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μmg =ma对导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μmg-IIB=ma(2分)BlvI=(2分)RumgR解得(1分)V=B²12(3)导体棒的位移(1分)x'p对导轨,根据动量定理,有Ft-μmgt-IB△t =mv(1分)B²1²x2Ft-μmgt=mv(1分)R2mR已知B=V 3tl2可解得x2=ugt4因摩擦产生的内能△U =μmg(x-x)(1分)解得△U(1分)15.(17分)(1)由(1分)2d可得:(1分)Vot根据动能定理:-μAmgd =0-(2分)22d可得:MA(1分)(2)设物块A 滑到0.5d 处的速度为 v1,根据动能定理:三mv(1分)-μAmg0.5d :ml2
教学札记高三第一轮复周测卷·物理周测卷一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费(40分钟100分),考情分析·.高考对接点位移、速度、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学疑难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典型情境题1、4、5、7、9、11题序123456758答案DACBBACTADAB、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同学从南昌西站前往滕王阁游玩,他通过手机导航选择乘坐地铁前往,他于11:24从南昌西站出3发,乘坐地铁到达万寿宫站(不计换乘时间),全程共14km,共用时35分钟,他从万寿宫站出站后骑目共享单车前往滕王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共,小委,小&共本:尊,二A.“11:24”指的是时间间隔0的,全不,8的全要45B“35分钟指的是时刻美直单的出变澳内曾##上史讯(50C.研究该同学从南昌西站到滕王阁所需的时间时不可以将他看成质点(“动美直变类民(55D.该同学乘坐地铁的均速率约为6.7m/s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中【解析】本题考查质点、时刻、均速率等基本概念。“11:24”指的是时刻,“35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故A、B项错(62误;研究该同学从南昌西站到滕王阁所需的时间时可以将他看成质点,故C项错误;该同学乘坐地铁的均速率=(66S=14000次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m/s~6. 7 m/s,故 D项正确。35X60t大变圆:变不#且0
教学札记高三第一轮复周测卷·物理周测卷一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费(40分钟100分),考情分析·.高考对接点位移、速度、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学疑难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典型情境题1、4、5、7、9、11题序123456758答案DACBBACTADAB、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同学从南昌西站前往滕王阁游玩,他通过手机导航选择乘坐地铁前往,他于11:24从南昌西站出3发,乘坐地铁到达万寿宫站(不计换乘时间),全程共14km,共用时35分钟,他从万寿宫站出站后骑目共享单车前往滕王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共,小委,小&共本:尊,二A.“11:24”指的是时间间隔0的,全不,8的全要45B“35分钟指的是时刻美直单的出变澳内曾##上史讯(50C.研究该同学从南昌西站到滕王阁所需的时间时不可以将他看成质点(“动美直变类民(55D.该同学乘坐地铁的均速率约为6.7m/s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中【解析】本题考查质点、时刻、均速率等基本概念。“11:24”指的是时刻,“35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故A、B项错(62误;研究该同学从南昌西站到滕王阁所需的时间时可以将他看成质点,故C项错误;该同学乘坐地铁的均速率=(66S=14000次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m/s~6. 7 m/s,故 D项正确。35X60t大变圆:变不#且0
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4个小题)1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小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面时的_相同,实验时应让毛巾相同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移布(2)比较三次实验,得出结论: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选填“远”或“近”),速度减小得越两▲(选填“快”或“慢”)。(3)推理:如果水面绝对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小车将做说明物体的运动力来维持(选填“需要”或“不需要”)。12.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时,小晋同学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铁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2)由__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甲(3)对比乙、丙两图可以得出:一13.在探究“二力衡的条件”的实验中,FiF小晋同学设计了两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通过实验探究将下列问题填补甲Z完整:(1)你认为装置_(选填“甲”或“乙”)更科学。(2)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扭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又恢复原状。这说明相互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_一上。木板(3)同组的小杨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在一块木板上固定两个绳套,用力传感器分别竖直向上、向下拉木板上的绳套,使其静止,读出此时力传感器上的示数,F1=15.6N,F2=14N,从而得出相互衡的两个力大小可以不相等,他的方案是否合理(选填“是”或“否”),理由是14.小晋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器材如下:长木板(上下表面粗糙程度不同)、长方体木块(每个面粗糙程度都相同,长宽高不等)、弹簧测力计。(1)实验过程中,将木块放在水木板上,用弹赞测力计沿水方向拉动木块做,此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2N小为N。第3页共6页
