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2025年全国高考冲刺信息卷(一)1化学G3试题

    绝密★启用前4.V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W是有色气体,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略去部分生成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高三化学考试HCI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A.气体W可通过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注意事项:B.可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X溶液中是否含有Y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C.上述转化关系可说明V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号D.将X的饱和溶液滴人热的 NaOH 溶液中可制备胶体考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5.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为A1++3HCO==A1(OH);√+3CO2←,设NA为阿伏加德罗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A.44 gCO2中含α键的数目为 NA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题B.1 mol NaHCO: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 2NA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1C12N14O16S32CI35.5Ni 59 Cu 64 Zn 65C.1 mol·L-1Al(SO4):溶液中A1+的数目小于 2NA答D.1molCO2与 Na2O2充分反应生成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2NA、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6.已知,氨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的产物中含有氮气和金属铜,实验装置如图(加热装置及夹持装要合题目要求的。名置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姓1.文物见证历史,化学创造文明。下列文物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硅酸盐的是NHCI和Ca(OH)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加热内线A.东晋初青瓷四系罐B.清竹雕竹林七贤图笔筒C.黑陶双耳杯D.商代玉凤A.仪器a用于制备氨气封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结构的解释错误的是B.仪器 b 中固体的作用是作干燥剂级A.氨气极易溶于水,因为氨分子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且均为极性分子C.若仪器c中生成的 N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24 mL,则c 中固体质量减少 0.48 g班弥B.甲醛为面结构,因为分子中C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为 sp²C.三氟乙酸的酸性强于乙酸,因为氟的电负性大于氢7.将一定量的丙烯(CH,g)、NH(g)、O2(g)投人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在不同的温度和催化D.球形容器中结出的冰是球形的,因为晶体具有自范性剂下进行反应 CgH(g)+NH(g)-CsH;N(g)+3H2O(g)△HT2光洁的铁丝>T)。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冷水BaCle溶液电石与水混有NHCI↑CH转化率反应后的气体的SiO2酸性高锰催化剂名酸钾溶液待测液催化剂2安学B.验证纯碱中是否C.验证 Na2SO;溶液D.验证电石与水反应产A.除去 SiO2中的 NH,CI温度/℃含K2CO是否部分变质生了乙炔A.T,℃下,催化剂活性:催化剂1

  • 高三2025年全国高考冲刺信息卷(一)1化学G3答案

    10.日光灯中用到的某种荧光粉的主要成分为3W(ZX)2·WY2。已知:X、Y、Z和W为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序数依次增大的前 20 号元素,W 为金属元素。基态X原子 s轨道上的电子数和 p 轨道上的72.5电子数相等,基态X、Y、Z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2:1:3。B.图1中〇原子的配位数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图 2 表示的化学式为 LiMg2OCl,Br1-rA.电负性:X>Y>Z>WD.Mg²+取代产生的空位有利于 Li传导B.原子半径:X

  • 高三2025年全国高考冲刺信息卷(一)1化学(江西)试题

    S0(aq)+31(aq)2sO²(aq)+1(aq)。回答下列问题:0(1)过二硫酸(HSO)H,SO的结构式分别为H0(填字母)。根据上述反应判断,过二硫酸铵中键能最小的共价键是0-00D.S-OB.S=0A.HI-N(2)上述反应速率很小,根据碰撞理论解释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催化利有关;a、β为反应级数)。常温下,测得浓度与速率关系如下表所示。v/mol·L)/mol·L-c(I)/mol·L-1实验1.4×10-s0.0380.0602.8x10-50.0760.0601.4×10-s0.0760.03(保留购位有效数字)。根据实验数据可知,k=(4)现在公认的反应机理是由3个基元反应分发完成总反应:S0²-(aq)+31(aq)2s0²-(ag+(aq)DSO²(aq)+I(aq)SOq)△HV()+()()+()③l(aq)+I(aq)I△H+已知活化能:①>②,①>③。(用含△HKH△H的代数式表示)。速控反应版(填序号);△H=E(R为常数)。实验测得(5)已知:速率常数与活化能、温度的阿伦尼乌斯表达式为R1000不同催化剂Cat1、Ca6作用下,Rln与关系如图所示(假设活化能不随温度变化)。-0.2Catlb(3.53,-0.188)-0.3a(3.30,-0.175)Rlnk/kJ-mol-.K-0.40.5-0.6-0.7Cat20.81000/K-

