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升初语文词语专项复习:“坚苦”和“艰苦”

    精益求精。先生作为曲坛大家,为校庆活动仍然坚持排练,并琢磨了新动作与学生一起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10.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求铨削选格”中,“选格”是“铨削”的宾语,“铨削”中间不断开,排除A、B两项。“省门”是“击”的宾语,不是“上下”的定语,“省门”应断在前一句,排除C项。选D。11.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A项,“再宿而死”中“再”是“第二天”的意思;“凡再变矣”中“再”是“两次”的意思,两者含义不相同。B项,“收掩凶强者八人”中“收”是“逮捕,拘禁”的意恩;“收天下之兵”中“收”是“收拢”的意思,两者含义不同。C项,“以乡塾贡士”中“贡”是“推荐,选举”的意思;“给贡职如郡县”中“贡”是“赋税”的意思,两者含义不同。D项,两句话中的“报”都是“回复”的意思。12.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崔亮认为他们没看到古今不同,时机合适时便应当加以变革”错误,文中只是对刘景安的看法。13.【答案】(1)舅舅您恰逢担当主管铨选官员之事,应改变制度,为什么反而以停年格来作为任用的标准,这样,天下的士人谁还会再砥砺自己的名声与品行呢!(“属”“当”“修厉”各1分,大意2分。大意从宽,关键词从严。关键词中出现错别字,该关键词不得分)(2)皇帝下诏群臣商议,建议还是被搁置。后来,甄琛等人接替崔亮做了吏部尚书,认为(论资排辈)这种办法对自己有好处,就沿袭继续奉行。(“寝”“利”“踵”各1分,大意2分。大意从宽,关键词从严。关键词中出现错别字,该关键词不得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属:恰逢;当:担当,承担;修厉:砥砺,磨砺。(2)寝:息,止;利:好处;踵:继承,沿袭。【参考译文】梁武帝天监十八年,春季,正月,北魏国主颁布诏令,宣布“太后临朝执政已经将近六年,应当用‘诏书’的名义来向全国发令”。北魏征西将军张彝的儿子张仲瑪秘密上奏,请奏修订选官的规定,以限制武将,不让他们在朝中列入清贵的宫夹二月庚年,羽林军将近二千人一同来到尚书省叫骂用瓦片石块恋尚书省的大门。尚书省的官吏们都很害怕,没有人敢去阻档他们。于是这些武士们一直攻入张家住宅,尽情地捶打污辱,烧毁了住房。张仲瑀重伤逃脱了,张彝被打得只剩一丝游气,过了一天就死掉了。胡太后抓了八个首恶分子,杀掉了他们,其余的就不再追究了。乙亥,又颁布了大赦令来安抚他们,于是命令武官可以按资格入选。有识之士都感到北魏将要发生动乱了。当时官员名额已经很少,应选的人都很多,吏部尚书李韶停止选择录用工作,遭到很多埋怨;于是朝廷便另外任命殿中尚书崔亮为吏部尚书。崔亮奏请制定了新的录用标准。规定不管应选者是贤是愚,只以其待选的时间为依据,时间长者优选录用,因此那些长时间待选的人都称赞他有才能。崔亮的外甥司空谘议刘景安给崔亮写信说:“商、周时期由乡间学校选拔官员,两汉时期由州郡推荐人才,虽然没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但是所选的人才每十人中也有六七人是应当入选的。舅舅您恰逢担当主管铨选官员之事,应改变制度,为什么反而以停年格来作为任用的标准,这样,天下的士人谁还会再砥砺自已的名声与品行呢!”崔亮回信说:“你所说的的确有深刻的道理,但是我前不久采取的那种办法,也有它的道理,古今不同,时机合适时便应当加以变革。从前子产铸造青铜刑书来挽救时弊,但是叔向以不合先王之法来讥刺他,这和你用古代礼法来责难随时变化有什么不同!”洛阳令代京人薛琡上书说:“百姓的性命,掌握在官吏的手上,如果选拔官吏只按他们的年资,而不问他们的能力大小,怎能叫作铨选人才呢!”薛琡的上书交上之后,设有得到答复。后来薛椒又因此而请求拜见皇上,再次上奏。皇帝下诏群臣商议,建议还是被搁置。后来,甄琛等人接替崔亮做了吏部尚书,认为(论资排辈)这种办法对自已有好处,就沿袭继续奉行。北魏因为感到选拔官员过滥而不精,就大加淘汰,只有朱元旭、辛雄、羊深、源子恭以及范阳人祖莹等八人因为有才能而留用,其他人都被罢职遣送回去。四年冬季,十月庚午,北魏恩文宣公崔光病重,孝明帝亲自去看望他,因为他生病而取消音乐,停止游玩。崔光去世,孝明帝临丧,悲痛地哭悼他,并且为此而减少自己正常的饮食。崔光将要去世时,推荐都官尚书贾思伯为侍讲。孝明帝跟从贾思伯学《春秋》。贾思伯虽然地位尊贵,但常礼贤下士。有人问贾思伯说:“您为什么能不骄傲呢?”贾思伯说: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

