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的重要条件。大前提、小前提都正确,且推理形式符合规则,结论正确可靠,故答案为D,16.C【解析】本题考查创新思维、聚合思维的知识,考查考生辨识、判断、分析、综合的能力。材料中的创新举措(将各种场所转化为纳凉方案)是基于市民避暑的社会实践需要,②正确。将人防工程、地铁站点、文化场馆等不同公共资源整合为纳凉点,这一综合性纳凉方案属于聚合思维(将不同要素聚焦于统一目标)的典型应用,④正确。迁移强调经验的跨领域转移,材料并未涉及对其他领域的经验进行借鉴,而是对本地资源的创新整合,因此“迁移”表述不准确,排除①。材料中的做法更多是基于对现有资源的直接灵活应用,而非运用超前思维发现现有事物的新用途,排除③。17.①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完善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分)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任意回答其中3点得6分)【评分细则】(相关表述关键词可以替代的也可给分)①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1分)完善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1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统一/助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2分)民族地区经济(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任意回答3个关键词得6分)【解析】本题以云南民族工作成就为情境载体,考查民族团结的知识,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定知识作答模块,考生需对“云南民族工作的积极影响”做全面分析,结合材料明确作答角度,既要考虑经济社会方面的影响,又要考虑政治方面的影响。第(2)问为措施类设问,考生需依据设问模拟场景并结合材料作答,既可总结提炼过往做法,也可根据民族团结工作的实际提出措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18.(1)①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技术创新和文化融合),提升产品附加值,满足消费升级需求。②采用智能制造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开放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整合国内外设计资源,推动产品创新。④搭建经贸合作平台,发展线上贸易,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5产业集聚,形成了规模优势和产业链优势。(每点2分,任意回答其中4点得8分。考生如从市场需求大的角度分析也可给2分)(2)不构成对A公司的商标侵权。(2分)文具剪刀与行业用剪刀类似性程度较低,被控侵权的商品是文具剪刀,其与A公司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存在明显区别,不容易导致混淆。(2分)根据规定,注册商标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A公司的商标核定使用并不包括文具剪刀,不应随意扩大。(2分)标有被诉侵权标识的文具剪刀早于【高三思想政治·参考答案第4页(共7页】·JX·
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示范卷2025年江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综合性考查要求。【解题分析】由材料可知,龙山文化时期稻作农业的传播速度较大汶口文化时期更快,这说明原始农业在龙山文化时期得到快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农业的发展为社会分化奠定了物质基础,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稻作农业起源于长江流域,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海岱地区重视区域间技术交流,也不能说明海岱地区先民生产工具较先进,排除B、D两项。2.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汉代政治,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渗透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突出综合性、创新性考查要求。知,东汉中后期,政治日益黑暗,广大士人对政府不满情绪日益增强,部分士人通过隐逸来表达自己的不满,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东汉隐逸士人更多的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并非道教,排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3.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安史之乱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渗透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解题分析】由材料可知,白居易的诗歌描绘了直属于中央的神策军士兵直接闯入农家掠夺物件,主人却束手无策,只能“敛手反如宾”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后,割据势力的出现推动军人势力增长,军人直接掠夺农户正是军人势力增长后社会秩序混乱的反映,D项正确。由材料“中尉正承恩”可知,神策军是皇帝直辖的军队,神策军的行径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且此时已处于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集权加强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明了安史之乱后军人势力的增长,不能说明基层治理混乱,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军人对农户的掠夺,未涉及赋税状况,排除C项。4.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渗透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考查要求。参政的权利,他们的这些言论都肯定了富民的地位与作用,说明富民已经成为社会结构中的重两极分化,B项正确。A项对材料解读片面,材料强调的是富民对社会的作用,主张赋予富民参政的权利,排除;C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对富民的重视主要源于富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并非宋代财政危机的加深,排除D项。合性、创新性考查要求。【解题分析】由材料可知,朱姓女的表兄因散布朱姓女的谣言,毁其贞节,被处以重刑,这体现了清代司法对女性贞节的重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理学居于统治地位,社会对女性“贞【25·(新高考)ZX·MNJ·历史·JX】
