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卷 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摸底测试卷 语文(江西专版)(一)1试题

31

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卷 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摸底测试卷 语文(江西专版)(一)1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是要“养成”的,要经历后天的风吹雨打和磨炼,也就是说,苦笋虽具备了正直秉性,但天赋的能力更需后天的艰苦磨炼。因此,苦笋虽能食,但诗人却要“约束儿童勿多取”,不要因贪图食味而轻易挖取,而是要放手让它们去经历风雨的磨砺,去承受艰苦的考验,直到它们成长为一棵棵直冲云霄的参天苦竹。14.C(3分)【考查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析】选项标注考查点鉴赏分析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诗歌首联中的“骈”是“并列”的意思;“脱襁”即“剥去外皮”;将初生A的竹笋比作“白玉婴”,突出竹笋的白嫩新鲜。“忽眼明”中的“忽”写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出了诗人看到洁白竹笋的惊奇和喜悦。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诗歌第三句中“耿介”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苦笋人格化,凸B显了苦笋的耿直品性;“苦节乃与生俱生”中的“与生俱生”写出了苦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笋的生长境况,属于对苦笋的直接描写。“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分析错误。颈联上句借用魏征耿介但唐太宗赏识的典故,表明苦笋虽苦“我”却喜爱:下句承前句,表示虽然喜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爱,但不要过多取食。由尾联“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可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知,诗人把苦笋与人才相比,说明人才的成长需要经历风雨磨炼。故诗人吩咐儿童“勿多取”的原因并不是“口感苦涩”,而是希望它们直上云霄,成长成材。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诗歌尾联“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以议论收束全诗,直接D表明诗人认为人才需要在风雨中磨砺的观点。“养成”一词道出人才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发展需要空间;“战风雨”则说明人才成长离不开风雨的磨砺。15.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每点3分,共6分)【考查点】本题考查对比鉴赏诗歌意象特点的能力。【解析】步骤1:审题干。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限定对象限定对象核心关键词能力层级要求步骤2:理思路。根据限定对象与核心关键词可知,需先找出诗歌中对苦笋的描写,分析概括其特征,然后分析魏征的形象特征,找出二者的相似性,明确诗人赋予了物象怎样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根据注释②可知,诗歌颈联“我见魏征殊媚妩”化用魏征敢于直言进谏而受到唐太宗赏识的典故,据此可知魏征是一个性情耿直,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的忠臣;而苦笋之苦正同于人之“忠言”,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诗句“极知耿介种性别”中“耿介”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苦笋人格化,凸显了苦笋本性耿直,有气节的品质特征;而魏征之所以敢于“犯颜直谏”,正是因为他有着如苦笋般耿直、方正的人格品质。步骤3:组织答案,规范作答。作答时,应从物象及其象征义入手,结合诗歌具体内容,概括出二者的相似之处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16.(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3)多于机上之工女多于市人之言语(每空1分,多字、少字、有错别字均不得分)【考查点】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解析】第(1)题,根据“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可以联想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而”字表转折,所以此处考查的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第(2)题,由“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和“忘记了炎热”可推知,此处考查的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第(3)题,根据“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可定位到原文倒数第二段,“架起房梁的椽子”对应原文“架梁之椽”,第一处考查其后的“多于机上之工女”;“嘈杂的音乐声”对应原文“管弦呕哑”,第二处考查其后的“多于市人之言语”。【易错字提示】(1)义;(2)尽;(3)机、市。三、语言文字运用17.A(3分)【考查点】本题考查补写句子及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析】解答本题,应依据上下文的相关提示进行筛选排除。括号前有三句话,主语分别是“文化”“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三句话有一个共同话题,即“中华文化”。C、D两项陈述的主语是“精神命脉”,与语境话题不符,故排除。根据后文“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可知,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关系紧密,互为一体,A项中的“就是”表明了这一关系,故选择A项。母卷·2020年全国Ⅲ卷·语文127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