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历史(新教材75分钟)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02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卷历史参考答案1.C2.A3.C4.B5.A6.B7.C8.C9.D10.A11.A12.A13.B14.B15.A16.D17.(1)变化:宗藩体制受到冲击;设置近代外交机构;外交礼仪近代化。(6分)(2)原因: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西方国家的相对衰落;对日作战中中国作用突出。(4分,答出两点即可)意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摆脱半殖民地的现状;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5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18.(1)趋势:成为科学家的比重上升;成为牧师的比重下降。(2分)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力量的削弱:科学革命的影响。(7分,答出三点给6分,四点给7分)(2)影响:促进了西欧的思想解放;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增强了人们的自信;促进了人类知识体系的发展。(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9.示例观点:中国古代绘制耕织图的主要目的是推广农业生产技术。(2分)阐述: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亦是广大民众的最主要衣食之源;因此,古代中国上至帝王,中至地方官员与士绅,下至普通民百姓,都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视。受农耕文明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创新大多与农耕生产有关,各种农书、农事政令、传播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均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耕织图》比较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的具体农业生产技术与劳作场景,图与诗的结合为农民仿效操作提供了范例,其目的是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不少学者将《耕织图》视作农学科普著作,其依据就是其功能是推广农业生产技术。(10分)示例二观点:中国古代绘制耕织图主要是为了于宣扬“农为天下之大本”的重农理念并教化劝农。(2分)阐述:中国古代一直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农业在国家政治、民众生活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出于国家财政及巩固统治的需要,“促耕”是统治阶级的首要任务。为了“促耕”,从早期中国开始就建立起一套有关农业生产的礼仪活动,如籍田礼、先蚕礼等,意在显示统治阶层对农业的重视,意在劝民力田。耕织图因皇帝或中央政令的形式而被提倡、刊刻与推广,这也是古代“重农”之礼的一种体现。因此,《耕织图》的创作与推广是中国传统道德化行政的一种重要体现,其根本目的在于宣扬、创造并维持一种各安其业、各担其责的和安定的社会秩序,具有深远的象征与社会治理意义。(10分)20.(1)举措:将州、郡、县三级制度改为州、县二级制度;将地方主要官吏的任命权收归中央;将死刑处决权收归中央。(4分,答出两点即可)(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合理调整了地方行政建制;削减了行政官员,减少了政府支出;使得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日益成熟。(6分,答出三点即可)21.(1)背景:20世纪70年代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卡特政府继续推行对苏缓和政策;美苏核竞赛的巨大威胁。(4分,答出两点即可)(2)积极影响:限制了双方核武器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世界和;促进了美苏两国关系的缓和。(6分)22.(1)背景: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社会主义思想的传入;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4分,答出两点即可)(2)评价:是改造中国社会的一次尝试;有利于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但脱离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失败是其必然结局。(6分)【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22-01-333C·
本文标签:
百师联盟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