  • 高三2025年全国高考冲刺信息卷(一)1化学(江西)答案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5.从共性和差异性认识一类物质的性质,建构物质组成、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是学化学的重要方式。I、共性【提出问题】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溶液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钙与CO反应。氢氧化钠能与CO:反应吗?【形成假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均属于(填物质类别),推测氢氧化钠能与CO:反应。【实验验证】设计对比实验如图1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石蜡PH物质溶解性(室温)物质12.3氢氧化钠易溶反应前:氢氧化纳陪液化反应后:左侧U形管内熔8.1氢氧化钙微溶图1表1表2(1)左侧U型管内液面上升高于右侧,证明二者能反应。方框内应填人的物质是(2)用pH计测得反应前后溶液的pH如表1,结合表中数据,也可证明二者能反应,其依据是【分析解释】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均含相同的。(填粒子符号)【建构模型】实验中可通过定性(实验现象)和定量(pH变化)角度验证反应发生。:Ⅱ.差异性【提出问题】检验CO,用澄清石灰水,为什么吸收CO用氢氧化钠溶液?【实验验证】将图1方框内物质换为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能够证明吸收CO用氢氧化钠溶液面不用澄清石灰水的实验现象是【分析解释】二者阳离子不同,致使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溶解性不同。【反恩拓展】结合表2,依据上述实验,吸收CO:时选用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是Ⅲ.应用某工厂用8%的NaOH溶液“碳捕集”废气。若每小时排放·44kgCO,理论上需消耗该NaOH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化学试题卷第6页(共6页)

  • 高三2025年全国高考冲刺信息卷(一)1化学(江西)答案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5.从共性和差异性认识一类物质的性质,建构物质组成、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是学化学的重要方式。I、共性【提出问题】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溶液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钙与CO反应。氢氧化钠能与CO:反应吗?【形成假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均属于(填物质类别),推测氢氧化钠能与CO:反应。【实验验证】设计对比实验如图1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石蜡PH物质溶解性(室温)物质12.3氢氧化钠易溶反应前:氢氧化纳陪液化反应后:左侧U形管内熔8.1氢氧化钙微溶图1表1表2(1)左侧U型管内液面上升高于右侧,证明二者能反应。方框内应填人的物质是(2)用pH计测得反应前后溶液的pH如表1,结合表中数据,也可证明二者能反应,其依据是【分析解释】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均含相同的。(填粒子符号)【建构模型】实验中可通过定性(实验现象)和定量(pH变化)角度验证反应发生。:Ⅱ.差异性【提出问题】检验CO,用澄清石灰水,为什么吸收CO用氢氧化钠溶液?【实验验证】将图1方框内物质换为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能够证明吸收CO用氢氧化钠溶液面不用澄清石灰水的实验现象是【分析解释】二者阳离子不同,致使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溶解性不同。【反恩拓展】结合表2,依据上述实验,吸收CO:时选用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是Ⅲ.应用某工厂用8%的NaOH溶液“碳捕集”废气。若每小时排放·44kgCO,理论上需消耗该NaOH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化学试题卷第6页(共6页)

  • 高三2025年全国高考冲刺信息卷(一)1化学(广西)试题

    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示范卷有Ti的个数为8×+4×十1=4,〇原子8个在棱上、8个在面上、2个在体内,1个晶胞中8含〇原子的个数为8×+8X+2=8,则1 mol晶胞的质量为(48×4+16×8)g=320 g;423201 mol 晶胞的体积为 NA×α²c×10-3cm²,故晶体的密度为;②由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知,TiO2-aN,晶胞中N原子个数为1×·,〇原子个数为7×225257X.Ti原子个数为4,故b:解得a16X14. (1)b(2分)MgBr(2)(2分)(3)碳氯键、羧基(2 分)C1ClHOH浓硫酸(4)+H,O(2分);(1分)△FF(5)取代反应(2分)(6)乙酸(1分)(7)15(2分)(8)浓硫酸、加热(1分);Mg、无水乙醚(1分);H2C=CH-MgBr (2 分)【命题意图】本题以合成艾氟康唑为情境,考查有机合成路线分析、官能团名称、反应类型判断、结构简式书写、同分异构现象、合成路线设计等。突出应用性、创新性、综合性考查要求,考查考生的分析与推测能力、探究与创新能力,培养考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BrMgBr【解题分析】由合成路线可知,A为[B为,C为,D为 CH2CICOOH,E 为!CF化学卷参考答案(三)第4页(共6页)【25·(新高考)ZX·MNJ·化学·TJ】

