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一英语周报
炎德英才大联考 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二)2语文答案
炎德英才大联考 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二)2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玉滚到贾母怀里、惜春拉着奶母、王夫人指着王熙凤等,体现了人物关系的亲疏。(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A“时谓勿钦”的“时”是指“当时的人”,也就是“时人”,这句意为“时人都说不应当钦敬他们”,可见“时”之前应该断开,据此排除B、C两项;“议政事”与“论经史”对举,后面均应该断开,据此可排除D项。11.B早期内阁是由大学士组成,后来各部尚书和待郎也可兼任大学士;另外,从原文来看,文中提及的内阁成员都是大学士。12.C“各方面实力都不如太宗朝”错误,刘大夏只是认为兵力不足。13.(1)礼部尚书倪岳上疏,提出消弭灾祸应当措办的紧急事务,劝勉皇帝罢黜奸邪贪焚之徒,奖掖提拔忠心耿直之臣,皇帝赞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译出大意给2分;“弭”“嘉”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皇帝马上省悟说:“如果没有两位爱卿,我几乎被他人引入迷途。”(译出大意给2分;“微”“为”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14.【解析】本题有两问,第一问要求从选文中概括弘治年间的君臣关系,君臣关系是相互的,因此作答时不能单从君主或者大臣的某一角度概括出如“虚心纳谏”“敢于直言”等观点,而是要概括这些现象背后反映出的“君臣关系”。第二问要求从明孝宗的角度进行分析,因此作答时需要注意语境,审准题意。答案:①结论:君臣关系融洽。②分析:明孝宗开言路,虚心接纳大臣的谏言;明孝宗关爱大臣,处理政事体恤臣下。(结论2分;分析1分,考生只要从明孝宗角度分析出一层意思即可得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附【参考译文】(明孝宗弘治)三年春三月,皇帝内宫官员为鹰坊、牧马场乞请征用土地千顷。户部尚书李敏说:“场地只有二百余顷,其余的都是百姓的祖业田产,怎么可以(随便从百姓手中)夺取正在耕种的土地来作飞禽、走马的活动场所呢!”皇帝采纳李敏的意见。六年秋七月,京师下大雨、冰雹。礼部尚书倪岳上疏,提出消弭灾祸应当措办的紧急事务,劝勉皇帝罢黜奸邪贪婪之徒,奖掖提拔忠心耿直之臣,皇帝赞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八年三月,中官传出圣旨命内阁大学士撰写《三清乐章》。大学士徐溥等上疏说:“三清本是虚妄邪说,亵读神灵祭祀,时人都说不应当钦敬他们。而且,朝廷之所以设置内阁,实际上是想让内阁学士们聚议政事,讲论经学和历史,铺佐陛下匡正得失,怎么可以(让这些人)去阿谀顺从虚妄邪说,来讨取陛下的欢心呢!”这件事由此作罢。十年二月,皇帝屡次游宴于后花园,侍讲王鏊在讲解经学时,讲了周文王不敢贪恋游猎的事。皇帝深有所感,采纳他的意见。三月,皇帝在文华殿,召见大学士徐溥、刘健、李东阳、谢迁议论朝政,向大学士们赐茶后离去。李东阳说了“自从天顺未年,直至今日,已有三十多年,皇帝每次召见内阁,不过只讲几句话就离去。今天,皇帝是听过讲解经学之后有了此次召见,从这件事可以看得出皇帝天资聪敏而英明,对朝政筹谋划策也够周详的了”这样的话。十七年六月,小王子(达延汗)带领兵马侵犯宣府(今河北宣化),刘大夏请求屯兵喜峰口和燕河营以防备小王子。太监苗逵想要带领官军直接前去捣毁小王子的军事大营,皇帝为此召见刘大夏,问到王越当年取得威宁大捷的情况,刘大夏说:“臣从当年跟随王越出征的将士口中得知一些情况,当时所俘获的只有十几个妇女和小孩。所幸的是寇贼兵马刚刚进入境内,与官军相比众寡悬殊,如果双方兵力差不多的话,那时官军就没有活人了。”皇帝说:“既然是这样,那么太宗(成祖朱棣)为什么还常常以此得意呢?”刘大夏说:“陛下的神智武略固然并不比太宗差,可是所带一4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