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英语周报

四川省2024年宜宾市普通高中2021级高考适应性考试(宜宾三诊)试题(语文)

高三英语周报 67

四川省2024年宜宾市普通高中2021级高考适应性考试(宜宾三诊)试题(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者都为见识浅薄之意。12.(3分)C【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概述能力。柳宗元认为子木抛弃父亲遗嘱,是守“礼之末”,而非没有守礼法。原文是:“屈子以礼之末,忍绝其父将死之言。且《礼》有:‘斋之日,思其所乐,思其所嗜。’子木去芰,安得为道?”意思是:屈建依照礼法的末节,忍心抛弃他父亲将死时的嘱咐。况且《礼记》说:“行斋礼之日,要追思死者生前喜欢做什么,追思死者生前喜欢吃什么。’子木撤掉菱角,怎么能够符合孝道呢?”13.(8分)(1)不进献珍贵奇特的美味,不陈列品类繁多的祭品。我父亲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欲而触犯国家的法典。(“羞”,同“馐”,美味,这里名词动用,指进献美味;“庶侈”,品类繁多的祭品;“私”,个人的,自己的;“干”,冒犯,触犯。每处1分。)(2)天下人和后代就不会知道屈到的德才,而只听闻他的浅陋,子木难道忍心做这样的事吗?(“天下后世”,天下人和后代;“贤”,德才(兼备);“陋”,浅陋;“唯陋是闻”,宾语前置,应为“只听闻他的浅陋”;“其”,难道,怎么。每处1分。)【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的翻译能力,主要考查实词含义的准确把握能力,兼及特殊句式。14.(3分)①一指柳宗元不能深刻认识屈建的行为是笃于大义,维护社稷典章。②指柳宗元不能深刻认识屈建行为是不想让亡父担上只考虑饮食的浅薄名声,③指柳宗元不能深刻认识《礼》之言是在说子女的“追思之道”(追思亲人的方式)。(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能力,主要考查整体行文的内在逻辑把握能力。①由原文“是必有大不忍于此者而夺其情也。曾子有疾,称君子之所贵乎道者三;孟僖子卒,使其子学礼于仲尼;管仲病,劝桓公去三竖。夫数君子之言,或主社稷,或勤于道德,或训其子孙,虽所趣不同,然皆笃于大义不私其躬也如是”可知。②由原文“使子木行之,国人诵之,太史书之,天下后世不知夫子之贤,而唯陋是闻,子木其忍为此乎?”可知。③由原文“然《礼》之所谓“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此言人子追思之道也”可知。附:参考译文材料一:屈到喜欢吃菱角。他生了病,唤来负责祭祀的家臣嘱咐说:“祭祀我的时候一定要用菱角。”到祥祭时,家臣将要献上菱角,屈建命令撤掉它。家臣说:“这是您父亲托付的。”屈建说:“不能这样。我父亲执掌楚国的政事,他定的法令都记在百姓心中,收藏在王府,对上可以比照先王,对下可以教导后人,即使不是楚国,诸侯各国也没有不称赞的。祭祀的法典上说:国君用牛作祭品,大夫用羊作祭品,士用小猪和狗作祭品,普通人用烤鱼作祭品,竹木食器里的果干肉酱是从国君到百姓都可以用。不进献珍贵奇特的东西,不陈列品类繁多的祭品。我父亲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欲而触犯国家的法典。”于是祭祀时不用菱角。材料二:屈到喜欢吃菱角。他生了重病,唤来负责祭祀的家臣嘱咐他们,说:“祭祀我的时候,一定要用菱角。”到祥祭时,家臣将要献上菱角,屈建命令撤掉它。君子说:“违背(父命)却符合孝道。”唐朝柳宗元反对说:“屈建依照礼法的末节,忍心抛弃他父亲将死时的嘱附。况且《礼记》说:‘行斋礼之日,要追思死者生前喜欢做什么,追思死者生前喜欢吃什么。’子【琢名小渔·高二年级期中测试一语文答案第3页(共5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