  • 高三2025年全国高考冲刺信息卷(一)1化学(广西)答案

    【分析】烟气(含HF)通入吸收塔,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流程图吸收塔中没有气体出有Na2CO的滤液。【详解】A.提高吸收塔内烟气吸收效率最常见的采用将溶液或液体变成雾状,以增大接触面积(海水提溴、工业制硫酸吸收塔吸收三氧化硫)采用喷淋(洒)法。加快通气体的速率也不能加快,反而使气体来不及吸收而降低,故A错误。B.陶瓷的成分中含有SiO2,SiO2能与烟气中的HF发生反应,因此不宜用陶瓷作吸收塔内胆,故B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合成槽内发生反应6NaF+NaAIO2+4NaHCO3=Na3AIF6+4Na2CO3+2H2O,故C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的主要成分为Na2CO3,可进入吸收塔循环利用,而不是NaAIO2故D错误。答案选C。14.【答案】C[解析] A.根据晶胞结构可知,K个数为8×=1,Ca个数为1,B个数为12×=6,C个数为12x=6,故该晶体最简化学式为KCaBsC6,A正确。等的Ca2+有 8 个,B 正确;C错误;2172. 17 × 103215.【答案】C【分析】高考化学模拟卷(共8页)第6页

  • 高三2025年全国高考冲刺信息卷(一)1化学G2试题

    1 2: / 7(5)酸浸(1分)【高三化学·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314合物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6)从锰化合价看,有O2参与反应。60x-16y,M的化16学式为 MngO4。【评分细则】(1)答到基态 Mn²+、Fe²+的价层电子排布式分别为 3d、3d 得1分,答到失去1个电子难易得1分。(3)只要答到3.2~8.1就可以得分。17.(1)-4 477(2分)(2)700(2 分);小于 2 h,金的浸出率较低,大于 2 h,金的浸出率提升不大(2 分)(3)①温度(2分);三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衡逆向移动,O2的体积分数越大(2分)②cd(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原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4)由铁元素守恒可知 FeS2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 0.2 mol×2+0.2 mol×3=1 mol,故生成的SO2为 2 mol,由氧元素守恒可知未反应的O2的物质的量为20.8p(SO2)_1006T “℃下,反应1的压强衡常数K,=-kPa-2。p*(O2)COOH18. (1)(2分);羟基(或酚羟基)酯基(每个1分,2分)HOHO(2)b(2分)(3)增大原料转化率(或吸收生成的 HCI,促进反应B一>C 的衡正向移动,2分)(4)Na+[:H]-(2分)HOOO(5)6(2分);或(1分)HOOHHO’PhH,COCOOC,H5PhH,CO(6)(1分);-(1分)COOC,Hs【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学基础,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学生【高三化学·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能否正确提取陌生信息、分析信息及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5)A的分子式为C,HgO4,苯环上有3个侧链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则苯环上有1个一OOCH、2个—OH,共3 个取代基,这3 个取代基在苯环上的位置有 6 种。HOCOOC Hs(6)由题给信息可知,在碳酸钾作用下,与 PhCH2CI 发生取代反应生COOC,HsPhH, COCOOCH5PhH, COCOOC,H5发生信息Ⅱ中反应生成COOC,HsCOOC,H5PhH,COPhH,CC在Pd-C作催化剂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

  • 高三2025年全国高考冲刺信息卷(一)1化学G2答案

    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示范卷19.(1)-282.0kJ·mol-1(2分);

  • 高三2025年全国高考冲刺信息卷(一)1化学(云南)试题

    (4)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种(不号虑立体异构)。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③只含一个甲基②与E含有相同的官能团0的合成路0线:(其他无机试剂任选)。(1)NO2的VSEPR 模型名称为(2)氮的常见氢化物有 NH,M.14,其中沸点较高的是(填化学式)-。CH常温下为液体,是 MnO晶型转变的诱导剂。3H,C大π键类型为②该物质的熔点较低,原因是H0117S117°(Ⅱ)是新能源电池涉及的重要材料。(4)126%C,H00C,HC①物质I中的相关键角如图所示,则该物质中 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②相同温度下,I、丑的溶液均为酸性,其中K。值较大的是(填“I"或“Ⅱ"),其原因是化学试题 第7页(共7页)

  • ‹‹ 242 ››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