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年级英语周报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论语》十二章练习题(重点实词释义+理解性默写)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论语》十二章练习题(重点实词释义+理解性默写)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大营,来安置流民。当时益州刺史罗尚贪婪残暴,成为百姓的祸患,而李特则和蜀人约法三章,施舍救济百姓,礼贤下士,提拔人才,军政肃然。老百姓流传的歌谣说:“李特尚可,罗尚杀我。”罗尚的军队经常被李特的军队打败,于是在险要的地方设置围墙,沿着河水安扎营盘,从都安到犍为绵延七百里,与李特军相持。太安元年,李特自称益州牧,统领梁州、益州诸军事,改年号为建初,大赦境内。于是向张征发动进攻,张征依伏高山,占据险要,和李特相持多日。当时,李特和李荡分为两个大营,张征侦察到李特大营空虚,派步兵顺着山路攻击他,李特迎战失利,又被山险所困迫,众人不知道怎么办。罗准、任道都劝李特退兵,李特估计李荡必定会来救援,所以不同意。张征的军队来得渐多,山道非常狭窄,只可一两个人通过,李荡的军队不能前进,李荡对他的司马王辛说:“父亲在敌人包围之中,这是我以死效命的时侯。”于是身穿重铠,手持长矛,高喊着向前冲去,凡挡道者必死,杀死十多人。张征的军队来救援,李荡的军队都拼死作战,张征军队于是被打败。李特主张放张征回涪陵,李荡与王辛进言说:“张征的军队连续作战,士兵伤残甚多,智勇都已穷尽,应当趁着他们溃败的时候便捉住他。如果放走了他,张征恢复了元气,招收逃亡的人,其余的士兵再聚集到一起,那时,想攻打他就不容易了。”李特听从了他们的意见,又向张征发起进攻,张征溃败,突围而去。李特活捉了张征的儿子张存,后来因给张征发丧,又放了他。太安二年,建太守孙阜引兵驻扎在德阳,李特派李荡阻挡孙阜。益州刺史罗尚派大军分多路攻击李特的大营,连战两日,李特的兵少,抵抗不住,大败而退,李特召集余下的士兵,迅速逃到新繁。罗尚的军队退去,李特又领兵追击,转战三十余里,罗尚派出大军迎战,李特全军溃败,罗尚杀死了李特及李辅、李远,将他们的首级送到洛阳。李特在位只有两年。15.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言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流露出对辛苦劳作的抱怨”错,诗人虽然劳作艰辛,但这是诗人向往的田园生活,诗人的心情是愉快的。16.陶诗最后两句写诗人不惧农事的劳累,坚定自己躬耕隐居的理想愿望,洋溢着归隐的恬适。(3分)钟诗最后两句写农人家庭和美,不羡慕富豪,表现了农人知足常乐的淳朴。(3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的能力。两首诗的最后两句都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结合全诗,紧扣诗歌的主旨进行分析。17.(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与子偕作与子偕行(3)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每空1分,多字、错字、漏字等均不得分)【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本题内容分别出自《〈论语〉十二章》、《诗经·无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都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背诵推荐篇目。18.①济世报国②难以企及③完美无缺④万劫不复(每处填入的成语恰当且书写无误得1分,不恰当或书写有误该处不得分)【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19.示例:常怀仁慈之心,常省怠惰之过,常持勤俭之德。(内容和句式各2分)【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20.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项和B项的引号表示强调,C项表示讽刺否定,D项表示特殊含义。文中波浪线处的引号表特殊含义,故选D项。21.①形成了科举文人群体②又有下层文人自发组织的聚会活动③聚会也更为常态化和多样化(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字数不符酌情扣分)【解析】本题考查准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根据后文“这一群体的出现”和“转向了以科举文人群体为中心的雅集”可推断出,第①处应填写“形成了科举文人群体”。根据前面的分号可知,此句和前面句是对仗句式,结构相似,依据前文“既有以帝王及上层文人主导的宴饮聚会”推断,第②处应填写“又有下层文人自发组织的聚会活动”。根据前文“一方面聚会的组织开始涉文人群体的各个层面”与关联词“另一方面”,再根据后文“不但出现了…也越来越多”可知,第③处应填写“聚会也更为常态化和多样化”。22.如北宋时期驸马王诜与苏轼、米芾、黄庭坚、秦观等著名文人组织的西园雅集,是影响深远的文人聚会,被后人追慕和效仿。(改对一处得1分,两处都对得满分)【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偷换主语,应在“组织”后面加“的”;二是语序不当,应将“效仿和追慕”改为“追慕和效仿”。【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23-94B·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