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信息卷 ZS4(六)6文科综合答案

38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信息卷 ZS4(六)6文科综合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识水的提高,而非相反,排除③。22.D【解析】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关系、系统优化方法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辨识、判断、分析、综合的能力。强调要坚定维护重点领域安全,就是要抓关键部分,但“立足关键部分”的说法错误,排除①。强调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这体现了树立全局观念,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正确。我们应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实现整体功能的最大化,而不是实现系统中各个要素功能的最大化,排除③。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实现系统功能的最大化,④正确。23.D【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辨识、判断、分析、综合的能力。先进人物推动科学技术发展进步,但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排除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但是也要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不能主宰社会发展趋势,排除②。这些榜样人物身上都体现了通过劳动和奋斗推动社会发展进步,③正确。榜样人物也是人民群众的一员,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④正确。24.A【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商品经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管子·地数篇》中提到当时货币种类多,《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提到子贡善于经商,《史记·苏秦列传》提到人们追逐商业利润,《国语·齐语》中管仲提到市井商业,这些信息反映出当时商品经济比较活跃,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城市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商人社会地位较高及商业活动不受限制,故排除C、D两项。25.A【解析】本题考查西汉儒家思想,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扬雄赞扬屈原的品德,批评屈原“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提倡大丈夫要能屈能伸,这些都符合儒家的观,点,可见他对屈原的评价深受主流思想的影响,故选A项;从扬雄评价屈原的言论中无法得出汉末道德观念沦丧的结论,故排除B项;扬雄使用儒家观点评判,而不是丰富发展儒学,故排除C项;材料仅是扬雄个人的观点,并不是所有士人都不满社会黑暗,故排除D项。26.A【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判“尝与知州争权”,可见宋代知州和通判分割地方权力,即地方分化事权,以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故选A项;材料未体现地方治理的优化,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武将地位的弱化及边境防守的空虚,故排除C、D两项。27.C【解析】本题考查明末清初进步思想,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一个追求纲常世界的儒者”“直接参与维护这个纲常世界的政治运作”表明该学者认为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并未突破儒学传统,具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故选C项;材料指出黄宗羲思想观念的保守性,这并不代表该学者否定其思想主张的进步性,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黄宗羲的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主张有本质区别,没有体现他对西方启蒙思想的排斥,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士大夫阶层躬行实践的重要性”等相关信息,故排除D项。28.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为当时较为开明的封建官员及【高三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4页(共9页)】·23-372C·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