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高三省级联测考试(五)(冲刺卷II)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3-2024高三联考z213105语文
2、2024年高三联考
3、2023-2024高三联考22-07-06c
4、2023-2024高三联考
5、2024年高三冲刺联考
6、2023-202421-11-158c高三年级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7、2024高三联考考试试卷及答案
8、高三冲刺联考2024
9、高三联合考试语文答案2024
10、2023-2024高三年级联合考试语文21-11-158c
2024年春季高二年级入学暨寒假作业检测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B(“逐渐摆脱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不当,根据原文,“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接受步入了一个更为深刻、更为丰富的层面”。)2.D(A项,“如果没有…就不会…”错,魔幻现实主义的传入不是“寻根文学”产生的充分条件,选项推断不成立。B项,“更高的艺术成就”于文无据,原文“他们用强大的现代意识去覆盖传统,用外来的技法去书写中国经验”并没有突出莫言艺术成就更高。C项,“中国文坛的同质化问题已非常严重”不当,作者指出了“同质化”的隐忧,并且一些批评家的话不能证明同质化问题已非常严重。)3.A(“祥林嫂问‘我’人死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没有超越现实的魔幻成分。)4.①运用总分总结构。②首先,指出新时期魔幻写作存在“影响的焦虑”和“同质化”隐忧,这促使作家追求魔幻写作的独创性与个人化特征。③接着从“影响的焦虑”和“同质化”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先分析问题,后解决问题。④最后总结,保持“和而不同”才能摆脱焦虑。(每点1分)5.①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为“影响的种子”启悟了大批中国作家。②中国文学拥有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极为相似的历史文化语境和现实文化境遇,是“具备条件的土地”,这为其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基础。③中国作家用现代意识和中国经验获得超越,实现独创,影响并促进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发展。(每点2分)6.C(司令并非为招募他们后悔,而是为他们的死感到愧疚悲伤。)7.D(“对比”“突出侵略者的外强中干”有误,突出的是抗战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胜利。)8.①写孙司令选择离开老母为国尽忠,凸显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丰富了人物形象。②以孙司令母亲之口点出保家卫国是尽大孝,强化了小说家国一体的主题。③写母亲理解、支持儿子上战场,听闻胜利消息喜极而终,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不怕牺牲的强大凝聚力。④回忆和现实相交错,丰富了小说的情节内容。(每点1分)9,关中的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等影响了陈忠实作品的人物塑造,决定了人物的性格命运:①关中水硬土硬的地域特色,培育了性格硬气、杀敌报国、宁死不屈的娃娃兵;②关中历史人物和现实英雄的忠肝义胆,滋养了三娃们敬慕先辈、报效国家的情怀;③家中长辈的口曲、戏词等优秀传统文化,使三娃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精神激励和爱国教育,最后为保家卫国献出了生命。(每点2分)10.CEG[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本身)大就可以成就大的优点,(本身)小可以成为小的优点,不需要凭借外力,自可修成正果。“大以成大”和“小以成小”对称,应在其后分别断开,故应在C、E处断开;“不假外慕”是说不需要凭借外力,表意完整,其后G处应断开。故选CEG。]11.C(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以及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C.“意思相同”错误。“若”,如果;/你。句意:如果不是从表面上起来的念头。/你明明知道我不会投降。D.“所以”,都是“…的原因”的意思。句意:后来的儒生思想意识总是停留在分量的较量层面上,是他们流于功利之心的原因。/得到天下的原因。)12.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一万镒就是九千镒,九千镒就是一万镒,一万镒和九千镒等值,不必人为分出高低”曲解文意。文中“尧、舜万镒只是孔子的,孔子九千镒,只是尧、舜的,原无彼我”一句的意思是“尧、舜的一万镒也相当于是孔子的,孔子的九千镒也相当于是尧、舜的,本来也不分彼此”。)13.(1)而孔子去世的时候,我没有听说鲁国人像这样做,这是什么原因呢?(“若”,像;“是”,这样;“奚”,什么。每点1分,语句通顺1分)(2)人民受到的恩赐也很广泛,但人们却不知晓它的来源。(“普”,广泛;“识”,知晓:“由来”,来源。每点1分,语句通顺1分)14.所以谓之圣,只论精一,不论多寡。(3分)(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材料一中悬子向子思提问,问他觉得孔子和子产谁更伟大,就像刘德章纠结于王阳明把尧、舜比作万镒重的金子,而把孔子比作九千镒的金子觉得不对一样。若悬子也纠结于此问,可参看王阳明在文中说到的“此又是躯壳上起念,故替圣人争分两。若不从躯壳上起念,即尧、舜万镒不为多,孔子九千镒不为少。尧舜万镒只是孔子的,孔子九千镒,只是尧、舜的,原无彼我。所以谓之圣,只论精一,不论多寡”这些话。他认为评判一个人是否为圣人是看心体是否“精一”,而不论才智的大小,只要他们内心的纯粹天理是相同的,便统称他们为圣人。所以可以用“所以谓之圣,只论精一,不论多寡”来回答。)15.C(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能力。C.“在批评儒生误国的同时亦体现了以身许国的豪情”错误。“笑儒冠自来多误”这一句化用了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感叹自己被儒家忠孝报国的思想所误,一生怀抱此志,却时至暮年仍一事无成。看上去,词人有悔意,悔恨自己不该学儒家思想,执着于仕进报国,但实是对“壮岁从戎”生活不再的哀叹。)16.①词人上片回忆了当年意气风发,拥戈戍边,吞杀敌虏的豪迈气魄,这是“壮词”的体现。②下片描写了闲居江南、空望秦关的生活处境,写出了词人对祖国河山长久无法收复的沉痛爱国之情,这是“悲歌”的体现。③今昔对比,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虚度流年的痛苦感伤,可见“壮词与悲歌同声”。(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17.(1)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盖自怨生也(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3)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高二语文参考答案一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