学校:准考证号:姓名:2025届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学生务必在练习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学校、准考证号、姓名。学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学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练习卷上无效。3.答题结束后,学生必须将练习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阅读(72分)(一)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是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的深刻洞察,而且是对未来国家发展趋势的科学预判。平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既揭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定位、政策导向和实施路径,又凸显了其内在逻辑的严密性和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平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凸显了新质生产力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平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可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高质量发展本身,而具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深远历史意义。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审视,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依托。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有效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质生产力通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推动产业结构向更高形态演进,为提升国家整体实力和实现国际竞争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了推动作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本质语文练习第1页(共10页)
8.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赏析重要意象作用的能力。答案①珠江是小镇的地理依托,其自然景观为小镇增添了诗意与美感。②珠江作为线索,串联起小镇的生活场景,从清晨到黄昏,见证了小镇的忙碌与闲适。③珠江的奔腾不息象征着小镇的生命力和活力,暗示小镇居民勤劳乐观的生活态度。(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9.命题透析本题考查赏析文章诗意美的能力。答案①小镇优美环境的诗意描写。选取珠江、凤凰花、晚霞等典型意象,通过色彩、动态的细腻描摹,构建出小镇如诗如画的环境。②生活场景的抒情化呈现。将集市交易、手工劳作、茶楼闲谈等场景与歌声、欢笑、灯火融合,凸显小镇生活的和谐之美。③多种语言手法的运用。如比喻、通感等手法的运用,将平凡物象升华为诗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10.命题透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答案BEH(每处1分,多涂不给分)11.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考查了解并学握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词语的能力。思路点拨《赤壁赋》中提到的“鲈”是船头与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二者并非同类战船。12.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思路点拨颠倒了韩干秋出兵和吕嘉反叛的顺序。13.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答案(1)郏县的壮士韩千秋愤激地说:“希望能得到二百名勇士,我一定斩杀吕嘉来报效朝廷。”(关键词“奋”“愿”“报”的翻译各1分,大意1分)(2)你立下的功劳,并没有斩将拔旗的实际功绩,哪里值得骄傲呢!(关键词“实”“乌”“骄”的翻译各1分,大意1分)14.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与概括文言文内容的能力。答案①褒奖激励,鼓舞忠勇之士。②挫骄激奋,使其戴罪立功。③严刑立威,震畏儒之人。(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天子听说吕嘉不听从南越王,而南越王及王太后又孤弱,难以制服他,就想要派遣庄参率两千人前去出使南越。庄参说:“若为通好而往,几个人就够了;若为动武而往,两千人也于事无补。”推辞说不可。郏县的壮士韩千秋愤激地说:“希望能得到二百名勇士,我一定斩杀吕嘉来报效朝廷。”这样天子就派遣韩千秋率领两千人前往,进入南越国境。吕嘉等人于是反叛,和他的弟弟率领士兵攻杀南越王、太后以及汉朝使者。韩千秋的军队进入南越,攻破了几座小的城邑。后来南越径直让开通路并供给饮食,等他们离番遇不到四十里地,南越派兵攻打韩千秋等人,于是便消灭了他们。吕嘉派人用匣子封装汉朝使者的符节放置到边塞上,好言巧语作了欺逛的言辞谢罪,同时发兵据守要害之处。这种情况下,天子说:“韩千秋虽未成功,他也算是大军先锋之冠。”就封他的儿子韩延年为成安侯。于是又颁下救令说:“如今吕嘉、赵建德等人反叛,自立为王而安闲自得,特诏令罪犯及江、淮以南十万楼船大军前往讨伐。”材料二:杨仆,宜阳人。河南太守举荐他担任御史,逐渐升迁到主爵都尉,皇上认为他有才能。南越反叛,杨仆被2-2—
【种多运|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外传,一经发现追究法律责任】4.B 解析:根据题意,因为C,D两名同学相邻,所以有A种,又因为B同学不站在两端,所以有C种,其他同学进行排列有A种,所以不同的排列方式种数为ACA=24,故选B.65.D解析:根据题意,双曲线=1(a>0,6>0)的渐近线方程为y=±,分析可得y2√3倾斜角为30°或60°,所以一6.A解析:根据题意,f(x)=4cosxsin(x—)=4cos√31=2√3 sin xcos x元5元,可得f(x)=662sin(2x-)-1E[-2,1],故选A.7.B 解析:根据题意,取底面ABCD的中心为O,可得PO⊥平面ABCD,又因为PA=AB=2,可得OP=OD=√2,所以正四棱锥P-ABCD的外接球为以O为球心,以R=√2为半径的球,设O到平面1√3PCD的距离为h,由V三棱锥P-cD=V三棱锥O-PCD,可得1、X2XX√2×√2=XhXX2×2,解2x22√64所以r²,所以该截面面积为πr8.C 解析:已知曲线y=-1n(一x一1)关于直线y=x对称的曲线为y=g(x),所以这两个函数互为反函数,所以x=-1n(-g(x)-1),所以g(x)=-1-e,又因为y=g(x)与函数y=ax-1为“粘合函数”,所以方程一1一e=ax一1有且只有一个解,当x=0时,显然不e"(x-1)e"成立;当x≠0时,则a=,记p(x)=,所以'(x)=,所以x²p(x)在(0,1)上单调递减,在(1,十∞0)上单调递增,在(一∞0,0)上单调递减,当x→-∞时,p(x)→0;当x→0-时,p(x)→-∞;当x→0+时,(x)→+∞;x→+∞∞时,p(x)→+∞,且(1)=e,则(x)的图象如图所示,数形结合易知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一,0)U{e),故选C.