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英语周报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SJB-必考-CQ]五试题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SJB-必考-CQ]五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XY,F2基因型为XX(灰身)、XX(黑身)、XY(灰身)、XY(黑身),即F2中灰身:黑身=1:1,而题中F2中灰身:黑身=3:1,说明控制体色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而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因此F,表现型中不可能出现黑身全为雄性,A符合题意;若控制翅型的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F,表现型中不可能出现截翅全为雄性,长翅全为雌性,若控制翅型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只考虑翅型,亲本基因型为Xx、XY,F,基因型为XX、XY,F2基因型为XX(长翅)、Xx(长翅)、XY(长翅)、XY(截翅),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截翅=3:1,符合题意,且截翅全为雄性,长翅有雌性也有雄性,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若控制翅型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考虑翅型和眼色,亲本基因型为XWXW、XwY,F,基因型为XWXw、XwY,F2基因型为XWXW(红眼长翅)、XBWX(红眼长翅)、XwY(红眼长翅)、XY(白眼截翅),即截翅全为白眼,D不符合题意16.BD【考查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解析】由题意可知,植物受到创伤可诱导JA的合成,JA在伤害部位或运输到未伤害部位被受体感应而产生PI-Ⅱ。由表可知,在嫁接类型WT/ml和ml/WT中,WT部分可以合成JA且能感应JA而产生PI-Ⅱ,而ml无论是作为接穗还是砧木,其叶片中均没有PI-Ⅱ的mRNA的表达,说明ml对JA不敏感,因此ml能合成JA,但对JA不敏感,m2不能合成JA,但能感应JA而产生P-Ⅱ,A错误;由嫁接类型WT/WT、WT/ml、ml/WT、WT/m2和m2/WT可知,当砧木叶片上无创伤时,其叶片中也会有PI-Ⅱ的mRNA表达,但mRNA表达量少于受创伤时,因此可推测嫁接也产生轻微伤害,可导致少量表达PI-Ⅱ,B正确;结合A选项可知,ml能合成JA,但对JA不敏感,因此ml中不表达P-Ⅱ,C错误;当嫁接类型m2/ml砧木叶片创伤时,ml能合成JA,但对JA不敏感,因此ml中不表达PI-Ⅱ,而ml合成的JA可运输至m2,m2能感应JA而产生PI-Ⅱ,因此m2中可大量表达P-Ⅱ,D正确。17.(12分)(1)能(2分)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种子胚乳中储存的有机物,且光照有利于叶片中叶绿素的形成(3分)(2)不能(2分)光照强度等于光补偿点,不能进行有机物的积累:缺少矿质营养,光照时长大于12小时,水稻不能开花结种(3分)(3)耐受酒精毒害(合理即可,2分)》【考查点】本题考查植物的生长代谢特性、原理及应用。【解析】(1)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种子胚乳中储存的有机物,且光照有利于叶片中叶绿素的形成,故在此条件下,该水稻种子能萌发并成苗。(2)在光照强度为10umol/(s·m2)的条件下,该光照强度等于光补偿点,水稻秧苗无法积累有机物,且用纯净水洗净的河沙制成的沙床也无法为水稻秧苗提供矿质营养,因此,秧苗无法正常生长;该品种水稻日照时长短于12小时才能开花,而每天光照时长为14小时,无法使水稻开花,因此,不能繁育出新的种子。(3)水稻种子直播后须灌水覆盖,说明该水稻种子应具有能耐受酒精毒害的特性。18.(11分)(1)汗液的蒸发和皮肤毛细血管舒张(2分)(2)上移(1分)增加(2分)(3)①损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2分)②M与药物A一样也具有解热作用(2分)③M与药物A一样也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2分)【考查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解析】(1)炎热环境下,机体通过体温调节增加散热。皮肤增加散热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和皮肤毛细血管舒张的方式。(2)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衡时的温度即体温调定点,生理状态下人体调定点为37℃。病原体感染后,机体体温升高并稳定在38.5℃时,与正常状态相比,调定点上移,机体产热增加。(3)本实验目的是探究M是否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甲、乙、丙三组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用药物处理发热家兔模型及药物的种类,甲组用生理盐水处理,作为对照组,乙组用A溶液处理,丙组用M溶液处理,结果甲组家兔仍发热,乙、丙两组家兔均退热,说明M与药物A一样也具有解热作用;为探究M是否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丁组处理应该是“损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结果家兔仍发热,说明损毁家兔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后M不能起作用,从而说明M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19.(13分)(1)2/9(3分)(2)243(1分)谷氨酰胺(1分)基因突变通过影响与色素形成有关酶的合成,导致叶片变黄(2分)(3)Ⅲ(2分)(4)能(1分)突变型1为杂合子,与突变型2杂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测交比例,故C,是隐性突变(3分)》【考查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表达。【解析】(1)由题意可知,突变型1叶片为黄色,是由基因C突变为C,所致,且基因C,纯合幼苗期致死,说明突变型1发生了显性突变,成年植株中黄色叶的基因型均为C,C,突变型1连续自交3代,F,成年植株中基因型及比例为1/3CC、2/3C,C,F2成年植株中基因型及比例为3/5CC、2/5C,C,F,成年植株中基因型及比例为7/9CC、2/9C,C,故黄色叶植株(C,C)占2/9。(2)mRNA上每相邻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突变基因C,转录产物编码序列第727位碱基改变,则导致第243位氨基酸发生突变,决定该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谷氨酸)变为CAG(谷氨酰胺),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考虑,突变体叶片变黄的机理是基因突变通过影响与色素形成有关酶的合成,从而导致叶片变黄。(3)突变型1为杂合子,含有基因C、C,基因C无酶切位点,为一个DNA片段,由C突变为C,产生了一个限制酶酶切位点,经限制酶处理后,C,基因被切割为两个DNA片段,因此用限制酶处理后进行电泳可得到3个DNA片段,电泳结果为图中Ⅲ。(4)突变型1为杂合子,与突变型2杂交,子代中黄色叶植株:绿色叶植株=1:1,为测交比例,故C,是隐性突变。20.(9分)(1)样方法(1分)(2)竞争(2分)(3)随养殖天数增长水体浑浊度升高(或杂质含量升高),总氮量、总磷量都升高(或使水体富营养化)(2分)(4)①③(2分)(5)引入的物种不影响当地物种的生存、不破坏当地生物衡和当地环境(2分)【考查点】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种间关系及生物多样性。母卷·2022年湖南卷·生物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