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密卷]2023-2024学年度单元过关检测(二)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英语周报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4年语文第二单元试卷答案
2、2024语文单元测试答案
3、2024年春季单元过关全测控
4、2023-2024学年度下期单元检测题
5、2024年语文单元测试卷答案
6、2023-2024二零二零年语文试卷
7、2024年单元测试卷语文人教版
8、2024年语文单元测试卷答案
9、2024单元测试语文
10、2024年单元测试卷语文人教版
03:573625GKB/803个较于上述作品,小说选文的“非典型创作”体现在何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臣闻治天下者,在知用人之先后而已。用人之法,各有所宜。军旅之士先材能,朝廷之士先名节。夫所谓名节之士者,知廉耻,修礼让,不利于苟得,不牵于苟随,而惟义之所处。白刃之威,有重庆八中月考(二)第6页,共10页所不避,折枝之易,有所不为,而惟义之所守。其立于朝廷,进退举止,皆可以为天下法也。其人至难得也,至可重也,故其一无二士。为士者常贵名节,以自重其身。而君人者亦常全名节以养成善士。伏见陛下近除前御史中丞包拯为三司,使命下之日,中外喧然,以谓朝廷贪拯之材,而不为拯惜名节。然犹冀拯能执节守义,坚让以避嫌疑,而为朝廷惜事体。数日之间,邃闻拯已受命,是可惜也,亦可嗟也。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紫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至如逐其人而待其位虽初无是心然见得不能思义此皆不足怪。若乃嫌疑之迹,常人皆知可避,而拯岂独不思哉?昨闻拯在台日,常自至中书,诺责宰相,指陈前三司使张方过失,怒宰相不早罢之。既而台中僚属相继论列方,由此罢去,而以宋祁代之。又闻拯亦曾弹奏宋祁过失,自其命出,台中僚属又交章力言,而祁亦因此而罢,而拯遂代其任。此所谓蹊田夺牛,岂得无过?而整冠纳履,当避可疑者也。如拯材能资望,虽别加进用,人岂为嫌?其不可为者,惟三司使尔。非为自涉嫌疑,其于朝廷所损不细。臣请原其本末而言之。国家自数十年来,士君子务以恭谨静慎为贤。及其弊也,循默苟且,颓情宽弛,成风俗,不以为非。至于百职不修,纪纲废坏。时方无事,固未觉其害也。一旦點虏犯边,兵出无功,而财用空虚,公私困弊,盗贼并起,天下骚然。陛下奋然感悟,思革其弊,进用三数大臣,锐意于更张矣。于此之时,始增置谏官之员,以宠用言事之臣,俾之举职,由是修纪纲而绳废坏,遂欲分别贤不肖,进退材不材。而久弊之俗,骤见而骇,因共指言事者而非之,或以谓好计阴私,或以为公相倾陷,或谓沽微名誉,或谓自图进取。群言百端,几惑上听。上赖陛下至圣至明,察见诸臣本以忘身殉国,非为已利,谗间不入,遂荷保全。而中外之人,久而亦渐为信。自是以来,二十年间,台谏之选,屡得说育之士。中间斥去奸邪,屏绝权幸,拾遗救失,不可胜数。是则纳谏之善,从古所难。—欧阳修《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节选)【注】①蹊田夺牛:指因牛踩了田地,而把人家的牛夺走了。②说育之士:品德高尚、言行正直,并且致力于教育、培养和引导他人的贤德之人。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至如逐其人A而待其位B虽初无C是心D然见得E不能F思义G此H皆不足怪。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以…为先,与《赤壁赋》中“侣鱼虾而友麋鹿”的“侣”字用法相同。B.让,拒绝、推辞,与《苏武传》中“如惠语以让单于”的“让”字意思相同。C.原,推究,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字意思相同。D.非,非议、责难,与《归去来兮辞》中“觉今是而昨非”的“非”字意思不同。重庆八中月考(二)第7页,共10页存网盘页面管理转Word笔记标注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