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 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八)8试题(语文)

47

炎德英才大联考 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八)8试题(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联盟校第一次学情调研检测高一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3分)A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追求发展还是倡导复归、讲究务实还是倡导求虚、追求阳刚还是倡导贵柔”是儒道“相辅相成的互补机制”包含的内容,不能简单理解为这些就是“儒道思想的本质区别”。2.(3分)C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不合文意,原文说的是“虚实互补…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哲学精神”。B项,“可以相互转化”无中生有。D项,不合文意,原文只是列举了有专家认为的儒道互补的三条大致途径。3.(3分)B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B项是对庄子的评价,是说作为道家思想的代表,庄子也有着热心肠的一面,并不能体现儒道互补思想。4.(4分)①材料一主要采用总分的结构,思路清晰;②材料二采用层进式结构,对儒道互补学说的类型、意义和途径进行了分析。(每点2分)5.(6分)①儒家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在现实中刚毅进取;“独善其身”虽是儒家所说,但实际上体现了道家回归本我、顺应自然的哲学观点。②这体现出在儒道互补中,儒学的道家化倾向。③形象地说明了儒道互补的哲学对中国士人的影响,即为中国士人提供了进退取守皆可从容对待的精神调节剂(或使得中国士人刚柔相济,进退自如)。(每点2分,共6分)6.(3分)D“泰山的嵯峨表现孔子心境的苍凉”错,泰山的嵯峨表现孔子年轻的形象。7.(3分)C“在西狩获麟、《春秋》绝笔的时候,孔子踌躇满志、意气风发”错误,结合原文“仲尼自从春天去了以后,意味的阑珊,情绪的萧索,更甚于前年西狩获麟、《春秋》绝笔的时候了”可知,在西狩获麟、《春秋》绝笔的时候,也是意味的阑珊,情绪的萧索。8.(4分)①从内容上说,这篇小说取材于《论语》这部儒家典籍(1分)和《史记·孔子世家》中的重要史实(1分),作品富有历史韵味。②小说淡化情节(1分),重点刻画人物心理(1分),有较强的主观性抒情性(1分),作品充满诗化的意境(1分)。评分建议:(6个采分点中任意答到4点即可得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9.(6分)本文通过孔子的回忆,以代表性事件、典型动作和孔子的评价(2分),表现仲由的忠诚、勇健(1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通过子路的神态、语言和孔子的点评(2分),表现子路的轻率急躁和不谦让(1分)。10.(3分)CEF句意当时子兰事奉晋文公很恭敬,晋文公十分宠幸他,他在晋暗中活动,借机要求回郑做太子。“时兰事晋文公甚谨”中,“兰”是主语,“甚谨”是“事晋文公”的补语,句子结构完整,在“谨”后停顿;“爱幸之”中,主语为省略的“晋文公”,“爱幸”是谓语,“之”是宾语,在“之”后停顿;“于晋”是“私”的后置状语,在“晋”后停顿。11.(3分)CA.正确。句意:他假使返回国内。/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