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红色十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60

江西红色十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江西省2024红色七校联考
    2、2024年最新江西省中小学红色文化题库大全
    3、2024年江西省中小学升40只识红色文化专题竞赛
    4、2024年江西省红色文化专题答案
    5、2024江西省中小学红色文化专题竞赛
    6、2024江西省红色文化专题竞赛
    7、2024江西省红色文化知识竞赛
    8、2024年江西省红色知识竞答
    9、2024年江西省中小学红色文化
    10、江西省2024红色七校联考理综
灯三步一体高效训练卷行天下·语文周测卷一走进汉语的世界(40分钟100分)命题高考对接点语言文字应用视点知识疑难点汉语相关基础知识,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测试范围: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题序12答案CB一、大题周练(5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1分)汉字起源的确切时代和起源的状况,曾经那样模糊。近六十年来,现代考古的谜一个个从地下被揭晓。关于汉字的起源,也有更多的考古资料显示了蛛丝马迹。般墟甲骨文产生于商代后期,约为公元前十四至前十一世纪。这时的汉字已经是可以较好地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这种汉字的实际面貌表明,它不但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积累,而且经过某种程度上的整理规范。那么,在此之前的汉字是什么样子的呢?从商代后期再往前,追溯到商代前期。考古学家认为,郑州商代遗址的发掘中找到的被称作二里岗文化的商代文化,与般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它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1750至前1350年范围内,早于安阳小屯殷商文化三百多年。在翻转的地面上,曾发现三件有字的骨,其中两件各有一个字,另一件有十个字。考古学家认为这些字是为练刻字而刻的,它的形制与般墟甲骨文差不多,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在使用甲骨文。二里岗文化的陶器和陶片上也刻有符号,都是简单的刻文,刻在陶大口尊上。河北藁城县台西商代遗址里也发现了一些刻在陶器上的符号,其中一部分比商代后期略早一些。江西清江吴城遗址出土的陶器刻符,也早于殷墟四百年左右。这三处的陶文,有的与汉字很相像。近年来,对夏文化的探讨日渐热烈,一般认为夏代已经进入阶级社会,起码应该有一些原始文字,但是在夏代遗址的发掘中,却没有找到可以确证为文字的资料。河南偃师发掘的二里头文化,根据考古层位,是压在河南龙山文化层之上,又被二里岗文化压住的。它的时代约在公元前十九至前十五世纪,属夏文化,至少它的晚期已经进入了文明阶段。被发掘的陶片上有的刻画记号,用意不明。这些几何式的直纹,应当都与文字有关。尽管商代早期和夏代文化中似乎没有更多的关于汉字的考古资料,但不能说明那时没有文字。骨刻、金铸、陶绘的器物上得以保存文字,是因为它们的质地不易腐烂。可以想见,在汉字有所积累的时期,它不可能不用来进行日常书写。那种临时性的交往或保留时间不必过长的书写物,是可能画在易于腐烂的兽皮、木片、树皮、树叶、草叶等东西上的。而这些书写物在数千年之后无法再现,就像我们已经无法看到原始社会的木船和草鞋一样,应当是十分正常的。而且,隔开这一段,在更早一些的新石器时代,我们还可以窥到一些文字起源的信息。山东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发现刻有符号的陶尊和残器片十六件,大都出自墓葬,上面有十八个刻符。这些刻符的图像和甲骨文与早期金文的象形文字非常接近。虽然这些符号绝大多数刻在陶尊外壁口下颈部,而且一个陶尊一般只刻一个符号,只有一件在颈部两侧刻两个,另一件在颈部、底部各刻一个,相互并不连贯,因此意义无法探求,但说它们是原始文字,已有相当的理由。(节选自《汉字的起源与汉字之最》)1.下列关于汉字起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7分)A.对于汉字起源的确切时代和状况,在近六十年来的现代考古中,已经有更多的考古资料显示了蛛丝马迹。B.研究汉字的起源主要不是研究商代后期的甲骨文,因为甲骨文已经是可以较好地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了。C.二里岗文化中发现三件有字的骨,可以推测汉字起源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1750至前1350年范围内。D.二里岗文化、河北藁城县台西商代遗址、吴城遗址等陶器上的陶文,对于研究汉字的起源有一定价值。解析:对文意理解有误。在二里岗的发掘中发现三件有字的骨,并不能推测汉字起源的年代,因为从原文“考古学家认为…当时已经在使用甲骨文”来看,汉字起源的时代要早于这个时期。答案:C23·ZCYK·语文一R一语言文字应用一QG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