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历史(新教材90分钟)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41.【参考答案】(1)特征:倡导德礼与刑罚并重;出国深造。在清末新政中,清政府通令各省将书院以儒家思想融入法典;礼法结合十分完备。(6分)改为学堂,并颁布新的学制,鼓励创办新式学堂,改历史意义:《唐律疏议》实现了礼法合一,对中华法系变传统教授四书五经的书院和私塾模式。1904年,的建构起着重要作用;《唐律疏议》也成为后代王朝学堂选官制度正式建立,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创制法律的蓝本;对朝鲜、日本等儒家文化圈国家产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渐被淘汰。总之,科举制度的废生了重大影响。(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除和新式选官制度的确立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2)特点:诸法并行并相互渗透;世俗法与宗教法形化。(10分)成二元格局。(4分)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的示例二论题:孙中山对民国时期文官制度进兴起;罗马法体系相对完备;王权挑战教权。(4分,行积极探索。(2分)论述:孙中山在流亡国外期间,任答2点即可)既观察到西方文官制度的优点,也看到西方政务官(3)启示:任何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都是一个逐渐选举时存在分赃选举、感情选举、金钱选举、官员才完善的过程;法制建设要依据各国国情,不能盲目德缺失等现象。他吸取西方文官制度的经验教训,照搬别国模式;不同国家的法制建设可以取长补结合中国传统选拔人才的“中央统一考试”和“德才短,互相借鉴;以人为本和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的。兼备”原则,创造性地将人才选拔融入“五权宪法”(5分,任答3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体系中。孙中山的人才选拔理念,强调官吏是国民【必备知识】古代中国和西欧法律制度的发展公仆,注重文官通才素养和专业化素养,将选举与【解题思路】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德礼为考试相结合。综上所述,孙中山的文官选拔思想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把礼义道德规范直接中国文官制度近代化的探索指明了方向,但直到20纳入法律,使儒家学说法典化”等信息提炼概括;第世纪二三十年代,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主张才以二小问根据材料“在中华文明体系…占有重要地法律形式得以确立。(10分)位”“东亚各国的法制体系建设”“对中华法系的立(示例仅供参考,若其他合理的论题也可酌情法建构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等信息并结合所学赋分,如新式教育发展与清末革命运动的关系;近知识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日耳曼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具有曲折性;选官制度变革法、罗马法与教会法”“三支性质不同的法律体系适应与国情相适宜等)应统治需要相互渗透与融合”等得出特点。第二小【必备知识】中国近代教育及选官制度问根据材料“商品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封建君主都【解题思路】考生可根据材料中涉及的清末废科乐意采用罗马法,借以论证君主的权威,摆脱教皇举、设立新式学堂、教育近代化、文官录取改革、民控制”并结合罗马法自身法律体系完备等优势分国时期公务员选拔等信息,拟定论题,如晚清选官析。第(3)问,围绕中外历史上法律制度建设说明,制度变革与中国教育近代化、民国时期文官选拔制可从完善过程、国情等方面分析。度的探索等,然后再从时代背景、选官制度的发展42【参考答案】示例一论题:晚清选官制度变过程与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持论有据,言之有理革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2分)论述:随着近代即可。文明的传入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传统的45.【参考答案】(1)特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科举选官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需要。清政府的选导;由点到面,逐步推行;全方位、多层面进行社会官制度在悄然发生变化。洋务运动期间,新式学堂改革;发动群众开展反封建斗争。(6分,任答3点纷纷建立,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选派留学生即可)全国卷·历史押题卷七·答案一27
本文标签:
百师联盟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