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信息卷 ZS4(一)1文科综合答案

48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信息卷 ZS4(一)1文科综合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试卷四文科综合
号卷·2023年高考最新原创信息试卷(六)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C ABCABD ADB24.C从材料信息看,西周致力于开拓和定西部,先是征讨,后又分封,由此巩固西周对西部的统治,故选C项;西周对西部地区进行分封,分封属于间接统治,排除A项;姬姓封国主要分封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战略要地,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西周对周边民族的征伐,没有体现华夏认同,排除D项。25.A从材料信息看,西汉对刺史的安置体现了“秩卑而赏厚”“以轻驭重”的特点,这样既能鼓励刺史效力又能防止其势力坐大,故选A项,排除C项。汉代的监察区最终改为行政区,但这不是汉代这样做的目的所在,排除B项;节省行政开支提高工作效率,不是汉代这样做的目的,排除D项。26.B从材料信息看,宋代采取“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了租佃制的发展,租佃制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故选B项。租佃制下的分成制,农民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排除A项;租佃制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租佃制加大了贫富悬殊,排除D项。27.C从材料信息看,戴震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进行了批判,认为如果一味禁止人欲,则根本无所谓“天理”了,体现了对理学摧残人性的否定,故选C项。戴震的观点不是为了消除民众的反抗动机,排除A项;对理学的批判不意味着人性的解放,排除B项;戴震反对空谈之风,但材料信息无从体现,排除D项。28.A从材料信息看,太天国开设科考,引发了关于女状元的传说,尽管无法证明女状元的存在,但传说的风行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太天国开设科考的社会影响,故选A项;太天国没有实现男女等,排除B项;开设女科只是传说,仅凭材料无法判断太天国开设女科的历史事实,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民间的流传故事,无法体现太天国遭到敌对势力的诋毁,排除D项。29.B从材料信息看,清末新政中咨议局、资政院议员的出身多为科举下的进士、举人、贡生、生员等,这些人的参与使得新政无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守旧色彩,故选B项。材料体现的是改革者的身份,没有涉及方式问题,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新政的参与者,没有涉及其政治主张,排除C项;新政中科举制被废除,排除D项。30.D从材料信息看,留法的中国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故选D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国的法国留学生受到了十月革命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工人阶级的力量,排除C项。31.A从材料信息看,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方面致力于机械化(中图),一方面由个体劳动(左图)发展到合作社经济(右图),故选A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合作化中出现的问题,排除C项;合作社不是创举,排除D项。32.D从材料信息看,行会内部的社会化管理,造成了本行业的市场垄断,不利于手工业的创新发展,故选D项,排除A项。这种做法不能调动手工业者的积极性,排除B项;这种行业垄断行为,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排除C项。33.B依据材料,1880年,法国刚刚确立共和政体,共和制度还不稳定,因此马丹要确立攻占巴士底狱的7月14日作为国庆日,加强民众对共和政治认同,故选B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已经成立不需要加速革命进程,排除A项;确立国庆日不是为了控制民众思想,排除C项;确立国庆日不是改革社会制度,排除D项。号卷·2023年高考最新原创信息试卷(六)·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