16:36 !!!! 5G 89“P2”或“P和P2”)的像。(2)如图乙所示,在确定人射角和折射角并完成了光路图以后,由于没有量角器,同学们以O点为圆心、适当半径作圆,圆与人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别交于A、B点,过A点和B点作垂直法线的直线,与法线的交点分别为C点和D点,测得AC=6.75cm,BD=5.00cm,则该玻璃的折射率n=。(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该实验小组的同学想用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棱镜ABC来做实验,如图丙所示,两块棱镜放在空气中,两者的AC面是行放置的,大头针P、P2的连线垂直于AB面,若操作无误,则在右边的大头针应该是(填选项代号)。A.P3P6B.P3、P8C.P、P8D.Ps、P612.(8分)邓同学在实验室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电电3cm01020甲(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摆球的直径d=cm.(2)将摆球从衡位置拉开一个合适的角度,由静止释放摆球,摆球在竖直面内稳定摆动后,当摆球通过衡位置时从1开始计数,并同时开始计时,当摆球第n次通过衡位置时停止计时,记录的时间为t,该单摆的振动周期T=(用t、n表示)。(3)该同学多次改变摆线长度L并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T一L力加速度大小g=(用k和π表示)。(4)若该同学利用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发现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A.开始计时时,秒表提前按下了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把n当作单摆全振动的次数13.(8分)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O点为衡位置,在光滑水地面上的B、C点间做简谐运动,振子的质量m=1kg,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振子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求:(1)0~2π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s;(2)t。时刻振子的加速度大小a。
绝密★启用前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卷(六)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的得0分。为5730年,则A.该衰变需要吸收能量B.升高温度能减小C的半衰期C.该衰变发生后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减少D.20个4C经过11460年后剩下5个紫外线A.电流方向为a→R→bB.电流方向为b→R→aC.光照时间越长,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D.入射光光强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如图甲,投石机是运用杠杆原理设计和制造的一种古代用于军事攻城的大型器械。图乙为投石机的简化示意长臂的长度为L=10m,短臂的长度为=2m,质量为m=7kg的石块装在长臂末端的弹袋中,质量为M=50k物理试题(六)第1页(共6页)
#民#视械是中国方代制国的主婴工具、如图所示,轮轴可绕共网线0自由转动、其抢半径R=20cm,轴半径r=10cm,答题栏用经质视前盛在舱和触上,分划在银的下端吊起质量为2kg、答题栏题号答案1的物块P和Q.将两物块由静止释放,释放后两物块均题号答案7做汉速度为0的加速直线运动,不计轮轴的质量及轴线0处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810抢分笔记10ms.在P从静止下降1.2m的过程中,下抢分笔记别议决正确的是n.r=hAP、Q速度大小始终相等BQ上升的距商为0.8m上二四口T2CP下降1.2m时Q的速度大小为23m/s2#2DP下降1.2m时的速度大小为4m/s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某时刻甲车在乙车DS前方30m处,若以该时刻为计时起点,甲、乙两车一图像(为车运动的位移,为车行驶的时间)如图所示,则下列说/(ms)b+al=V+at#2V6=12列说法正确的是y=上+1#M1P(V3a,30)y=-2x+12ly=3xQ二A.sA甲车在1=6s时停止运动8甲车在0~16m内的均速度为6m/sX二A.粒子运动速率3to16==24s时,甲、两车相遇#4πmB.磁感应强度B=3qto4s时,甲、乙两车相遇2tC.粒子打到右边界MN的坐标范围是-a≤≤√13aD.最快通过磁场的粒子,人射速度方向与轴正方向夹角4211424-244124
