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英语周报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

高三英语周报 70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惠州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答案DCCDAA2D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ADBBCAB1.【考点】早期中华文明【解析】陶寺遗址是距今4000年前后龙山文化重要遗址。依据材料中“农官”和20个节令(尤其是4个重要节点),可以得出该时期农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故选D。单从一个“辰”字无法推断其已形成文字体系,故排除B。材料只讲述了贵族农官,未涉及其他阶层,难以反映当时的社会阶层分化情况,故排除A。材料中出现农官和古天文台以及节令,说明该时期进入文明时代,出现早期国家形态,但难以就此说明国家形态已成熟,故排除C。【答案】D2.【考点】汉代儒家伦理的强化【解析】历史上,周公杀了叛乱的管叔。西汉末以来的记载中,周公从“杀兄”到“诛弟”这种对周公兄弟的长幼次序进行篡改,更符合儒家的伦理秩序,维护有“圣人”之称的周公形象,使得汉代官方更好用儒家的规范去教育人民,这反映了西汉中期儒家伦理的强化,故选C。选项ABD无法从材料中反映,故排除。【答案】C3.【考点】唐代农耕经济的发展【解析】中国古代,牛很大程度上做为生产工具存在的,用于耕作。材料中,唐朝政府的举措将极大农民养牛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耕牛的数量,直接促进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故选C。耕牛最终服务于农耕,与商业养牛,重心南移,农业经营方式无关,故排除其他答案。【答案】C4.【考点】宋代文化的发展【解析】依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北宋商品经济发展以及市民阶层的壮大,剧本创作迎合观众趣味进行创作,反映了世俗文化的发展,故选D。选项A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材料只是讲述宋代出现专业剧本创作者以及他们迎合观众趣味进行创作,从中并不能看出宋代戏曲艺术是否渐趋成熟,也无法反映其是否冲破理学束缚,故排除BC。【答案】D5.【考点】清朝封建专制的发展【解析】材料中所述,其实为清朝的廷寄制度,绕开内阁的“明发上渝”,而是直接由内廷寄发至官员个人,易于保密,且传递迅速,便于强化君主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故选A。材料只是讲述皇帝命令传达方式的变化,并未能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减少决策失误,故排除BD。廷寄出发点是为了保密,而非是让内阁、兵部等中枢机构的制衡,也难以实现“有效”制衡,故排除C。
本文标签: 100所答案 示范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