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周报答案
七年级英语周报
八年级英语周报
九年级英语周报
高一英语周报
昭通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诊断性检测(3.26)历史试题
2025-03-26 18:15:09
4
昭通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诊断性检测(3.26)历史试题
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5/6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世纪期间,中国瓷器在欧洲受到珍视。1500年后,中西方贸易扩大,但中国瓷器仍然作为奢侈品主要为皇室和上层社会享用。到17世纪,瓷器已成为“普通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具”。18世纪,仅有记载的由荷兰东印度公司运销的中国瓷器就达3000万件,但当时的外销瓷器规模远不止于此;从市场看,除了欧洲,日本、东南亚和南亚也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重要市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也把美洲市场纳入了世界瓷器贸易中;从贸易商看,除了荷兰商人外,还有中国海商,东印度公司、散商以及已逐渐衰落的葡、西两国商人。一—摘编自刘强《18世纪末一20世纪初中国制瓷业的衰落:一个全球的视角》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打破了欧亚非大陆的孤立状态,更引发了全球性的人口迁移、物种交换和经济重构。欧洲商人通过跨洋贸易将美洲白银输入亚洲,导致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4倍(史称‘价格革命"),传统封建领主经济加速瓦解。与此同时,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和玉米使欧洲人口在1700年前后增长40%,而非洲因奴隶贸易损失超过1200万青壮年劳动力。一位西班牙传教士在1542年的手稿中写道:‘我们带来的火枪与圣经,最终让这片土地(美洲)的黄金变成了灾难。——摘编自《全球通史》《哥伦布大交换》等(1)根据材料一,概述16一18世纪中外瓷器贸易的变化,结合所学,说明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8分)分)(3)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是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起点,也是不平等的开端”。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材料与史实说明理由。(4分)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世纪西欧社会常被称作“黑暗时代”,表现为封建割据、教会控制思想文化、经济发展缓慢。但这一时期也孕育着新文明的萌芽:11世纪后城市复兴促进市民阶层壮大,博洛尼亚大学(1088年)等学术机构建立推动知识传播,三级会议制度开启议会传统,哥特式建筑展现技术创新。这些变化为文艺复兴和近代社会转型奠定了基础。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高一历史试题第5页(共6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O
本文标签:
【在小程序中打开】
搜索一下,直达结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