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丁丁冬冬学识字(二)2》教学设计之一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那么,风华绝代的杭州,到底是一座什么气质的城市呢?站在北山路上向南眺望,不论你在哪个角度,旖旎的西湖总向你呈现出宋人山水画的笔墨意趣。青山是凝固的碧波,绿水乃消融的翠岭,湖上触目皆是饱满而义明艳的绿韵,绿意为媒,山和水便缠绵着铺陈到天地尽头,剩余在一派明山丽水之间的,便只是浩浩荡荡的姹紫嫣红了。应该说,相比于北国的雄浑阔大,水边生水边长的杭州,其精神特性和人文气质,无疑就现出了一脉明媚的阴柔之美。杭州,真的就像水边一位温婉妩媚的娴淑少妇,她华美的举手投足,她联翻的气韵和绰约的风姿,甚至,她的雅致宜人的一颦一笑,无不令我们这些爱美之徒一唱三叹,流连忘返。杭州名副其实是水做的。苏堤春晓是她的明艳盎然,三潭印月是她的望穿秋水。白娘子戴着杏花,义无反顾地前来断桥,与自已心仪的书生演绎了一出如泣如诉的断桥相会,这爱情故事的发生之地,便是西湖。亦真亦幻的爱情演绎,如怨如慕的动人诉说,无不为杭州这座西子般的城市作了形象生动的注脚。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六朝名妓苏小小也在西冷桥畔发出了幽幽的浩叹。有位建德的大学同窗,毕业后进了杭州师大。他日日在西湖边吐故纳新,飘飘然而有烟水气。聚会时问其所以然,他笑答曰,人乃环境产物,休说我等尘世俗物,即使奇异如曼殊、秋瑾者,其被环境改造之效,宁不信乎?这种说法我信。西子姑娘既能将壮怀激烈的岳武穆揽入怀抱,自然也会对浪漫落拓的情僧苏曼殊更具吸纳力和消融力。曼殊亦诗亦僧、亦情亦颠,他是生活在民国的魏晋名士,博闻强识、才情干云,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诗词歌赋无一不能。曼殊早年出家,一生情萦西湖、终生盘桓湖畔,并最终将西湖选为自己的圆寂之所。他葬在西湖孤山,与他的同姓乡亲苏小小比邻而居,一起消受西湖不尽的山光水色。在曼殊墓西不远的空地上,埋着另一位历史名人一鉴湖女侠秋瑾,这是女侠自己生前的意愿。秋瑾是革命家,刚烈尚武,其革命意志及行动,令一般男儿无法望其项背。孤山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湖山有幸,从此,英雄即长眠于孤山的阵阵梅香之中,在夕阳箫鼓之下,面对着西湖的万顷粼波,为她的祖国作着壮阔的谋划。一湖碧水的万千魔力,确乎是无法抵抗的。(取材于陶青的同名散文)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命屐迹之念想屐迹:脚印,痕迹B.不同的气质禀赋禀赋:素质,天赋C.风华绝代的杭州风华:风韵,才华D.浪漫落拓的情僧落拓:潦倒,落魄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四段作者借游湖线路介绍了西湖美丽的风景,移步换景,详略得当。B.作者说杭州“是水做的”,与贾宝玉说的女儿“是水做的”,理由完全相同。C.“落霞与孤鹜齐飞,古塔共夕阳一色”,作者化用了前人的表达,优美典雅。D.文章结尾两句用形象的语言赞美西湖,既总结了全文,又照应了标题和开头。19.文章开篇部分为什么从白居易写起?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20.杭州“到底是一座什么气质的城市呢”?请根据文意分条概述。(6分)高二语文试卷第7页(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