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英语周报

名师卷·高考模拟调研卷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1语文(辽宁省)答案

高三英语周报 4

名师卷·高考模拟调研卷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1语文(辽宁省)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4分)(2)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4分)14.请分别概括三则材料的文学创作理论。(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小‘重山李清照春到长门春草青0。江梅些子②破,未开匀。碧云笼張玉成尘⑧。留晓梦,惊破一瓯春④。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注】①春草青,出自《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②些子:一些,少许。③玉成尘:将茶叶碾碎,且谓茶叶名贵。④一瓯春:一瓯春茶。⑤东君:春日、春天之神。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春草青”,阶前砌下的小草开始返青,暗示春草青而游人未归。B.江梅“未开匀”,所以特别新鲜可爱,使人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临。C.“二年三度”加重表现痛惜之情;“负东君”,意为春神辜负了词人。D.“著意过今春”把惜春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全词的抒情达到高潮。16.简要赏析“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中的“压”和“铺”二字的妙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老师退休后在乡村生活,不时有朋友踏着田间小路来探望他,每每见此情景,他都不禁吟诵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2)白居易《琵琶行》中以“”描摹月色的朦胧迷离,恰似诗人离别时的心境。(3)《念奴矫·赤壁怀古》中,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之句,语似轻淡,意却沉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中秋节不仅是一个时间标志,更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中国人的情感有着紧密而深沉的联系。无论是塞外还是江南,无论是北国还是南疆,从古到今,映照在中国人心头的是这样一轮明月:“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它在《诗经》中被反复吟咏;“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它在长安洒下一片清辉;苏轼倩此寄托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愿景,它引发了辛弃【高一语文第7页(共8页)】25153A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