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示范卷2025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等级考试物理模拟试题(四)参考答案1.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光子的能量。2.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向心加速度。3.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想变压器。【解题分析】交流电源的电压有效值U。=220V。设原线圈中的电流为1,则副线圈中的电流为4I,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4IR2,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4U2,对原线圈回路,有IR+U1=U。,联立解得I=5A,D项正确。4.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解题分析】根据等势面的电势分布可知,带电体带正电荷,再由粒子的运动轨迹可知,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带电体的排厅,判断该粒子带正电荷,A项错误;等差等势面越密集,电场强度越故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比在N点的电势能大,C项错误;由于带电粒子仅在电场作用下运动,电势能与动能总和不变,可知当粒子的电势能增大时动能减小,故粒子到达P点时电势能最大,动能最小,D项正确。5.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解题分析】光线在OA上人射,经折射后进人玻璃砖,设光线ED在弧AB上恰好发生全反射,则OE长度即为所求宽度。光路如图所示。由题意知,人射光线在OA上的入射角i=45°;设折射角为r,则由折射定律得sin i,在sinrOD√6R,D项正确。36.B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简谐运动及波的图像。S=@5π0.4s,t=0.2s时刻,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再结合波的图像可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A项错误、B项正确;图示时刻x=4m处的质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再经过0.3s,该质点处于波谷位置,偏离衡位置的位移为一10cm,C项错误、D项正确。7.A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解题分析】气泡上升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则内能不变,即△U=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U=Q十(一W),故Q=W,即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为W,A项正确、B项错误;设气泡在湖底物理卷参考答案(四)第1页(共6页)【25·(新高考)ZX·MNJ·物理·TJ】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1)在AO上PP位置竖直插两个大头针,眼晴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看两个大头针,使P2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挡住P,插上大头针P,让P挡住(选填“P"“P”或“P、P”)的像,然后8.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真空光滑玻璃管内有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球,两个小球带等量的同再插上大头针P挡住P和P、P的像。种电荷,小球的直径略小于玻璃管的直径且小球1在上。玻璃管放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2)连接PP并延长与MM'交于0'点,连接00。为了便于计算折射率,以0为圆心适中,当两个小球之间的距离为d时,两个小球刚好悬停在玻璃管中间某位置,当的半径画圆,与AO交于B点,与00'交于C点,过B、C两点分别向法线作垂线B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和CC',并用刻度尺测出BB'和CC'的长度分别为d和d,折射率n=(用A.两个小球一定带负电d、d表示)。B.两个小球一定带正电(3)在确定玻璃砖边界线时,下列哪种错误会导致折射率的测量值偏大C.小球1的质量一定大于小球2的质量D.小球1的质量一定小于小球2的质量9.如图所示,OBCD是半圆柱玻璃体的横截面,OD为直径。一束光沿A0方向从真空射人玻璃后分成两束光分别射到玻璃砖的B、C两点,射到B点的为b光,射到C点的为c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A.b光的频率大于c光真空P:P玻璃ABCB.在真空中b光的传播速率小于c光C.b光从O到B的时间小于c光从O到C的时间12.(10分)现在的一些智能手机中配有气压传感器,传感器的电阻会随所处环境气压变化而D.b光从0到B的时间等于c光从O到C的时间变化。某实验小组在室温下用以下可供选择的器材探究气压传感器的电阻值R随气压变10.某简谐横波在t=1s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衡位置在x=1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化规律。如图2所示,其余数据图中已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阻值随气压变化的气压传感器一个(阻值变化范围从几十欧到几百欧);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y/emB.直流电源,电动势6V,内阻不计;B.该波的波速是1.2m/sC.电压表V,量程为0~3V,内阻为3kQ;s时刻x=0处质点位于衡位置D.电压表V,量程为0~15V,内阻为15kΩ;C.E.电流表A,量程为0~60mA,内阻为10Ω;D.衡位置在x=1m的质点从0时刻开始图2F.定值电阻R=3kQ;经过s走过的路程是27cmG.定值电阻R=12kQ;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H.滑动变阻器R,最大电阻值约50Q;11.(6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先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PP',画1.开关与导线若干。出一直线AO代表人射光线,让玻璃砖的一个面与直线PP'重合,再画出玻璃砖另一个面(1)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下面四个实验原理电路图,图中已标出所选的器材,你认为最合理所在的直线MM',然后画出过0点的法线。是R,R(A.CD物理试题第3页(共6页)物理试题第4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