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益考]2025届全国高三联合性检测(4月)地理试题

5

[天舟益考]2025届全国高三联合性检测(4月)地理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联考试卷地理
    2、2024高三五校联考地理
    3、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地理
    4、2024学年第二学期五校联考高三地理
    5、2024学年第二学期五校联考试题高三年级地理学科
    6、2024年高三全国大联考地理
    7、2023-2024学年高三第四次联考试卷地理
    8、2024高三第一学期五校联考地理
    9、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2月质量检测巩固卷地理
    10、2024学年高三第一学期五校联考试题地理
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示范卷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的考查。【解题分析】结合表中数据可知,毛乌素沙地裸露沙丘和植被覆盖沙丘移动方向的平均值在113°一150°之间,按照材料中移动方向的判断方法可知,毛乌素沙地沙丘的主要移动方向是东南方向。13.D【命题意图】本题以毛乌素沙地沙丘移动特征为命题情境,考查风成地貌形成过程和人类活动影响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对学科素养中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的考查。【解题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植被具有消减风力的作用,与裸露沙丘相比,植被覆盖沙丘移动距离近,输沙量更小;植被覆盖沙丘平均移动方向对应的数值更大,说明移动方向更偏南;植被覆盖沙丘水分条件较好,易于恢复植被,受人类活动影响更大。14.C【命题意图】本题以2000年和2020年中国、美国、法国和德国建筑运行碳排放量变化为命题情境,考查不同国家建筑领域能耗和碳排放特点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对学科素养中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的考查。排放量、单位面积碳排放量均呈下降趋势,说明这三个国家应为发达国家,在2000一2020年积极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大力发展低碳电力。甲国建筑运行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总量在三个国家中最高,表明该国人口较多,应为美国;乙国建筑碳排放总量大于丙国,德国人口数量明显多于法国,且德国能源利用结构中煤炭比例较高,因此乙为德国;法国核电在能源利用结构中的比重大,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单位面积碳排放量均最少,丙为法国;丁国在2000一间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用能大幅度增加有关,据此可判断丁国为中国。15.C【命题意图】本题以2000年和2020年中国、美国、法国和德国建筑运行碳排放量变化为命题情境,考查建筑领域碳排放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对学科素养中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的考查。【解题分析】某家庭使用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取暖,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直接产生二氧化碳,这属于直接碳排放;光伏发电是清洁能源,不产生碳排放,因此商场照明系统使用的光伏电力不属于碳排放源;家用电器所用的电力来源于燃煤,发电过程中化石燃料燃烧产生了二氧化力间接碳排放。16.A【命题意图】本题以2000年和2020年中国、美国、法国和德国建筑运行碳排放量变化为命题情境,考查降低建筑领域碳排放量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对学科素养中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的考查。【解题分析】继续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如使用节能家电、节约用水、废物分类回收等,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通过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替代化石燃料的方式,减少发电和供暖过程中的碳排放,可以降低建筑领域的人均碳排放量;配合清洁能源电力系统提高建筑电气化率,可以显著减少建筑的碳足迹,例如,使用电热泵代替燃气锅炉,或使用太阳能光伏板为建筑集中供电;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相对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降低交通领域的碳排放量,但无法降低建筑领域的人均碳排放量。O地理卷参考答案(一)第3页(共4页)【25·(新高考)ZX·MNJ·地理·JX】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