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年级英语周报
炎德英才大联考 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一)1历史试题
炎德英才大联考 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一)1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材料二后冷战时代的局面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一样,人们普遍设想,美国的全球经济和政治霸权注定永远持续下去,但是历史并没有静止不动。随着冷战的结束,西欧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也正是在逐渐摆脱受美国控制的过程中,西欧国家认识到联合的重要性,不断把欧洲联合推上新的阶段。到冷战结束之前,西欧国家的联合已经初具规模,具有了实质性的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的反美主义运动已崭露头角,但通常表现为单个国家中部分人的行为,多数情况下并未形成多个国家的联合抵制,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作为一个抵制美国文化传播之整体的功效很难发挥出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局面有所改变,单个国家文化精英的反美主义依然是主体,但是开始出现了西欧国家共同抵制美国的趋向。一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晓德《反美主义与欧洲联合中认同的强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背景,并分析欧洲的联合对当时的世界产生的影响。(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反美主义运动兴起的原因。(9分)【答案】(1)背景:欧洲渴望恢复世界中心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联合才能实现共赢;欧洲各国有相同的文化传统;为摆脱美国的控制,应对苏联的威胁;马歇尔计划和北约组织的促进。(10分)影响:对欧洲而言,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或西欧各国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对世界而言,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5分)(2)美国为赢得冷战而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欧洲自身实力的恢复;欧洲大国为实现欧洲的联合而反美。(9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下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中国的六次重大战略误判。第一次误判国民党能赢得中国第二次误判中国人不敢出兵朝鲜第三次误判苏联解体,下一个垮台的是中国第四次误判“市场化”必然使中国“自由化”第五次误判中国将在“崛起”中“崩溃”第六次误判中美关系是“第二场冷战”摘编自刘明福《美国对华决策的六次误判》根据材料,任选美国对华决策的一次误判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合理,论证有力,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中国基本国情缺乏深入了解,导致对中国出现第一次战略误判。(3分)阐述:抗日战争使中国民主革命力量大为增长。抗战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内反内战、反独裁,求和、求民主的呼声高涨;美国基于自身实力和争夺全球霸权的需要,无视中国人民的正当要求和正义呼声,大力扶蒋反共,支持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方针,协助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力量的抗争下,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独裁内战方针最终失败,其在大陆的统治最终也被推翻。美国正是因为对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基本国情缺乏深入的了解,对中国人民渴望和民主的呼声充耳不闻,最终错误地作出了“扶蒋反共”的决策。(13分)·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