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4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HD试题(语文)

59

安徽省2024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HD试题(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惠州市2024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材料第一段“其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共同体现出盛唐时代风貌的是草书,又特别是狂草。”说明体现出盛唐风貌的不是所有的书法艺术,而是书法中的草书,特别是狂草。所以A错误。2.【答案】D【解析】A项原文“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并没有说明兰亭幕本的风行是因为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B项孙过庭的书法理论的突破才预示盛唐书法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对传统的继承没有起到预示作用。C项过于绝对。D项与原文一致,正确。所以选D。3.【答案】B【解析】A项王勃是初唐诗人,《滕王阁序》是一篇赋,“骚、赋难入乐”,显然并非作者所说具有音乐性的诗歌:C项杜甫虽然是盛唐后期诗人,但《登高》是律诗,也不在本文侧重讲的绝句与七言之列:D项王维虽是盛唐诗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也是绝句,但缺乏本文提到的盛唐浪漫、创造、天才的特点。只有B项王昌龄的《出塞》无论从诗人所在时代,还是诗歌特点都符合盛唐之音的特点,所以选B。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特点的把握。【答案】(1)在论证结构上,采取分总的形式,分别阐述了书法、音乐、诗歌、舞蹈在盛唐的发展及特色,总结出盛唐之音的意蕴,结构清晰,论证严密。(2)在论证方法上,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对盛唐时期的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分析阐释,形式多样,说理充分。(点明方法,结合具体例子阐释也行,各1分)。(3)在论证语言上,本文显得精美深隽,生动典雅,情感浓厚,很有感染力。大量形容词和反问句的运用,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诗文的引用,让文章显得精美典雅。它们的综合运用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结合具体例子阐释也行,但必须先有观点,后具体分析)。(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到任意两点可得满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酌情给分。)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以及对所学课文内容的把握,体现了教考衔接。【答案】(1)音乐性的美指的是“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存在,都变而为动荡情感的抒发行程”,无拘无束的表现形式和强烈的抒情性是基本特征。(1分)(2)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和丰官的想象,再现了蜀道的神秘、高耸、危险、难行的特点,体现了音乐不可遏制的情感气势。(2分)(3)以反复的咏叹和直接的抒情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对蜀道的赞叹、对友人的担忧、对时局的忧心,体现了音乐强烈的抒情性(2分)。(4)以七言为主,杂以三至十一言,在语言形式上充分体现了灵活多变、洒脱自由的特点,与音乐无拘无束的表现形式相契合。(2分)(5)全诗从形式到内容到情感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充分体现出音乐性的美。(1分)(评分标准:第一点解释什么是音乐性的美,是总启,第五点作总结:第二、三、四点任意一点2分,其答案构成应是“特点”+“分析”,各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本题最多6分。教师在讲解时要强调答题的完整性。)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