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年级英语周报
[学林教育]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一次阶段性作业语文A(部编版)答案
[学林教育]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一次阶段性作业语文A(部编版)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茧子弄到无锡去卖。阿四也同意了。他们去借了一条赤膊船,买了几张芦席,赶那几天正是好晴,又带了阿多。他们这卖茧子的“远征军”就此出发。五天以后,他们果然回来了;但不是空船,船里还有一筐茧子没有卖出。原来那茧厂挑剔得非常苛刻。老通宝他们实卖得一百十一块钱,除去路上盘川,就剩了整整的一百元,不够偿还买青叶所借的债!老通宝路上气得生病了,两个儿子扶他到家。打回来的八九十斤茧子,四大娘只好自家做丝了。她借了丝车,又忙了五六天,家里米又吃完了。叫阿四拿那丝上镇里去卖,没有人要;上当铺当铺也不收。说了多少好话,总算把清明前当在那里的一石米换了出来。就是这么着,因为春蚕熟,老通宝一村的人都增加了债!老通宝家为的养了五张布子的蚕,采了十多分的好茧子,就此白赔上十五担叶的桑地和三十块钱的债!一个月光景的忍饥熬夜还不算!1932年11月1日(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处通过描写四大娘的动作和心理,表现出她急切、紧张而又兴奋的心情,春蚕的丰收给老通宝一家带来了希望。B.②处由点及面,展现了江南农村养蚕丰收的景象,忧愁的农人们一时兴奋起来,人人心里都充满了喜悦。C.③处写茧厂大门“关得紧洞洞”,暗示即将到来的巨大变化:全村的蚕黄都会没有销路、农村经济凋。D.④处可以看出老通宝常年与黄厂做生意,且对茧厂充满信任,他相信茧厂绝不会因经济凋散而关门。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说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色彩。B.“今年没见半个收茧人',却换替着来了债主和催粮的差役”,为下文老通宝不得不去无锡卖茧子做了铺垫,推动了情节发展。C.“他们这卖茧子的远征军就此出发”,运用双关手法,用语幽默,既表现了老通宝卖茧子的决心,也暗示了他们此行的艰难。D.在无锡茧厂卖茧子的过程,作者只作了简单的交代—“原来那茧厂挑剔得非常苛刻”,并未详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8.请简要分析文中老通宝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答:9.茅盾认为现实主义文学必须是时代的反映,请结合这句话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答:语文试题(长郡版)第5页(共10页)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