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英语周报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高考)·历史-R-必考-HEB]三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高考)·历史-R-必考-HEB]三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52分,其中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法经》是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典。据《晋书·刑法志》载:“是悝为魏文侯相,撰次诸国法所为。”《法经》共分六篇:(一)盗(侵犯财产),(二)贱(伤人身体、犯上作乱),(三)网(审判),(四)捕(追捕),(五)杂(其他犯罪行为),(六)具(量刑规定)。法典视盗、贱独重,其称“盗符者诛,籍其家。盗玺者诛。议国法令者诛,籍其家,及其妻氏”,还规定“窥宫者膑(挖膝盖骨),拾遗者刖(砍脚),曰为盗心焉。”《法经》是法家思想的重要体现,其精神延续于北魏,又为唐宋明清律之太祖也。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二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其内容如下:项目主要内容备注表一:传唤诉讼规定表二:审理司法审理表三:执行判决执行表四:家长权身份表五:继承与监护遗产和债务继承出现“借贷”、“买卖”等契约表六:所有权所有权转移袁七:房屋和土地邻里关系刑法制裁仅10条,余皆民事处罚:表八:私犯伤害、盗窃、诈骗等公然唱侮辱他人的歌,处死刑表九:公犯犯罪表十:宗教宗教仪式与俗表十一:婚姻民与贵族不得通婚袁十二:补充祭品和债权占有摘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经》与《十二铜表法》立法理念的相同之处,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主要原因。(17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法经》的特点。(8分)第5页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