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一英语周报
咸阳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高一(7月)语文答案
咸阳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高一(7月)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6/8求他们的百姓织绨。[第(1)小题得分点:“仰”,依赖、仰仗;“释”,放弃:“作绨”,织绨。第(2)》小题得分点:“赋”,征税;“足”,充足:“闻之”,听到这个消息。得分点各1分,句意1分]14.①齐桓公采纳了管仲的建议,他和大臣带头穿绨做的衣服,禁止齐国人织绨,全部从鲁、梁二国进口绨。②管仲对来齐国贩卖绨的鲁、梁二国的商人予以重金补贴,让鲁、梁两国百姓都放弃农业而去织绨。③等时机成熟时,齐桓公改穿帛衣,带领百姓不再穿绨,并封闭关卡,与鲁、梁二国断绝经济往来。(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得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宋子说:上古的神农氏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仔细体会这个尊称的含义,“神农”这两个字到现在还是存在着的。人类自身不能长期生存,要靠五谷养活;五谷又不能自己生长,要靠人类种植。土壤的性质会随着时代而有所差异,谷物的种类和特性又随着水土而有所区别。不这样(否则),从神农时代距离(到)唐尧时代,人们用五谷当作粮食已经有一千多年了。(神农氏)使用耒耜等耕作工具的便利方法(早已被)用来教导天下百姓,难道还有什么不清楚吗?为什么后来纷纷出现的许多优良粮种,一定要等到后稷出来才得到详细说明,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富家子弟把农民看成罪人;读经书的儒生把农夫当作辱骂别人的代称。他们饱食终日,只知道早晚餐饭的味美,却忘记了粮食是从哪里来的,这种人真是太多了!把先农尊称为“神农”,难道是人为的吗?材料二:桓公说:“鲁国、梁国对于我们齐国,就像田边上的庄稼,蜂身上的尾螫,牙外面的嘴唇一样。现在我想攻占鲁、梁二国,怎样进行才好?”管仲回答说:“鲁、梁二国的百姓有织绨的俗。您就带头穿绨做的衣服,让身边的人也穿,百姓也就会跟着穿。您还要命令齐国不准织绨,必须依赖鲁、梁二国。这样,鲁、梁二国就将放弃农业而去织绨了。”桓公说:“可以。”(桓公)就在泰山之南做起绨服,十天做好就穿上了。管仲还对鲁、梁二国的商人说:“你们给我贩来一千匹绨,我给你们三百斤金;贩来万匹,给三千斤。”这样,鲁、梁二国即使不向百姓征税,财用也充足了。鲁、梁二国国君听到这个消息,就要求他们的百姓织绨。十三个月以后,管仲派人到鲁、梁(探听)。(只见)鲁、梁二国城市人口多得让路上尘土飞扬,十步内都互相看不清楚,人们接踵而行,不能举步,车辆则轮子相碰,骑马的列队而行。管仲说:“可以拿下鲁、梁二国了。”桓公说:“该怎么办?”管仲回答说:“您应当改穿帛料衣服,带领百姓不再穿绨,还要封闭关卡,与鲁、梁断绝经济往来。”桓公说:“可以。”十个月后,管仲又派人到鲁、梁(探听),(看到)鲁、梁的百姓都在不断地陷于饥饿,连朝廷一说就能得到的正常赋税,都没有办法交上来。鲁、梁的国君立即命令百姓停止织绨而修整农业,但粮食不能仅在三个月内就生产出来,鲁、梁的百姓买粮,每石要花去上千钱,而齐国境内的粮价每石才十钱。二十四个月之后,鲁、梁二国有十分之六的百姓归附了齐国:三年后,鲁、梁的国君也都归附齐国了。15.D(“借流水的旷达比喻人的心情”分析错误,应是“借流水无情衬托人的有情”)16.①这首词虚实结合,渲染出一种强烈的情感氛围,使读者受到极强的艺术感染。②上片实写【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24-587B·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