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英语周报

高三2024届中国好试卷·高考信息卷(四)4答案(语文)

高三英语周报 28

高三2024届中国好试卷·高考信息卷(四)4答案(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中国好试卷高考信息卷文综答案
    2、2023-2024中国好试卷高考信息卷答案理科综合
    3、2023-2024中国好试卷高考信息卷语文第一卷
    4、中国好试卷2024年答案
    5、2023-2024中国好试卷理综答案
    6、2023-2024中国好试卷高考信息卷数学
    7、2023-2024中国好试卷高考信息卷英语答案
    8、2023-2024中国好试卷理综
    9、2023-2024中国好试卷文综答案
    10、2023-2024中国好试卷高考信息卷理综答案
⑤因为诗歌讲究含蓄,忌直接宣泄主观情思。只有将抽象的情思转化为意象,才能构成诗的艺术。如诗人鲁藜的《泥土》: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⑥诗歌用“珍珠”和“泥土”两个极常的意象进行对比,就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对人生的思索和追求,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直接讲述道理,诗歌的艺术境界就荡然无存。⑦“立象”可以“尽意”。诗是心之精微,要把主观情思准确地表达出来很难,古人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说。为能“尽言尽意”,古人想出了化意为象的方法,以“不言出”来代替“言不出”和“言不尽”,把大量的空间留给读者去想象、去填充、去思考,尺幅之间表无穷意蕴。这种“立象以尽意”的方法是诗人表达满腔情思的最好方式。如余光中的《乡愁》。乡愁是一种十分抽象的情绪,要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很难。但诗人把抽象的乡愁转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种意象,把“乡愁”物化,继而写出了母子离别之愁、新婚离别之愁、母子永别之愁和家国之愁,令人动容。⑧诗歌离不开意象。有意无象的诗,很难让人得到审美的满足;有象无意的诗,难以让读者获得深刻的认识。意象是沟通诗人与读者的桥梁,读者通过领悟意象的寓意,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主旨,感知诗人情感。(选自王宜振《诗是意象的艺术》,有删改)材料二:如果说意象是一些砖石,那么意境就是一座完整的建筑。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与意象构成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这种意境不仅能包括诗里所有意象的审美指向,更能集中突出全诗的主旨。只有物象,或意象散乱,都不能构成一首有意境的诗。诗人要围绕诗的主旨将一组或多组意象有机组合,才能营造出意境。就像一幅画,多个意象围绕画的主题有机组合,构成的整体画面营造出的境界就是意境。如《江雪》图。翁人千漏贷山釣滅高寒孤飛泛舟色霉装萬乳暖发型笑淫意境:孤独寂寞、不甘屈服(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有删改)》材料三:从诗歌写作的本质来讲,诗歌以表达诗人情感为首要目的,意象只是将诗人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的载体,但是它也可能限制读者的想象力。例如,如果诗人写月亮代表思念,那么当读者读这首诗时看到月亮,必然觉得月亮就只是思念的象征物。但每个人的思考方式不同,月亮除了代表思念,还能寓意团圆、爱情、凄冷等意义,寄托思念的也不止月亮,还有杨柳、酒杯、歌曲等物象,但读者读这首诗时却认为思念只能用月亮来寄托,想象力就被限制了。另外,意象的模糊性和多义性,让读者难以准确理解诗歌意蕴;而无意象的诗歌直抒胸臆,能直接传达诗人的情感,易于读者准确把握诗歌主旨,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所以诗歌并非一定要用意象。只要诗人能写出最真实动人的情感,给人以思想的启迪,这样的诗歌也具有艺术性。(选自冯天、袁毅《非意象化:论纯意识诗歌的思维》,有删改)15.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切看得见的客观物体,如山、水、草、木等,只要进入作品,都可以称为“意象”。B.诗歌以表达诗人情感为首要目的,意象只是将诗人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的载体。C.诗人围绕诗的主旨将一组或多组意象有机组合,才能营造出想要表达的意境。D.诗中能表现出最真实动人的情感,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不用意象也具有艺术性。语文试题第4页(共6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