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一语文试题及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B.材料一第一段举了老子和庄子的主张,并引用相关内容,是为了论证道家认为“静”是动静两者中的根本的观点。C.在某些方面,道家“柔静无为”的思想和部分宋儒的柔静学说可以对“刚健有为”的思想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D.《管子》中的“静因之道”和荀子的“虚一而静”等思想虽然有消极的成分,但注重主体修养是其合理的成分。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是美学“静照”的起点,只要抵达这一起点,人们就能静观万物而有所得。B.“柔静”思想虽然能够教人脱除名利、减低欲望、反对干涉、重视修养,但是它与生活前进的潮流相悖,所以起消极作用。C.美感诞生于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之时,此时空明的觉心可以容纳万境,万境中也浸入了人的生命与性灵,此即灵气往来时。D.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而精神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书萧条淡泊、闲和严静的心襟比刚健自强的追求更能带来美感。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李方叔词《虞美人》过拍云:“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B.李商隐词:“画檐簪柳碧如城,一帘风雨里,过清明。”C.韩持国的词句:“燕子渐归春悄,帘幕垂清晓。”D.李白诗:“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静”,两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5.材料二画线句提及“艺术境界中的空并不是真正的空,乃是由此获得‘充实’”,请结合文本赏析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空”与“实”。【答案】1.A2.C3.D4.材料一是从动静之辩的角度来谈各家的主张,强调道家的柔静无为主张以及部分宋儒柔静学说对“刚健有为”思想的补充作用。材料二是从美学角度谈到了静照产生的条件是内心的空明,精神淡泊及静照对艺术美感诞生的重要作用。5.①空:是指此刻陶渊明的心是暂时脱离了世务,没有挂碍,他即便结庐人世,也能够因精神淡泊而守住内心的空明。②实:是指精神淡泊的陶渊明以空明心在归隐生活中体验到人生的广大与充实:体会到“日夕”“山气”“飞鸟相与”等万境之美,悟到生命本真在于恬淡。【解析】第3页/共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