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英语周报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八试题

高三英语周报 68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八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024届11月高三联考1/4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答案B【考点】中华文明起源【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谷坨人文化早于北京人文化,但石器技术水较高或高于北京人早期,得出文明发展不是线性上升,具有不衡性特点,故B项正确。两处文化遗址虽在北方,但仅凭这则史料无法得出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中心这一结论,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证实两处遗址之间一定有交流,故C项错误。D项说法太绝对。2.【答案】A【考点】汉代数学【解析】题目主千要求分析《九章算术》对不规则形状田计算方法研究的原因。这是因为自先秦以来,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发展,随着土地兼并,出现许多不规则的土地,为顺应这种田形状变化,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就要加强对“非方形田”的计算方法研究。这说明社会变化影响数学研究,故A项正确。汉代教育重视儒家思想,伦理人才培养,不是为了培养科技人才,故B项错误。C、D两项无法解释题千的现象,排除3.【答案】B【考点】魏晋时期民族交融【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政权虽出现民族交融反复,但总体民族交融强于南方,西魏到北周政权都采取改革措施,顺应潮流,不同程度汉化。如西魏宇文泰为了强化内部凝聚力,在改革兵制中“以六镇鲜卑人为骨干,收编关陇豪强的乡兵部曲”“征发范围扩大到汉族百姓”“管理上采取了早期鲜卑部落兵制的形式”,从军队组成协调六镇鲜卑族与关陇豪强、汉族矛盾;管理尊重鲜卑族优势传统,两者方面都兼顾鲜卑族与汉族的利益,有利于矛盾缓和,故B项正确。民族交融是府兵制实施的作用或是统治者加强内部凝聚的手段,故A项不符合题意要求,排除。C、D两项都不是主要目的,排除。.【答案C【考点】明朝隆庆开海【解析】材料主旨是郑和下西洋结束后,民间私人海外贸易却日益发展。表现在南方“私通禱舶,络绎不绝”“有的地方官员参与走私”“嘉靖中期,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出现规模较大的私人海上贸易集聚地”,这是因为明朝中后期,面对丝银贸易巨大利润,官府控制并不能阻止人们对海外贸易的需求,说明政府要因势利导,开放海禁,故C项正确:题干“比年(注:每年)民往往嗜利忘禁”不能得出南方社会主流风尚是尚利,排除A项;“地方官员参与走私”并不意味明朝海防一定松懈,排除B项:汉代以来海外贸易兴起,唐宋市舶贸易发达,排除D项。5.【答案】C【考点】清朝奏折制度【解析】奏折制度是清朝服务于君主专制加强的文书制度,是君主与中央、地方官员、满汉官员绕过内阁沟通的快捷方式。通过奏折皇帝可以笼络官员、了解民情、监督官员、增进感情,从而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减少决策失误性,提高行政效率等作用,为康乾盛世到来奠定了行政保证,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请安折批复“朕体安善。山西地方除庸者外,文武官员谁居官好?声名不好者为谁?”不仅是保持日常问候,还有督促地方官员加强监督的要求,故主要目的不是笼络地方官员,故A项错误。清朝军机处设置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请安折、夏粮折、地震折都是君主加强治理的手段,不是“民本”思想的体现,故D项错误。6.【答案】C【考点】鸦片战争的影响【解析】晚清人士对两次鸦片战争的称述不同,“记叙前一次鸦片战争的作品不过称之为《道光洋艘征抚记》”,说明这次战败尚未给当时的人产生巨大冲击,尤有天朝上国观念,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变,”,可见这次战败给时人以沉痛打击,使人们更深地体会到一种不受欢迎却无法抗拒的时代变化,所以C项正确。时人对于两次鸦片战争感受不同,不能笼统地说两次鸦片战争冲击了国人思想,所以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传统天朝上国的观念方才崩溃。材料体现的是相比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给时人更大的冲击,而非士大夫在战争的称呼上主观地遮掩战败事实,故D项错误。7.【答案D【考点】民国初期政党政治【解析】题干主要讲的是袁世凯政府“绕过国会”,违法与列强借款,此事引发国会争论和国民党抗议,但是这些争论、抗议均无效由此说明民国初年引进学西方议会制度、政党政治的实践失败,所以D项正确。“国民党表示绝不承认违法签约之借款,最后此事不了了之”说明政党政治没能有效制约袁世凯政府,所以A项错误。袁世凯政府与列强签订借款合同,“以中国盐税、海关税为担保”,确实出卖了国家利益,也便利了帝国主义攫取在华利益,但不是题干主旨,所以B,C两项错误。历史参考答案一18.【答案】B【考点】解放战争【解析】根据图1中的“青化砭”“羊马河”“陕西”“国民党军进攻方向”等,可判断这是解放战争战略防御时期在陕西的青化砭等战役,根据图2中的“徐州”“蚌埠”“华东解放军”“中原解放军”等,可判断这是解放战争决战阶段的淮海战役,两个阶段战争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国民党和共产党攻守异势了,所以B项正确。两幅图反映了战争由防御阶段进行到决战阶段,而非战略反攻,所以A项错误。图1战略防御阶段解放军在数量上明显弱于国民党军队,所以C项错误。青化砭等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采取运动战作战方式的典型,而淮海战役以阵地战为主,所以D项错误。9.【答案】C【考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解析】在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在中国建立的背景下,中共八大既“允许个体经济和分散经营作补充”,又“把消灭资本家和个体劳动者私有制残余当作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志”,前者是当前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良的构想(即在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状况下,允许少量非公经济存在,在集中的经营管理占绝对主导的情况下,允许灵活的、分散的经营方式作补充),后者是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表明中共八大探索我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以C项正确。陈云、刘少奇、周恩来的报告提出的是关于改良计划经济体制,注入一些灵活性的主张,而不是对体制本身发生怀疑,所以A项错误。中共八大在所有制问题上看似互相矛盾的说法,其实并不矛盾,前者“允许个体经济和分散经营作补充”是策略方法,后者“消灭资本家和个体劳动者私有制残余”是最终目标,体现的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所以B项错误。中共八大关于计划经济体制有一些新的认识,而没有突破这一模式,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突破,所以D项错误。10.【答案】A【考点】新中国外交【解析】新中国建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外交上不承认中国,中国奉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建立第一年与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等人民民主国家建交,这些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柱状图中1949年②最多,代表欧洲。20世纪60年代,中苏
本文标签: 100所答案 示范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