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英语周报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

高三英语周报 44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周青铜器是按照一定的规矩制作的。在制模阶段,用的是原始的规与矩,即今天的圆规与曲尺;在制作纹饰的阶段,用的是意识形态的规矩。从先秦的政治家到普通百姓,无不意识到各种规矩的存在。按规矩制作出来的范就是规范。形成的规范()A.表明青铜治炼技术高超B.维持了商周的长治久安C.植根于匠人的劳动实践D.兼具物质与文化的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在制模阶段,用的是原始的规与矩,即今天的圆规与曲尺;在制作纹饰的阶段,用的是意识形态的规矩、“从先秦的政治家到普通百姓,无不意识到各种规矩的存在可以看出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形成的规范兼具物质与文化的统一,并影响了民众,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青铜治炼技术,排除A项;B项说法夸大了该规范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体现该规范形成是植根于匠人的劳动实践,排除C项。故选D项。2.秦系文献中的“赀”是专门法律术语,表示“罪”或“罚”,律文中的“赀甲盾[铠甲盾牌]”逐渐转变为“赀钱”。汉朝时期“赀”“訾”“资”等词混用,多表示“量”“财”等含义。这些变化反映了()A.社会秩序趋于稳定B.文字使用日益频繁C.律令儒家化丰富了中华法系D.商品经济发达推动货币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秦系文献中的‘赀'是专门法律术语,表示‘罪’或罚’”“汉朝时期赀訾“资等词混用,多表示‘量财等含义。”可见赀刑从罚犯人交纳一定数量财物的刑罚到代表“量“财”等含义,可见社会秩序逐渐趋于稳定,A项正确;材料涉及了“赀字的使用变化,未体现文字使用的频繁,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儒家思想观念渗透到法律的制定,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货币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3.东晋的户籍档案登记内容日益丰富,户籍档案保管机构也由基层乡里上移至县级行政机构。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A.江南开发促使赋税制度调整B.人口流动导致户籍管理失控C.科技进步助力社会治理D.社会动荡催生皇权强化第1页/共12页
本文标签: 100所答案 示范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