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省高三名校联考模拟卷(三)3答案(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4湖南高三四月份联考
2、2023-2024湖南高三四月联考
3、湖南省高三年级联考2024
4、2023-2024湖南省高三联考试题
5、湖南省2024高三联考
6、2023-2024湖南省高三联考试卷
7、湖南2024高三联考
8、2023-2024湖南高三联考试卷
9、2023-2024湖南省高三年级联考
10、湖南高三联考2024
B.“眉头像巷口的榕树根一样,紧紧地绞在了一起”,巧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锁匠对年轻人“不客气”行为的反感年轻人在锁匠铺里解开了墙的所有镜,而事故现场的关键时刻却“掉链子”,前后两次开锁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深思。D.小说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但简单的故事中含转折。年轻人接到求助电话及老锁匠冷静打开门锁,均为故事的重要转折8,小说第①段、⑤段、⑤段三次写老锁匠的“笑”,请简要说明“笑”的不同含义及多次出现的作用。(4分)9.李斌在《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中谈到,“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请结合本文,谈谈老锁匠身上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齐桓公时,有处士曰小臣稷,桓公三往而弗得见。桓公曰:“吾闻布衣之士不轻爵禄,无以易万乘之主;万乘之主不好仁义,亦无以下布衣之士。”于是五往乃得见之。或曰:桓公不知仁义。夫仁义者,忧天下之害,趋一国之患,不避卑辱,谓之仁义。故伊尹以中国为乱,道为宰于汤;百里奚以秦为乱,道为虏于穆公。皆忧天下之害,趋一国之患,不辞卑辱,故谓之仁义。今桓公下匹夫之士将欲忧齐国而小臣不行见小臣之忘民也。忘民不可谓仁义,仁义者,不失人臣之礼,不败君臣之位者也。是故四封之内,执禽”而朝名曰臣,臣吏分职受事名曰萌。今小臣在民萌之众,而逆君上之欲,故不可谓仁义。仁义不在焉,桓公又从而礼之。使小臣有智能而遁桓公,是隐也,宜刑;若无智能而虚骄矜桓公,是诬也,宜戮。小臣之行,非刑则戮。桓公不能领臣主之理而礼刑戮之人,是桓公以轻上侮君之俗教于齐国也,非所以为治也。故曰:桓公不知仁义。(节选自《韩非子·难一》,有删改)材料二: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己愈礼之,士安得不归之?士所归,天下从之。周公旦,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成王之叔父也。所朝于穷巷之中、瓮牖之下者七十人。文王造之而未遂,武王遂之而未成,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故曰成王,不唯以身下士邪?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固轻其主;其主鸷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世多举桓公之内行,内行虽不修,霸亦可矣。诚行之此论,而内行修,王犹少。(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下贤》,有删改)【注】①伊尹:曾借烹饪之事言治国之道,辅助商汤灭夏。②执禽:古时朝见君主有持试卷第5页,共8页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