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语文(全国卷)答案

37

百师联盟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语文(全国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承德高中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五月高一联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B(A项,“中国画的诗文题跋研究都是从文本的角度进行研究的”错,原文是“现有的研究大都把中国画视为静态的‘文本’”。C项,原文说倪瓒送《竹石霜柯图》给曹知白作为回报是一种推测,并非事实。另外,倪瓒在曹家受到不公对待也于文无据。D项,原文的意思是西洋画没有题跋的传统,需要观者先自行猜测,并不是说“西方的画作抽象难懂”,原文也没有说“中国画更为形象生动,明白易懂”)2.C(“弱化图画中的符号意义,更多地关注符号的能动性”是从媒介路径出发的,而不是文本路径)3.D(A项是对题画诗概念的介绍;B项是说元代画家的创作方法;C项是说苏轼的作画主张;D项是说《五牛图》成为不同朝代的人进行鉴赏互动的媒介。A、B、C三项都不能支持“图文结合的中国画本质上是一种媒介”的观点)4.文章首先以中国画诗文题跋研究现状为话题,引出论点,即图文结合的中国画本质上是一种媒介。(1分)然后以《竹石霜柯图》为例,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图文结合的中国画的媒介性。(2分)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重申论点,并指出如果从媒介视角考察图文结合的中国画,我们的研究焦点也要发生转变。(1分)5.①题诗后的《榴实图》居于徐渭“现实之我”与“理想之我”的中间,成为徐渭抒发情感的媒介,他通过题写诗文,赋予了画作中的石榴以具体的含义,使画作成为他当时心境的写照。②徐渭题的诗言简意赅,却寓意深刻,有画外之音。他题的这首诗表现了自己不被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凄凉的心情,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提升了画作的意境。(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6.C(A项,“就连弄堂里的摊主都对他的玩具赞叹有加”错,从摊主的反应来看摊主并没有“赞叹有加”。B项,“这说明他已意识到变卖玩具的行为是错误的”错,李凯旋“没有买更想吃的红烧肉”,这说明李凯旋知道家庭贫困,在花钱上更节俭一些,并非“意识到变卖玩具的行为是错误的”。D项,“在兵叔的鼓励下,李凯旋参加了公开高考”错,原文并没有说李凯旋是在兵叔的鼓励下参加高考的)7.B(“表现出他的冷漠与市侩,不能体谅穷家子弟读书的艰辛与不易”错,从摊主最终允许李凯旋多拿走两分钱可以看出,摊主不是冷漠无情的,还是很照顾李凯旋的)8.示例:①小说开头写“李凯旋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合影中的父亲“穿着军装”,为下文交代李凯旋父亲的身份和结局埋下伏笔。②前文介绍兵叔“黑脸、跛脚,一直穿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暗示了兵叔的身份,也为下文叙述兵叔在执行任务中受伤的经历埋下伏笔。③前文写兵叔时常来看李凯旋,送李凯旋玩具,这为下文写兵叔自觉承担起帮衬牺牲战友家庭的责任埋下伏笔,兵叔出于对战友的感恩时常来看李凯旋。④兵叔送的玩具“都已经过精心的修补”,这为下文兵叔经营废品收购站埋下伏笔,兵叔送的玩具都是兵叔收购来的,并经过了兵叔的精心修补。(每点1分,答对两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作用:①使小说情节前后照应,结构严谨,情节具有合理性、完整性。②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9.①“兵叔的玩具”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情节更加集中、简洁,主线更加清晰。②李凯旋变卖“兵叔的玩具”来贴补生活,与他得知事情原委之后形成情感上的反差,使文章充满戏剧性,表现出李凯旋得知真相后的后悔与自责。③“兵叔的玩具”承载着兵叔对战友的家庭默默关爱的朴素情感,凸显小说主题,颂扬了兵叔懂得感恩、默默奉献的美好品质。(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10.A[(原文标点)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11.B(侯爵为五等爵的第二等,位在伯爵之上)12.C(“晋升张辽爵位”是文帝登上王位之后的事情,不是登上皇位之后的事情。另外,先后共赏张辽两千六百户食邑,不是三千多户食邑)【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22-04-457A·
本文标签: 百师联盟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