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年级英语周报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南京零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南京零模)语文试题及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注]0陆龄为唐德案时率相,著名政论家。他的奏议往往切中时弊,为后世所推崇。该文写于宋哲宗即位不久,当时旧党上合,而王安石推行的新法被昌水卿等人弄得面目全非,茅端百出,新旧党之争依然激烈,国无宁日。苏轼进此礼子,乞校正陆赞奏议,并建议宋哲宗反复熟法,从中得到治国的启发、②颜,康颜:牧,李牧。③见,见错:重,董仲纤。①孝宜,汉宣帝刘询。10,下列对文中画波澳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B商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C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D.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这里指贞观年间出现的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B“但使圣贤之相契”与“若合一契”(《兰亭集序)两句中的“契”含义不同。C“夫六经三史”里的“六经”与“六艺经传皆通之”(《师说》)里的“六艺”都是指《诗X书》《礼N乐N易M春秋》六种经书。D.“聚古今之精英”中的“精英”指优秀人才,与《阿房宫赋》中“齐楚之精英”的“精英”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开篇认为自己学识浅薄,无法穷尽圣贤之道,心里想讲清楚而口头却不能表达,因此自觉惭愧,这是为后面建议校正陆贽的奏议做铺垫。B.苏轼高度赞赏陆贽,认为他上可以纠正皇帝想法上的错误,下能够贯通天下人的心志。但他很不幸,做官没赶上好时机,进言没有被完全采纳C.苏轼通过对比,认为陆贽的智慧、文才、道术等都超过子房和贾谊:陆贽的奏议明了清楚,超过幽深高远的六经、三史和诸子百家等的论述。D.虽然陆费是唐朝时的宰相,但苏轼认为如果圣明的天子和贤能的大臣两相契合,那就如同君王和臣子处于同一时代了,这体现了苏轼的政治观。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4分)(②)昔冯唐论颜,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晁、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4分)14请简要概括苏轼等校正并进呈陆贽奏章的理由。(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D姜夔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①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高三语文第6页(共8页)】801C·HUN·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