为平均数,则平均数不变,故选项A不正确;标准差一定变小,故选项B正确;中位数一定不变,故选项C不正确;因为极差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所以极差一定会变小,故选项D正确,故选BD.10.ABD解析:根据题意,因为点A(4,4√2)在抛物线y²=2px(p>0)上,所以32=2p×4,所以p=4√2-04,故选项A正确;点F(2,0),直线AF的斜率为=2√2,所以直线AF的方程为y=2√2x4-24√2,联立ly²=8x,IPCI不是最神州智达|数学·压轴卷Ⅱ答案第2页(共7页)
高三·专题测试卷(三)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函数的概念、性质与基本初等函数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译.1821年法国数学家柯西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在某些变数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当一经给定其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中某一变数的值,其他变数的值可随着确定时,则称最初的变数叫自变量,其他的变数叫做函数.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创立的集合论使得函数的概念更严谨.后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中教材、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中的函数定义:“一般地,设A、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 中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叫做从A 到B 的学1.已知幂函数f(x)的图象过点|2,,,则f(8)的值为一个函数”.下列对应法则f满足函数定义的是C√2√2A.B.f(x+1)=x²+2xC.2√2D.8√2A.4C.f(lx-21)=xD.f(x²+2x)=|x+12.已知函数f(x)=+√x+1,则函数g(x)=f(x+1)的定义域为-210.已知函数f(x)=x|x-α|,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2,1)U(1,+∞)B.[—1,2)U(2,+∞∞)A.存在实数α,使得函数f(x)为奇函数题C.[-1,+∞)D.[-2,1)B.存在实数α,使得函数f(x)为偶函数答3.已知α=log:7,b==4,则α,b,c的大小关系为名C.当α>0时,f(x)的单调增区间为J(a,+0)姓要A.b>a>cB.c>a>bC.a>b>cD.b>c>a24.用二分法求函数f(x)=ln(x+1)+x一1在区间[0,2]上的零点,需求精确度为0.01时,所D.当α
17.(6分)小明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步骤如下:50g10g品品甲乙丙(1)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后,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适当调节,直至天平平衡;②在天平左盘中放入空烧杯,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33.8g;③将食用油倒入烧杯并放在天平左盘中,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食用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g;④将食用油全部倒入空量筒中,测得食用油体积是30mL;5计算得出食用油的密度为kg/m3。验操作顺序,其中更合理的是A.①3426B.①④②③5(3)如丙图所示是小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4)他们想出了测食用油密度的其它方法,他们利用实验台上的弹簧测力计、空饮料瓶、水、细线等物品来测量,其操作步骤是:(已知水的密度为p水)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饮料瓶所受的重力G:②在空饮料瓶中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瓶和水所受的总重力G2;③倒掉水,擦干饮料瓶,在瓶中装满食用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瓶和食用油所受的总重力G;④计算食用油密度p=(用已知量和测出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18.(7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参观了我市大棚蔬菜园。据了解,蔬菜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0~30℃之间。同学们想利用热敏电阻和电阻箱(可以调节并显示阻值的变阻器)设计温度报警电路,于是利用电压恒为12V的电源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热敏电阻R阻值随环境温度t变化的规律”电热敏电阻mA流表R电阻箱甲乙丙物理试卷,第5页,共6页
12.(10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L/m1.000.900.802主尺cm0.7010游标尺0.602.53.03.54.04.5T2/s2甲乙丙(1)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可供选用:A.长约1m的细线系着直径约2cm的均质钢球B.长约20cm的细线系着直径约2cm的均质钢球C.长约1m的细线系着直径约5cm的均质钢球D.长约1m的细线系着直径约2cm的均质木球E.秒表F.时钟G.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米尺实验小组的同学应选用的器材为(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序号)。(2)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度为1,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摆球的直径d=mm,摆长L=(用字母l、d表达)。k,根据图像求出重力加速度g=(用含k、π表示)。(4)若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某次测得的g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可能的原因是(填正确答案标号)。A.测摆长时记录的是摆线的长度B.开始计时时,停表过早按下C.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摆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记为30次物理试题第6页(共8页)
