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年级英语周报
2022-2023青海省西宁市新华联北外附属外国语中学八年级(下)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
2022-2023青海省西宁市新华联北外附属外国语中学八年级(下)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城起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主要历生条件有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②无产阶级是各国运动的领导者③希国主义重新瓜分掠夺殖民地激化了民族矛盾④倡导以仁爱、非暴力为思想核心+①②2中世纪晚期,欧洲的区域性贸易同东方的商业活动相联系,一个贸易网铭已经显现轮廓,形成B.③④C.①③H②④了当时已知世界的“世界市场”。据此推知当时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SC.欧洲国家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区域市场为近代世界市场奠定基础25。邯郸彭城出士有一件白地黑花椭圆形瓷枕残件,枕面上用黑彩书写了一阕《西江月》:其中第D.东西方贸易主要通过民间途径开展一句为“自从轩辕之后,百灵立下磁窑于民间”,这件瓷枝应是金代晚期到蒙古时期的文物,说明至少在这一时期已有“磁窑”之称,这是磁州窑“客以州名”的最早材料。这说明A.考古发现必须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C.新史料的发现拓展了历史认知视野B.中华文明具有多源性和统一性D.研究历史不可借助想象和推论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民本”二字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萌芽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臻于成热。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简子》中说:“君者,舟也;底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战国之后,民本恩想不断得到充实与发展,到明清之际达到巅峰。摘编自丁伟民《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现代借鉴意义》材料二: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会通,构建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其中沉淀着民族的智慧、民族的价值尺度、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一一张岂之:《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意义。(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6分)浙江省A9协作体暑假返校联考高三历史试题卷第5页共8页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