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二英语周报

[衡水大联考]2024届广东省新高三年级8月开学大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z物理考试试卷

高二英语周报 53

[衡水大联考]2024届广东省新高三年级8月开学大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z物理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的现象,这与宰相才干无关,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三省宰相集体议事提高了行政效率,避免决策失误,应该是正确的选择,而不是“不得人心”,排除C项。11.A玄奘和尚从长安出发西行游历西域,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中国人和外国人的交往,促进了中外的文化交流,A项正确:该书所记内容是玄奘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虽有主观成分,却是珍贵的史料,可信度较高,排除B项;C选项中“各地”说法不准确,排除C项;《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古代中亚和南亚(尤其是印度)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排除D项。12.B根据材料“,一“路”之下同时存在四个行的管理机构,它们之间采取互不相属、分化事权、相互牵制的原则”及所学知识可得,宋代创建路制的方式,来避免地方割据的出现,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地方的行政效率问题,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国家对文臣和武将的态度,排除C项;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利于解决地方割据的问题,排除D项。13.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绍兴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等关系,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A项正确;南宋政权被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消灭,排除B项;CD项均在绍兴和议之前,排除。14.C依据材料“舍弓马而诗书”,“从郡人李宗哲进士业,而有声誉”,可以看出元朝对汉族文化的推崇,国家的统一,使得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强,C项正确;元朝实行的“四等人制”,民族间的嫌隙仍存在,“消除”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民族融合,不能说“汉化完成”,排除B项;元朝是“四等人制”,并未实行民族等政策,排除D项。15.D根据材料“在北宋汴京城里,著名的表演场所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可知,题干所示为北宋时期,娱乐表演得到快速发展,这迎合了市民阶层的文化诉求,D项正确;题干材料不能说明封建等级秩序受到冲击,排除A项;娱乐表演并未动摇儒家思想主流地位,也不可能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推崇,排除B、C两项。16.B根据材料,三大发明、儒学复兴运动、《授时历》、话本、关汉卿这些关键词都是宋元时期的文化,B项正确;A项说法都过于片面,不能涵盖主旨,排除A项;C项的说法都过于片面,排除C项;D项时间为唐宋,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D项。17.(1)措施:废除谥号制度,以数字为序称历代皇帝;皇帝专用“朕”“制”“诏”“玺”等称谓。(4分)目的:树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2分)(2)职权: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管理军务,御史大夫为副丞相,掌管群臣奏章及监察。(6分)作用:形成了以三公为核心的官僚体系,辅佐皇帝统治国家;强化了监察体制,加强了皇权。(4分)18.(1)趋势:从宫内官员转为行政官;地位逐渐重要。(4分)影响:削弱了三公权力,形成朝制度,加强了皇权;为后世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4分)(2)表现:宰相成分发生变化;三省六部职能的废弛。(4分)19.(1)特点:三省并无实权;设置二府三司分割相权;对相权进行监视。(6分)(2)新变化:市民文学兴起;市民阶层兴起;婚姻观念发生变化;社会阶层流动频繁。(6分,答出三点即可)20.关键词:张骞、长安、丝绸。(2分)主题:张骞通西域密切了中原同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2分)阐释:西汉时期,张骞为贯彻汉武帝夹击匈奴的战略意图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各国,虽未完成战略意图,但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自此,汉地丝绸、金属工具、井渠法传到西域,西域的良马、骆驼以及各种皮毛制品源源不断东来。(6分)综上,张骞通西域,既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也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2分)【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