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英语周报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科综合(新教材卷)答案

高三英语周报 65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科综合(新教材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口口■■■■口破裂,②说法错误认识发展的历程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③说法错误。故选C。24.商鞅方升作为标准量器是商品交换和农业赋税征收的重要参照标准。其上镌刻的铭文显示了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和秦始皇统一两个重大历史节点,见证了中国历史从战国到统一的关键走向,D项正确。由图可知,当时官方统一的书体为小篆,A项错误对应工商食官的瓦解是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的兴起,B项错误奠定秦朝统一基础的是商鞅变法,而非商鞅方升,C项错误。25.侨州郡县在东晋南朝普遍设置,乃至成为经久不废的制度,与侨流人口的大量存在及其地域乡里观念的深固密切相关,它顺应了当时北民南迁的现实,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推动江南经济的开发。但是,侨州郡县的设置也导致地方行政机关冗杂,效率低下。注意,题目为反向选择题,故选B项。26.材料反映宋朝王安石变法之募役法加重钱荒导致民众负担加重,故选C项。赋役沉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错误;宋代白银尚未成为普遍流通货币,B项错误;D项未体现。27.材料反映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士人对新思想、新观念的抵制与排斥,说明西学东渐存在阻力,故选C项。28.由“出于权宜之需而创立,它不仅办理外交事务,还开展一些近代化项目”等信息可知,材料所说为洋务运动之总理衙门,故选C项。29.材料评价的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对科学的态度,A项正确。30.材料反映的是七届二中全会,B项正确。A项对应的是中共七大;C项对应文家市决策;D项对应1949年新政协的召开。·31.材料反映的是七千人大会后国家参照“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的措施,所以D项正确。这些举措顺应了当时的生产力水,调整了国民经济比例关系,A项错误B项对应的是1978年安微凤阳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尝试;在这些措施的指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到1965年底才基本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C项错误,32.材料考查古代雅典直接民主政治之弊端,故选D项。33.材料反映东印度公司对华输出商品的变化,1820年鸦片贸易只有棉花贸易的1/5,到1833年棉、毛织品输出锐减,鸦片跃居第一但价值只有1100万元,无法弥补棉、毛制品减少的利润,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得英国对(原料)棉花的需求激增,价格猛涨,利润远超出口中国,由此棉花逐渐退出了中英贸易,所以A项正确。B项是原因之一,但是无法解释棉、毛织品的锐减;C项明清时期一直存在;D项对应的是重商主义被自由主义取代,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5页(共10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