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英语周报2023-2024答案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考试试卷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3-2024第十五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2、2023-2024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人教版
3、2023-2024两汉的科技与文化优秀课件
4、2023-2024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试题及答案
5、2023-2024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部编
6、2023-2024《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7、2023-2024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识点梳理
8、2023-2024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历史笔记
9、2023-2024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优质课视频
10、2023-2024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识点
关系构建的深层问题。(每点2分,答出3点满分)10.【答案】C解析:“肆”指工匠们制作器物的场所、作坊。11.【答案】D12.【答案】B解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赞同的是古人“学为了提高自身修养”的做法,否定今人“学为了在他人面前炫耀”的浅薄。13.【答案】(1)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变直,这是因为火的烘烤使它弯曲成这样。(“虽”“挺”“輮”、判断各1分)(2)做事勤勉,说话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敏”“有道”“正”各1分)14.【答案】甲文属于论述文,乙本属于语录体散文(2分):甲文语言多用比喻、排比句式,整齐对仗,节奏和谐,说理透彻,气势雄浑(1分):乙文温文尔雅,朴实无华,自然流畅、要言不烦,精辟隽永。(1分)参考译文:乙①子夏说:“各种工匠通过在作坊里劳作完成他的工作,君子通过学茨得他所追求的道。”②孔子说:“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充实自身,今天求学的人是为了向别人卖弄知识。”③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住不求安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④子夏说:“尊崇贤人轻视女色,服侍父母能竭尽他的全力,效劳国君能献出他的身体,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用:即使没有学礼,我必定说他学礼了呀。”⑤鲁哀公问孔子说:“你的学生们,哪一个最好学呢?”孔子回答说:“有个颜回是最好学的,他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不会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如今再也没有这样的弟子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者。”15.【答案】c解析:交代悲愤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我在京华沦落久”16.【答案】①“燕昭乐毅,一时人物”,借燕昭王重用名将乐毅,表达自己希望得遇明君,一展抱负,建功立业的愿望。(结合原文分析2分)②“明到无终山下去,拓弓弦、渴饮黄獐血”,借曹景宗的事例表达自己蹉跎半生终无所成,不如归隐山林,狩猎度日的愿望,貌似洒脱,实则蕴涵着深深的失落(愤激)。(结合原文分析2分)③“长杨赋,竞何益?”借杨雄虽才华出众却不得重用,抒发自己才华无用、有志难申的愤激(或对当权者有眼无珠、埋没人才的指斥与愤懑)。(结合原文分析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作者情感的体察能力。注意题干“典故”的限定,如据“心俱折”“叫尽古今豪杰”“都只被、江山磨灭”等句分析情感.不符合“用典”的要求,不能得分。17.【答案】(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小乔初嫁了樯橹灰飞烟灭(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8.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等闲视之:把这件事看成常的事,不予重视。一视同仁: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语境指大事,不能不重视,应填“等闲视之”。身体力行: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亲身体验。事必躬亲:凡事都一定要自己亲自去做。语境强调背年学生们亲身参与劳动,应填“身体力行”。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不一。差强人意: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形容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语境指人的觉悟程度有高低,应填“参差不齐”。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常用作谦词。望其项背:看得见别人的颈项和后背。形容差距不大,能够赶得上。语境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丰富起来速度之快,应填“望尘莫及”。故选A。19.【答案】劳动,丰富她们的感性知识;劳动,深化她们的理性认识:劳动,改造她们的思想观念。【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