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英语周报
        
        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新高考无角标]语文答案
 
    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新高考无角标]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答案】C【解析】“传达出诗人明朗的心境”错误。景是明丽健爽的,但诗人的心境是惆怅低回的。12.对杜牧这首诗,古人曾说:“此诗全在景中写情,极洒脱,极含蓄,读之再三,神味益出。”(《瀛奎律髓汇评》)请从领联、颈联中任选一联,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于“景中写情”的。(6分)【答案】领联描绘了一幅明丽的图景:飞鸟来去出没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两岸,百姓临河夹居,人歌人哭,掺和着水声,随着岁月一起流逝。承上联“今古同”,想到宛溪的山水是持久的,歌哭相迭的一代代人生却是有限的,于是顿生无法让人生永驻的感慨。(或:联想八年前曾游此地,如今故地重游,虽明丽的风景依旧,无奈年华如流水,一去不复返,于是顿生人世易变的感慨)颈联:深秋时节的密雨,像给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这两种景象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用略显悲凉的意象,勾画出秋天特有的情韵,隐隐透露出惆怅、凄凉之情。(以丽景写哀情)》(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8分)秣陵怀古①李群玉野花黄叶旧吴宫,六代豪华烛散风。龙虎势衰佳气歇,凤凰名在故台空。市朝迁变秋芜绿,坟冢高低落照红。霸业鼎图人去尽,独来惆怅水云中。【注】①本诗写于晚唐国势衰微之时。秣陵,即金陵,今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野花黄叶”与“六代豪华”形成鲜明对比,寓有深沉的历史感叹。B.“龙虎势”既指出了金陵的地位特征,也让人想到其曾为帝都的繁盛景象。C.“坟冢高低”与“落照红”构成对比,表达了诗人扬今抑古的情怀。D.尾联写曾经的帝都已成遗迹,留下浓重的荒凉与萧瑟,让人感慨叹息。【答案】C【解析】“构成对比”“扬今抑古的情怀”错误。“坟冢高低”与“落照红”共同构成了荒凉的图景,并没有对比意味;此处表达的是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并没有扬抑古今的情怀。14.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凤凰名在故台空”中“空”字的意义。(6分)【答案】①渲染了环境的荒凉、空寂。②表现诗人对历史兴亡、朝代变迁的感叹。③表达对时间永恒、生命有限的无奈。④暗含对晚唐国势衰微的伤感。(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8分)咏怀古迹五首①(其一)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⑦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注】①《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②五溪衣服:这里指居住在五溪的少数民族。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概括了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的生活状况。战乱之际,诗人流离失所,后辗转入蜀,又居无定所,四处漂泊。B.领联写出了三峡一带特有的风景,山势高峻,房屋依山而建,耸人云霄,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而当地的少数民族都居住在云雾缭绕的山中。C.颈联追究诗人“支离”“漂泊”的起因,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既是怀念古人,又是借古人庾信来咏怀。D.尾联引用了庾信的典故,是说庾信一生中“最萧瑟”的事是命途多舛,没能年少成名,到年老了才赢得诗名。。103·
    【答案】C【解析】“传达出诗人明朗的心境”错误。景是明丽健爽的,但诗人的心境是惆怅低回的。12.对杜牧这首诗,古人曾说:“此诗全在景中写情,极洒脱,极含蓄,读之再三,神味益出。”(《瀛奎律髓汇评》)请从领联、颈联中任选一联,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于“景中写情”的。(6分)【答案】领联描绘了一幅明丽的图景:飞鸟来去出没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两岸,百姓临河夹居,人歌人哭,掺和着水声,随着岁月一起流逝。承上联“今古同”,想到宛溪的山水是持久的,歌哭相迭的一代代人生却是有限的,于是顿生无法让人生永驻的感慨。(或:联想八年前曾游此地,如今故地重游,虽明丽的风景依旧,无奈年华如流水,一去不复返,于是顿生人世易变的感慨)颈联:深秋时节的密雨,像给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这两种景象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用略显悲凉的意象,勾画出秋天特有的情韵,隐隐透露出惆怅、凄凉之情。(以丽景写哀情)》(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8分)秣陵怀古①李群玉野花黄叶旧吴宫,六代豪华烛散风。龙虎势衰佳气歇,凤凰名在故台空。市朝迁变秋芜绿,坟冢高低落照红。霸业鼎图人去尽,独来惆怅水云中。【注】①本诗写于晚唐国势衰微之时。秣陵,即金陵,今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野花黄叶”与“六代豪华”形成鲜明对比,寓有深沉的历史感叹。B.“龙虎势”既指出了金陵的地位特征,也让人想到其曾为帝都的繁盛景象。C.“坟冢高低”与“落照红”构成对比,表达了诗人扬今抑古的情怀。D.尾联写曾经的帝都已成遗迹,留下浓重的荒凉与萧瑟,让人感慨叹息。【答案】C【解析】“构成对比”“扬今抑古的情怀”错误。“坟冢高低”与“落照红”共同构成了荒凉的图景,并没有对比意味;此处表达的是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并没有扬抑古今的情怀。14.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凤凰名在故台空”中“空”字的意义。(6分)【答案】①渲染了环境的荒凉、空寂。②表现诗人对历史兴亡、朝代变迁的感叹。③表达对时间永恒、生命有限的无奈。④暗含对晚唐国势衰微的伤感。(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8分)咏怀古迹五首①(其一)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⑦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注】①《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②五溪衣服:这里指居住在五溪的少数民族。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概括了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的生活状况。战乱之际,诗人流离失所,后辗转入蜀,又居无定所,四处漂泊。B.领联写出了三峡一带特有的风景,山势高峻,房屋依山而建,耸人云霄,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而当地的少数民族都居住在云雾缭绕的山中。C.颈联追究诗人“支离”“漂泊”的起因,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既是怀念古人,又是借古人庾信来咏怀。D.尾联引用了庾信的典故,是说庾信一生中“最萧瑟”的事是命途多舛,没能年少成名,到年老了才赢得诗名。。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