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语文答案核对核查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3.【写作指导】漫画描述了一个人负重前行,东西很重,压弯了扁担。文字信息为“有些沉重无人可分担,只能自己左肩换右肩”。在人生之路上,我们总会遇到人生中的黑暗时刻,总会有些沉重无人与你分担。累了的时候,就只能咬紧牙关,我们应该对重压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有些重担只有我们自己挑起,有些酸苦只能自己吞咽下去。我们要勇于面对,勇敢抗争,奋力拼搏,面对重压,无怨承担。我们也要学会排遣压力,要变压力为动力,努力追逐自己的梦想。【参考立意】①挑起人生的重担。②重担在肩,无怨无悔。③内心强大,无惧重担。作文等级评分标准(60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作文等级(20-16分)(15-11分)(10-6分)(5-0分)符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内中心突出容中心明确中心基本明确中心不明确内容充实内容较充实内容单薄20没有什么内容基分思想健康思想健康思想基本健康思想不健康础感情真挚感情真实感情基本真实感情虚假等符合文体要求级表符合文体要求基木符合文体要求不符合文体要求达结构严谨结构完整语言基本通顺结构混乱结构完整20语言通顺结构基本完整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分语言流畅字迹工整字迹清楚字迹清楚字迹潦草难辨发特深刻较深刻略显深刻个别语句有深意展征丰富较丰富略显丰富个别例子较好20有文采较有文采略有文采个别语句较精彩级分有创意较有创意略有创意个别地方有新意说明:1.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实;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3)有文采:⑧用语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①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②见解新颖;③材料新鲜;④构思新巧;⑤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⑥有个性色彩。3.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文言文参考译文:李弼,字景和,陇西成纪人。六世祖李振,是慕容垂的黄门郎。父亲李永,北魏太中大夫,追赠凉州刺史。他少年时胸怀大志,臂力超过常人。适逢魏朝动乱,他对亲人说:“大丈夫生在世上,应该脚踩锋刃,定敌寇,以博取功名,怎能碌碌无为,按部就班地去追求官位呢?”他最初任别将,跟从尔朱天光西讨,攻破赤水蜀,因立功被封为石门县伯。他又与贺拔岳一起讨伐万俟丑奴、万俟道洛、王庆云,敌兵都一一被他打败。敌人都畏惧他,说:“不要阻挡在李将军的军队前面呀。”等到朱天光奔赴洛阳,李弼隶属侯莫陈悦,征讨敌兵屡次获胜。侯莫陈悦害死贺拔岳,周文帝宇文泰自凉率军讨伐侯莫陈悦。李弼劝说侯莫陈悦解散军队,前去谢罪。侯莫陈悦惶惑不定,拿不出主意来。李弼知道他必定失败。宇文泰大军一到,侯莫陈悦便放弃秦州,领兵南进,占据险要以自我保固。这一天,李弼秘密与宇文泰联系,答应背叛侯莫陈悦。入夜,李弼命令所部将士,说侯莫陈悦想回秦州去,命大家收拾行李。他的妻子,是侯莫陈悦的姨母,这时他仍被侯莫陈悦所信任,所以,众人都相信他说的话,将士们都准备背起行李散走。他安抚和慰问大家,便带着军队归顺了宇文泰。侯莫陈悦失去了主要兵力,因此失败。西魏大统初年,李弼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跟随宇文泰定窦泰,斩获甚多。宇文泰把自己骑的那匹苍白间杂的马和窦泰的盔甲赐给他。他又跟从宇文泰定弘农。与齐神武帝高欢战于沙苑,他的军队因遭受敌人袭击失利。他率领所部九十名骑兵横插过去,截击敌兵,敌兵被一分为二,因而被打得大败。他因立功被晋封爵位为赵郡公。大统四年(⑤38),又跟随宇文泰向东进攻洛阳,他任先锋。东魏将领莫多娄贷文率众到达谷城,李弼率军加速前进,派军士大声呐喊,用树枝扬起地上的尘土。莫多娄贷文认为西魏大军到来,便不战而退。李弼挥军追杀,斩杀贷文,将他的首级传示大军。第二天,他随宇文泰与高欢在河桥大战,身受七处创伤,被敌人俘获,他假装昏倒在地上,偷眼看见旁边有一匹马,立即跳上马逃跑。废帝元年,朝廷赐他姓徒河氏。孝闵帝即位,兴周去魏,封他为太师,晋爵位为赵国公,食邑一万户,朝廷前后赏赐给他的东西价值一万之巨。他每次征讨,都是早晨受命,晚上便出发,从不过问个人私事,也不曾在家里住宿过。加上他性情沉稳优雅,卓有见识,所以能以功名告终。在职位上去世,周明帝当天就为他举哀。埋葬的时候,三次亲临葬所,并赐给他大辂车、龙旗,从住宅到墓地都陈列兵卒,谥号为武。不久,追封他为魏国公,又配飨魏文帝的庙庭。【高一期末联考·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22694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