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年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二)2历史(吉林)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7.B【解析】材料主旨是一批知识分子深人工人阶级中开展社会调查。1919年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工人阶级,认识到工人阶级在中国革命的地位与作用,这说明近代救亡图存道路的转向,B选项正确;材料讲的是一批知识分子关注工人阶级,没有体现劳工阶级的觉悟,排除A选项:“研究方法的创新”是表面现象,不是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C选项:“新型政党的建立”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并且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排除D选项。8.D【解析】1938年正值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的“以教授战争所需之课程…为原则”“创办敌前敌后各种地方通俗报纸”“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觉悟”等,正是说明教育服务于民族战争的需要,D选项正确;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排除A选项;根据材料“废除不急需与不必要的课程”可知,这一教育政策改革了之前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废弃的是不急需与不必要的课程,排除B选项: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在甲午战争后,排除C选项。9.A【解析】1950年,新中国初期,国家颁布《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在于激发人民进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A选项正确;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为中国逐渐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排除B选项: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统一财经,从根本上稳定了物价,排除C选项:“计划经济体制”确立是在1956年,排除D选项。10.C【解析】1978年7月国务院召开的会议,与会的领导人都认同“借鉴欧美有益经验,解放思想”这一做法,这表明,中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这是为历史转折做了重要准备,C选项正确: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改革丌放的思想先导,排除A选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铺开是在1981年以后,排除B选项;和与发展观是改革开放后邓小提出的,排除D选项。11.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西欧的村庄共同体履行着某些职责,例如维护与修理堤坝、水利系统和树篱,防御火灾等,这些职责是村庄共同体自己履行的,不是由国家或者王权履行的,这说明当时西欧的村庄共同体拥有一定的自治功能,A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村庄共同体的经济特征及生产方式,排除B、C选项;材料没有提及王权,无法得知其对王权的影响,排除D选项。12.A【解析】随着新航路开辟,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白银大量流入西欧,引发了金银贬值和物价上涨,被称为价格革命,题图中的数据表明,1500年以后,英国小麦价格的加速上升趋势正是价格革命的体现,A选项正确:圈地运动增加了粮食产量,而粮食产量增加一般会使得粮食价格下降,排除B选项;思想解放可能会改变生活俗,但未必会提高人们的生活水,排除C选项:材料反映的是在1406年以后英国小麦价格的变化,没有涉及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也没有涉及英国人口数量的变化,不能得知高产农作物促进英国的人口增长,排除D选项。13.C【解析】18世纪,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德国知识分子大力推广和使用德语,提出了构建民族文化,反对盲从法国文化的主张,这进一步发展了启蒙思想的内涵,C选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法德两国利益之争,无法得出两国矛盾的激化,排除A选项:德国知识分子的做法正是理性主义的体现,排除B选项;“德国统一战争”在19世纪下半叶,排除D选项。14.B【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到垄断阶段,泰勒制、福特制等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兴起的科学管理方式,适应了当时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B选项正确:材料反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2页(共3页)【2024广西名校卷-7】【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