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信息卷(一)1语文新S4G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4高考语文答案
2、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试卷四语文
3、2023-2024年度下学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四语文
4、2024高考真题
5、2024高考答案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需要的能源也越来越多。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原煤产量36.8亿吨(25.8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5%;原油产量1.89亿吨(2.7亿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3%;天然气产量1602.7亿立方米(2.13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8.3%。将视野投向全球,2019年,全世界每天消耗的包括生物燃料在内的各类液体燃料需求总和达到1亿桶!但这显然不是人类能源需求的极限,因为我们还没有冲出太阳系,走向全宇宙。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在一次性能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开发可再生能源就成了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到目前为止,虽然人类在核能和光伏能源技术上都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较低的能源转化效率和较高的初期投入,仍然是困扰这些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瓶颈。破解瓶颈的路径在何方?人类再次将目光投向“捕捉阳光”能力强大的植物身上。学者预测,人类使用的机器的能源“口味”也将由植物来决定,就如同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机需要煤炭,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内燃机需要石油。在未来,植物或将再次成为推动世界快速运转的新动力。(摘编自史军《植物塑造的人类史》)6.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暂停键”在文中指类似于泥盆纪末期地球生物物种因生态环境的变化不再繁盛的现象。B.“玻璃房子”在文中指像二氧化碳一样的温室气体在地球表层形成的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C.“植物‘老板”中的“老板”在文中指的是具有强大光合作用能力的高达30米的陆生植物。D.“口味”在文中指人类所使用的机器的能源类型,煤炭和石油就是不同“口味”的能源。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植物为人类提供衣食,改变生活节奏,人类也影响着植物的生存环境,这体现了作者的辩证思维。B.高大陆生植物虽然会加快地球热量消散,导致部分生物死亡,却为海中藻类植物创造了有利条件。C.作者认为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与大量植物遗骸积累下来形成的煤炭息息相关,从而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D.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可再生新能源在大规模发展,植物也终将成为新能源之一。8.下列不符合作者关于未来新能源发展观的一项是(3分)()A.改变植物纤维素的微观结构为乙醇发酵提供更多更廉价的糖,这样,种植高粱的农田可能变成生物“油田”。B.停止供应培养某些藻类所需的氧,一段时间后再恢复供给,可让这些藻类在缺氧的情况下间歇性地产制少量氢气。C.培育能在盐碱地、滩涂地等贫瘠土地生长的芦竹,一次种植可连续收割15~20年,这种芦竹可以直接替代燃煤。D.杂交技术培育出的一种白杨树,可伐后再生,新枝越长越多,科学家利用其叶片的颤动,能持续提供大量电能。9.有人曾评论史军的《植物塑造的人类史》是一部“架构理性,内容新颖,文字可读性强”的作品,结合文章,说明史军的作品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4分)高三语文试卷(十四)第4页(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