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年级英语周报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思想政治[24·G3AB(新高考)·思想政治-R-必考-HUN]一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思想政治[24·G3AB(新高考)·思想政治-R-必考-HUN]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中国积极践行多边主义,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没有阐述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的相关知识,①排除。面对单边主义肆虐,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多边主义,身体力行扩大开放,表明中国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国为促进世界和发展贡献力量、担当责任,②④正确。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也不例外,③排除。6.2021年10月7日,全球反恐论坛第十一次部长级视频会议召开,会议发表了《全球反恐论坛部长级声明》,通过了论坛《未来十年战略愿景》。中国代表参加会议并对未来国际反恐事业提出五点主张:第一,应发挥联合国中心作用;第二,应坚持标本兼治原则;第三,应摒弃任何“双重标准”;第四,应遏制新威胁新挑战;第五,应加强发展中国家反恐能力建设。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①联合国是国际反恐阵营的领导者,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②国际社会反恐之路任重道远,各国合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③各国已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共同应对恐怖主义新挑战④为国际反恐提供“中国方案”,有利于维护世界持久和与普遍安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全球反恐论坛第十一次部长级视频会议召开,说明各国高度关注恐怖主义,加强国际合作,②符合题意。中国代表主张发挥联合国作用、摒弃“双重标准”、加强发展中国家反恐能力建设,有利于维护世界和与安全,④符合题意。联合国在国际反恐中能发挥重要作用,但并不是领导者,①错误。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各国应对恐怖主义,但并不代表各国已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共同应对恐怖主义新挑战,与现实不符,③排除。7.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引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为《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作出了突出贡献。推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实施说明①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各国的共同利益②随着中国科技进步,中国能源消耗总量将逐年下降③中国努力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④加强生态文明领域交流合作,致力于解决全球发展最突出问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中国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并为之作出贡献,说明中国与各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有着共同利益,《巴黎协定》实施意味着中国也将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作出实际行动,努力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①③符合题意。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能源利用率会提高,但能源消耗总量不一定会下降,②错误。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衡问题,材料并未涉及,且加强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并不能解决南北发展不衡问题,④错误。8.中俄社会民意调查报告显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高水发展的社会民意基础稳固,两国民众对中俄各领域务实合作明确支持,对中俄关系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调查显示,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各层面接触交流不断扩大,两国民众对彼此印象和认识逐渐深化,心理距离也在拉近。材料表明①中俄加强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②国家间交流利于增进民众相知互信③中俄两国的不同利益因合作而减少④不同国家民众的意愿决定国际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两国民众对中俄各领域务实合作明确支持,说明中俄加强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①符合题意。交流不断扩大,两国民众对彼此印象和认识逐渐深化,心理距离也在拉近,②符合题意。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中俄两国的交流合作不断扩大,两国间的共同利益也在增加;但就两国具体的利益来说还是存在差别,因此具体利益不会因合作而减少,③④错误。9.2021年9月10日,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开幕,主题为“减少粮食损失浪费,促进世界粮食安全”。国家主席向大会致贺信。指出,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希望各方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携手合作,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实现零饥饿、零贫困目标贡献力量。由此可见·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