  •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

    17.,(5分)如图所示,有四块相同的矩形金属薄板M,N,P,Q,其中M,N(正中间均开有小孔)竖直行放置,P,Q水行放置,金属板M接电源正极、N接电源负极,电源电压可调。金属板P带正电、Q带等量负电,电荷量保持不变,其右下方有一水放置、半径为R的圆形检测板,检测板圆心到金属板P,Q中心的水距离为b。比荷为号的带正电粒子从小孔飘人(初速度近似为零)金属板M、N,当金属板M、N所接电源的电压为U时,粒子经加速、偏转后恰好能打到检测板的圆心处。不计粒子受到的重力,忽略极板的边缘效应。(1)求粒子进入偏转电场时的速度大小;(2)要使带电粒子能够打在检测板上,求M、N两板所接电源电压的取值范围。P药性篇烟,鸿心行馆对。京位【,),,人图,-塔習大柳修怒”明樱准业学门',督袋铜音,轻善:小得爽有海地情的大管猴躺碱,酷净器,寸,为张德泽洛路A山,测大器¥以,」心冷身为原1新好小拿1中豫容家,情所》)世、【高三物理第6页(共6页)】904C·SHX·

  • 2022-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

    不⊙◆①

  • 2022-2023学年甘肃省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2022年秋季期高中一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前三单元。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圜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经过几代学者的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项目的研究成果,已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知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据此可知A.黄河流域文明起源较早敏B.中华文明源远流长C.中华文明的多元化特点长D.中国文化博大精深2.右边两幅图片☒A.说明西周礼乐文化更为兴盛B.体现了王权与神权逐渐分离舒C.可探究汉字的发展演变历程商朝甲骨文西周青铜祭祀铭文D.表明商周贵族社会俗相似麻3.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我国中原地区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土地使用私有化的发展进程加快,小农经济迅速生成。这一变化的根源在于靼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诸侯争霸战争更加激烈C.铁犁牛耕的使用与推广D.各诸侯国兴起变法运动4.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军队编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总体上由“国人”(周王或各诸侯国君宗族成员)从军制逐渐向着政府征兵制演变,民阶层成为兵役的主要承担者。这反出当时A.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B.分封制彻底瓦解C,君主专制政体的确立D.郡县制普遍建立5.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频繁出巡。从公元前220年至公元前218年的三年时间内,秦始皇在|六国的领地上巡游了一遍,并在多地刻石颂功,涉及范围甚广。秦始皇巡游A.使秦朝确立起皇帝制度B.意在宣德扬威和安抚天下C.是秦朝实施仁政的表现D.表明秦朝治理基层能力强【高一历史第1页(共6页)】·23-101A

  • 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2022-2023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考试试卷

    26.(10分)(1)特权:片面最惠国待遇。(1分)危害:便利西方列强对华倾销商品;不利于保护中国的民族经济;影响国家财政收入。(3分,其余表述言之有理即可)(2)活动:宣告关税自主,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发表“改订新约”对外宣言,关税自主为主要内容:与美国签订《中美关税条约》;与意大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缔结“友好通商条约”或新的关税条约:与日本签订《中日关税协定》(任答三点得3分)。局限性:仍不能完全自主征收国境关税和制定税率。(1分)外交方针:“打扫千净屋子再请客”;(1分)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1分)【解析】(1)第一小问,由材料一“如另有利益及于各国,合众国民人应一体均沾”可知帝国主义在华强化关税协定的重要特权为片面最惠国待遇。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洋布盛行,价当梭布,而宽则三倍。是以布市削减,而皆不偿本。商贾不行,生计路绌。”从材料可知,关税自主权丧失便利了列强在华倾销商品并冲击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长期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保护中国的民族经济,结合所学,中国关税税率的降低影响国家财政收入。(2)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一系列以收回关税主权为中心的改订新约、整顿海关行政的对外活动并结合所学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在1927年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发表“改订新约”对外宣言,关税自主为主要内容;与美国签订《中美关税条约》;与意大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缔结“友好通商条约”或新的关税条约;与日本签订《中日关税协定》,但由于近代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影响,仍不能完全自主征收国境关税和制定税率。第二小问,新中国成立初期,按照毛泽东三大外交方针中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以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以统一全国关税制度。

