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众长 名校联考 智传天下·2024届高三总复习·月考卷(一)政治(XS4J)试题

76

博采众长 名校联考 智传天下·2024届高三总复习·月考卷(一)政治(XS4J)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三步一体高效训练④科学技术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和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人们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传承和享用着文化,③夸大了现代科技的作用,不选;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和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④说法错误。答案:A8.从《唐宫夜宴水元宵奇妙夜》《洛神水赋》等一出出“国风好戏”,到博物馆文创、周边成为广受热捧的爆款,再到中华传统服饰成为新一轮时尚风潮…近年来,以国风之名进行的各类文化演绎蔚为大观。国风已经吹进现实的角落,成为一种生活惯与审美方式。国风“火起来”①体现了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说明了文化创新要迎合年轻观众的需求③为人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效途径④助推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①与题意无关;文化创新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②说法错误。答案:D9.“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发扬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是一个重要路径。这是因为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D.教育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解析: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A项错误;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C项错误;教育对社会和人的发展有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D项错误。答案:B10.中华农耕文明根植于乡土,千百年来孕育滋长的乡土文化悠远而温润:传统农耕技艺是中国人生产智慧的高度凝结,传统乡土节庆、民族俗等文化景观带来了体验乡村和寄托乡愁的丰富载体,根植于乡土的孝亲、仁爱、民本、天人合一等精神观念是乡村中的人们所遵循的处世哲学与行为准则。我们要深人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是因为它①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具有时代性,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③具有传承性,深深融入中国人民的社会实践当中④具有实用性,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没有时代性,②不符合题意;具有实用性的是古代科技,④不符合题意。答案: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过去,过年是厨房的锅一边咕噜咕噜地响一边冒着热气,香味温柔地挑逗着味蕾;桌子上摆得满满当当的瓜子、花生、糖果,可以暂时抚慰辘辘饥肠;在长辈面前恭恭敬敬地说几句吉利话,就可以把烫着金字的红包美滋滋地揣到兜里;寒假作业可以被光明正大地放在一边,取而代之的是庙会的各种新鲜玩意儿和捂着耳朵看着火光擦破红纸的刺激。如今,最好吃的年夜饭常在朋友圈里,现场聚会聊天少了,视频拜年越来越多了;在“禁鞭”“限鞭”中,鞭炮声渐行渐远了。越来越多的人在感叹,年味越来越茨了,人们尤其是小孩对过年并不如以前那样期盼了。(1)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年味越来越淡是必然的。”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评析。(18分)(2)结合材料,谈谈应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民俗。(10分)1623·ZCYK·政治一R一必修3-QG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