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英语周报
天舟益考·衡中同卷2024高三一轮复习周测卷(小题量)新教材版S四语文答案
天舟益考·衡中同卷2024高三一轮复习周测卷(小题量)新教材版S四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意境是成熟得最晚、层次最高、最有总结性质的审美形态,它实际上蕴源着一个较为完备的美学思想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标志着独立自足的美学思想的初步形成。需要说明的是,这里选择中和、气韵和意境为中国古代基本的审美形态,并不是说它们就能涵盖所有的中国古代审美形态及其历史演变的全貌,而是因为:第一,中和、气韵和意境作为基本的审美形态,都是贯穿中国人生活实践的最为基本的范畴,是中国人的人生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而不仅仅是属于艺术论的范畴。第二,这三种审美形态虽然从范畴的起源上说有迟有早,其中中和的范畴形成与成熟得最早,气韵次之,意境最后且带有总结性质。但追本溯源,三种审美形态不仅从精神实质上是贯穿中国审美实践发展历史全过程的,而且,从范畴发生学的角度看,也都具备起源早而又不断有所发展的特征。第三,这三种审美形态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概括性和兼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包容或者扩充进其他的范畴。例如,中和的精神实质几乎在所有中国美学的范畴中都有所体现,如阴阳、虚实、动静、文质、风骨等;气韵、意境也一样。总之,在中国人长期审美实践活动生成和积淀下来的中和、气韵、意境等审美形态,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相互的渗透性和包容性,又显现出在历史运动中逐层递进、不断超越的特征,代表着中国人在人生实践与审美活动的高度统一中,人生境界的不断提高,同时也在审美上表现出后一形态对前一形态的超越与提升。如果说中和作为原初的审美形态,基础最广;那么,意境作为总结性的审美形态,层次最高。从中和到气韵到意境,既是中国审美形态的历史发展,实际上又是中国美学范畴的逻辑演进,三者既可共时并存,又有历时递进;既有逻辑上的并列、对应,又有内涵和外延上的丰富、深化,典型地体现出历史与逻辑的高度统一。(摘编自朱立元《美学·审美形态中和、气韵和意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是以独特的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为基础的。B.只要运用了中国所特有的朴素的辩证法的思想核心,就能理解中国古代审美形态之间的渗透性。C.中和、气韵和意境作为最基本的审美形态,它们是在历史的不断前进中共同产生、发展和成熟起来的。D.意境蕴涵着一个较为完整美学思想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标志着独立自足美学思想的初步形成。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根本,是在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文化资源产物。B.中西方审美形态在综合性和渗透性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是由双方的现实生活基础以及文化精神决定的C.中国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他的作品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气韵这一基本审美形态。D.中和、气韵、意境离不开中国人长期审美实践活动和积淀,也代表着中国人不断提高的人生境界和审美形态。语文第2页(共8页)
本文标签:
衡中同卷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