  • 2022-2023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试卷

    金华十校2022年11月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温馨提示1.全卷共2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本次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2.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试题卷共6页,答题卷共4页。试题卷分试卷!(选择题)和试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I和试卷Ⅱ的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3请用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将学校、姓名、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试卷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某文化遗存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被誉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该文化遗存位于右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2.魏国在魏文侯执政时期,尊贤纳士,以法家李悝为相国,同时尊子夏为师,“受子夏经艺”,并敬重儒家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下列项中,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战国时期礼法走向融合B.德治和法治各有其积极意义C.各国普遍采取儒法并用D.体现出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3.有学者评论某制度说:“这一制度沿用约达800年,并从结构上影响三省六部制,并左右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约达700年。它上承夏商周,下接隋唐宋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结合所学判断,该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度B.郡县制C.九品中正制D.内阁制度4.下图是汉初与汉武帝时期的行政体系示意图。据此可知,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国家采取的措施有汉初汉武帝时期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不直接统辖)王国州郡王国(监察)县县县①设立中朝②颁布“推恩令”③创立刺史制④实行察举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5.北宋《神童诗》里有言:“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据此判断,

  •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高一下学期6月第三次段考历史试题(含解析)考试试卷

    12.有学者提出,拿破仑最终成为其本人宣传力量的牺性品。他快速地颠覆一个个封建政府,认为他的外国臣民永远也不会起来反抗他;他创立了新的帝国,但无法保证长治久安。在他试国家/地区份额比重投票权国家/地区份额比童投票权图征服整个欧洲的过程中,其他民族的人们集结起来,推翻了他和他的帝国。该学者的主要美国17.0916.74加拿大2.932.88依据应是,拿破仑的“征服”日本6.216.01俄罗斯2.732.69A传播了大革命的理想信念德国5.985.87荷兰2.372.34B.扫荡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C开了近代外交关系的先河法国4.944,85比利时2.122.08D.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13.下表所示为两位外国学者关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研究成果。这可用于说明英国4.944.85印度1.911.88中国3.723.65瑞士1.591.57学者结论意大利3.243.19西班牙1.401.38俄罗斯东方学家雅西意自治区自成立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前较为落后的地区得到了快沙特3.213.16巴西1.401.38科夫列夫速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人口数量和人均寿命均大幅提升A严格按照民主原则进行决策B.能够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肯尼亚内罗毕大学C.仍受到美国单边利益的牵制D.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便利国际经济问题专家中国政府为西藏引入了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基础设施发展模式,使西藏成为一个17.唐朝时,被用于“均田”的士地主要是国有的无主荒地,并不触动所有权明确的地主土地所有享有自治权的地区,几十年来当地发生了巨变善里雄·伊基亚拉制。唐朝中期,土地迅速向各类地主手中集聚,国家控制的土地越来越少,农民授田不足的情况进一步发展。这可用于说明A西意社会变迁完全依靠国家支持B.新中国在西藏最先建立民族自治区A.调整赋税制度的必要性B.消解阶级矛盾的可能性C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D,民族等成为民族自治的核心内容C,限制社会流动的风险性D.重建中央集权的迫切性14.下图所示为1961~1971年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投票变化(单18.下表所示是清代中期人均耕地面积变化情况。表中数据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位:票)。这一变化趋势表明人均耕地(亩)时间(年)资料出处票数7.16172280《清世宗实录》07.501734《清世宗实录》支持3.691753乾隆《大清会典)50反对2.451784乾隆(大清一统志》402.181812嘉庆《大清会典》196119641965196819701971年份1.871822《户部则例》A美国改变了对新中国敌视的立场B.新中国逐渐被国际社会认同和需要A户籍人口大量增加B.土地抛荒现象严重C.第三世界国家主导了国际政治D.经济危机导致西方国家影响力下降C.赋税标准发生变化D.高产作物迅速推广15.下表是明代前中期藏州地区的契约货币使用情况统计表。这反映出明代19.元代理学家郑玉曾在徽州的《方氏族谱序》中阐述宗族兴盛的三个条件:“非有达官大人之年代哭约数通行的货币年代契约数通行的货币势,豪家巨室之资,世以力田相遗而能保守不坏。”据此可知,当地宗族的兴盛洪武朝48钞37、银6、谷5正统朝54钞35、银7、绢12A.强化了政府对基层教化的控制B.得益于科举制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建文朝名吗C.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基层的干预D.深刻影响着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钞7、银11、谷4景泰朝钞27、银1、绢220.下表所示为1976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福利支出占比状况。据表可知,当时永乐朝103钞85、银1、谷14、绢3天顺朝33钞31、谷2国家或地区韩国新加坡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洪熙朝6钞4、谷1,银1成化朝90银90福利支出在政府费用中的比重()461.536.122.749.4宣德朝钞9、银1,谷9、绢21A.“福利主义”缓和了社会矛盾B,西方普遍奉行福利主义政策A白银的货币化趋势B商业规模日益扩大C,社会保障制度受具体国情影响D,亚洲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较慢C.商业发展受到阻碍D.货币结构趋于单21,东亚地区的中国先民最早学会种植水稻和粟;南亚地区的居民则最早驯化了芋头,中南美洲16.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之初的协定,重大决议的通过需获得85%以上的多数同意。下的居民发现并种植了玉米等,他们都还驯养了猪、牛,羊等家畜。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所示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部分国家份额与投票权比重(截至2010年10月1日)(单位:A根源于国家的形成B以私有制产生为前提%)。据此可知,当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是城市兴起的基础D,发生于原始社会早期【高二历史第3页(共6页川·23-155B【高二历史第4页(共6页)】·23-155B

