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周报答案

[衡水大联考]2024届广东省高三年级8月大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周报答案 109

[衡水大联考]2024届广东省高三年级8月大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广东衡水大联考
    2、2023-2024广东省衡水大联考高二
    3、2024衡水大联考4月
    4、2024广东衡水大联考成绩查询
    5、衡水大联考2024四月
    6、2024衡水联考(广东卷)
    7、2023-2024衡水联考广东卷
    8、2023-2024广东省衡水联考高二
    9、2024衡水联考广东卷
    10、2024广东衡水大联考答案
【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和魏源都生活在西方列强对中国入侵的时代,也看到了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优势,因而他们都主张在中国发展军事、海防事业并发展金融业,以挽救民族危亡,D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二者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且应是魏源继承和发展林则徐的部分思想,排除A项;魏源对西方军事和经济有系统认识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只是涉及二人的部分主张,并未实施改革,因而不存在改革的深浅问题,排除C项。2.1840年3月,美国商人因担心英国侵略中国会影响其在华贸易,要求林则徐准许美国商船及时完成进口交易,林则徐则在其批复中说“尔米利坚并非英夷属国,何至一闻该夷不许船来之言…甘听英夷指挥,五月前后不敢贸易,天朝官府正喜得以省事”。这一言论表明林则徐A.对西方认识尚不够全面B揭露了英美狼狈为奸的实质C.外交应对举措有理有据D试图利用美国力量制衡英国【答案】A【解析】材料显示林则徐不懂美国商人关心本国正当商业利益的事实,不但没有借此契机拉拢或者利用美国,反而视对外贸易为上国恩赐,轻视国际贸易,依旧秉持闭关锁国的政策思路,反映林则徐对西方近代外交缺乏了解,A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出林则徐已经认识到英美的实质,排除B项;“有理有据”的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林则徐对西方认识不全面,排除C项;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也不是林则徐的意图,排除。3.下表为1840年后中国士人引用或自编书籍中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评述。由此可知,当时作品对路易十六的评价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分析《万国地理全图集》国主好色妾妇弄权,庶民怨之,废戕其主而自择君《地理备考》国势大乱,国人拥戴拿破仑《外国史略》不修政事,国主好色国库耗于妃妾,乃议增饷,以补国用,民心不服《瀛寰志略》王好渔色,内宠擅权扰民民不能堪A.土人积极宣传革命思想B国际问题受到广泛关注C.传统观念影响士人眼界D.注重对他国经验的解读【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后中国士人引用或自编书籍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分析,仍然使用儒家传统的观念,认为法国大革命是传统的弑君革命,儒家伦理道德成为评价法国大革命的标准,C项正确。解读法国大革命并不能说明士人积极宣传革命思想,排除A项;B项表述以偏概全,材料无法得出国际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排除;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4甲午中日战争后“中体西用”成了流行词,“张之洞最乐道之,而举国以为至言”,梁启超认为“舍中学而言西学者,其西学必为无本”,“年少气盛之士,疾首扼腕言维新变法,而疆吏若李鸿章、张之洞辈,亦稍稍和之”。这说明当时知识分子A.对洋务派仍存幻想B.需要加强思想解放C.多数认可学西方D.新旧思想纷争激烈【答案】C【解析】据材料“举国以为至言”“年少气盛之士,疾首扼腕言维新变法,而疆吏若李鸿章、张之洞辈,亦稍稍和之”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国人进行了反思,主张向西方学。而梁启超认为“舍中学而言西学者,其西学必为无本”,说明他也主张向西方学,但也不应舍弃“中学”。这说明当时的知识分子多数认可学西方,C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年少气盛之士,疾首扼腕言维新变法”也说明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已经不对洋务派抱有幻想,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国人进行了反思,主张向西方学,这正是思想解放的表现,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掀起了向西方学的思潮,没有涉及旧思想的信息,更没有涉及新旧思想的纷争,D项错误。·69.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