时文化界A.否定了传统儒家思想B过分强调人的私欲C.出现反对理学的倾向D.重在宣传启蒙思想【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李贽肯定人性中正常情欲的合理性,汤显祖在《牡丹亭》中专门彰显一个“情”字,显示了当时文化界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的反对,C项正确。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对儒家思想是批判继承,并没有否定传统儒家思想,排除A项;材料只是肯定人正常的私欲,不能解读为过分强调私欲,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宣传启蒙思想,排除D项。·61·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