  • 浙江省台州市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含解析)考试试卷

    9.20世纪初,清政府颁行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法定学制,建立了统一的教育行政体系,正式设立了崭新的官员选拔制度。这一举措A.确立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B.为结束科举制度创造了条件C.是清末戊戌变法的重要内容D.奠定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础10.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展开了抵抗日军进攻的持久作战,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誓死不屈、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下表所列历史解释错误的是中国正面战场抗击日寇部分会战一览表会战意义①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完伤日军4万余人,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②忻口会战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⑤武汉会战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共毙伤日军近4万人④第三次抗战防御阶段中国军队拼死抵抗,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长沙会战A.①B.②C.③D.④11.中共某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指出:“我们主张在彻底地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对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我们把这样的国家制度称之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这份政治报告是A.《论联合政府》B.《论持久战》C.《论十大关系》D.《论人民民主专政》12.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下列项中不符合此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是A.提倡“五讲四美三热爱”B.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D.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基础工程13.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写道:“人类已经经历两次巨大变革的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历时数千年的农业革命,第二次浪潮是工业文明的兴起…现在人类正面临第三次浪潮的冲击…将使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类生活方式等发生巨大变化。”下列项中属于“第三次浪潮”带来的变化有①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②电子商务、全媒体汇集渠道信息③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被打破④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在哲学、文学、史学、雕塑建筑等方面更是西方文化的源头。下列项中能得出这一结论的是A.《荷马史诗》里的英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B.苏格拉底致力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递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日:老菜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大史修见秦状公日:始泰与月合合五百岁而高高七十岁而霸三者出焉或日维即老子成日非也世装知悠香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世之学老子者则站儒学,儒学亦触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选自《史记·老子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始素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日修即老子/或日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B.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日偷即老子/或日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C.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日儋即老子/或日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D,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日儋即老子/或日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人一般刚出生不久取名,长大以后取字,两者意义相关,但性质和用途不同B.“孔子适周”与“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居(其一)》)两句中的“适”字含义相同。C.老莱子,春秋晚期的思想家,道家人物,楚国隐士,与老子孔子一个时期。D.“以其修道而养寿也”与“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老吟留别》)两句中的以”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是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老子大概活了一百六十多岁,有人说他活了二百多岁。B.孔子曾向老子问礼。老子告诉他,要去掉骄气和过多的欲望,要去掉高费的情态和过高的志向,这些对他没有什么好处。C.老子研究道德的学向,他的学说以隐秘而不求名声为主旨,他看到周朝衰落,就婴离开。到了关口,关令尹喜请求他写书。D.因为学老子学说的人排斥儒家学说,所以学儒家学说的人也排斥老子学说。老子认为清静无为,百姓就能自己变得正直守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4分)(2)“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4分)14,关令尹喜为什么请求老子为他写一本书?老子是如何回应关令尹喜的请求的?请筒要说等,明、(3分)【高一语文第6页(共8页)】·23=139入·

  •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重点中学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育光大

  • ‹‹ 11260 ››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