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成原创模考·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方向预判卷(一)历史试题

3

鼎成原创模考·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方向预判卷(一)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二小问影响:依据材料一“兰开夏棉纺织业原料成本降低40%”并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知识,得出推动工业革命深化;“伦敦郊区住宅区沿铁路线扩展,通勤人口从1.5万增至12万”对应加速城市化;“汽船定期航线”结合世界市场形成史实,得出促进殖民扩张与全球贸易;材料中铁路运勤便利化的民生影响。铁开通285公里网络”“芝加哥联合车站日均10万客流”体现城市立体交通发展;“联邦援助公展(莱特兄弟1903首飞),补充量产汽车与航空时代开启。22.【答案】(1)历史条件: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小农经济发展起来,自耕农兴起;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各国变法运动的推动,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列国纷争,导致宗法分封制瓦解,中央集权制的逐步确立,奴隶转变成为国家的编户自由民;百家争鸣中儒家民本、墨家兼爱等思想传播;各国成文法的颁布等。(4分)(2)示例(12分)古代变法以“安农固本”为要务赋税革新减轻农民负担。唐初,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北宋王安石变法实施“募役法”以货币代役,也使农民免于荒废农时。张居正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这在简化税制的同时削弱地方官更层层加派,农民负担得以透明化。至清代“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人头税,无地农民不再承担税赋压力,直接刺激人口增长与荒地开垦。抑制土地兼并保障耕者权益。北魏均田制试图遏制豪强吞并土地,唐代两税法按资产征税更体现“贫富差异”的公平理念。这些政策虽未根治土地兼并,但通过制度约束维护了小农经济的存续基础。古代变法虽受制于时代局限,但始终以“安农固本”为要务。从赋税调整到土地改革,其内在逻辑均指向缓和农民生存压力、激发生产活力,这正是中华文明持久延续的重要密码。【评分标准】(一)论题(2分)层次1:论题不明确或价值导向不正确层次2:论题比较明确且价值导向正确层次3:论题明确且价值导向正确(二)史料实证(7分)层次1:观点正确,但史实零散,或运用不恰当,或史论未结合。层次2:观点正确,能结合比较充分、恰当的史实进行比较深入的论证,史论结合较好。层次3:观点正确,能结合充分恰当的史实,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史论结合好。(三)历史表述(3分)层次1:思路不清,词不达意,表述不成文层次2:思路基本清晰,逻辑基本合理,语句通畅,表述成文层次3: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表述成文高三历史.答案第5页共6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