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示范卷业。(6分)(3)因素:近代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的社会环境;美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3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意识形态的分歧;美国限制对华贸易;等等。(4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中国对外贸易,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渗透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突出综合性、创新性考查要求。【解题分析】第(1)问“影响”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隆庆开海”对民间私商、明代社会经济、外两个角度结合政治、经济等内因及世界环境等外因分析得出。18.[示例]方案:建立全球文化交流平台以促进文化交流。(2分)可行性: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一个集文化展示、交流、学习于一体的全球文化交流平台,让不同国家的人们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成为可能。历史上已经有很多事实证明,文明的交流是有利于文明发展的,如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造纸术、印刷术等传人西方,西方的宗教、艺术、科学等也传人中国,这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近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意大利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等受到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创造出许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作品,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和文明的发展。综上可知,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积极采取行动,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建立全球文化交流平台,这将有利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避免文明湮灭的悲剧重演。(10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文明发展和延续的条件,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渗透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突出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考查要求。【解题分析】材料主旨是古代文明因各种原因湮灭,但只要打破相对割据与封闭的状态,与外界文化接触、交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就能促进文明的发展。因此,方案应围绕“交流”拟定,如建立全球文化交流平台,推动文化教育交流,促进文化产业合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交流等,然后选择适当的史实进行说明,史实准确,逻辑清晰即可。19.(1)趋势:权力不断扩大,从政事堂的下属机构发展为与相权对峙的机构;隶属主体转移,从隶属于宰相到隶属于宦官;职责不断扩大,从掌管皇帝的机密文书到具有中央决策权。(5分)历史卷参考答案(七)第5页(共6页)【25·(新高考)ZX·MNJ·历史·SC】
16.2000一2010年,美国的墨西哥裔人口从2060万增长到3180万,增幅达54%。由于以墨西哥人为主的拉美移民在过去半个世纪持续地增加,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说西班牙语的主要国家之一。据此可知,大量移民的涌人A.加速了区域经济集团化B.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融C.政变了美国的社会结构D.导致了美官方语言调整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政机构的建置沿革及所掌职事。以下政策摘自《大明会典》:材群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缎匹、绸娟、丝锦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挑担驮之人,减一等,货物船车并入官。于内以十分为率,三分付告人充赏。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因而走泄事情者,斩。凡夷人贡船到岸,未曾报官盘验,先行接买番货,及为夷人收买违禁货物者,俱发边卫充军。凡沿满去处,下海船只除有票号文引,许令出洋外,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造二桅以上违武天船,将带违替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谋叛已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1)概括材料所述政策的主要内容。(6分)(2)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与上述政策直接相关的举措,并简析其影响。(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辛亥革命之前,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并且从国家理性(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采取理性的、有效率的行为达成目标)出发,主张必经开明专制阶段才能实施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后梁启超转而支持共和宪制,完成了由国家理性向个人理性的转变。首先,他从赞同君主立宪到支持共和宪制,只是回归宪政的根本,把维护民权放在第一位。这正是个人理性在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其次,个人理性要求个人能够运用意志,理性地行动,从而达到一个合理的状态。梁启超宪政理念的实质在于保护公民权利,反对专制。—摘编自梁文生《滑末民初时期关于国家理性和个人理性的论辩一评梁启超宪政思想发展的两个主题》从材料中提取一项或几项信息,自拟论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子以南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