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00所答案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AB(新教材老高考)·生物-R-必考-QG]五试题

    高三一轮复周测卷图2中a、b两条线交点之前,110一200s期间,酵母菌【解析】(1)据图1可知,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故线粒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和无体内膜的面积大于外膜;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均会产生NADH。所,故这一特征的主要意义是,广阔的膜面积为化学反二、非选择题应所需要的酶提供附着位点。12.(18分,每空3分)(2)据图2可知,ATP合酶是F,和F。的复合体,其中(1)酶的活性无氧酒精F1位于膜外基质中,F。嵌在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而酶(2)氧气浓度C6H12O6+6O2+6H2O6CO2+磷脂双分子层是由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组成的,12H2O+能量故推测F。具有疏水性,F,具有亲水性。(3)1/6(3)图3表示癌细胞利用葡萄糖的过程,其中A最可能【解析】分析题图,图1是细胞呼吸相对速率随温度变是细胞膜上运输葡萄糖的载体;②表示葡萄糖代谢形化而变化的曲线,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细胞成中间产物五碳糖:③表示癌细胞无氧呼吸(第二阶呼吸相对速率增强,B点细胞呼吸速率最大,该点对应段);④表示癌细胞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第三阶的温度为细胞呼吸的最适宜温度,超过最适宜温度后,段),由题意可知,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①②③过随温度升高,细胞呼吸相对速率降低;图2是细胞呼吸程明显增强,④过程显著减弱,细胞呼吸过程中无氧呼相对速率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曲线I随氧吸的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故和正常细胞相比,要合成气浓度升高呼吸相对速率逐渐降低,直至为0,因此I等量的ATP,癌细胞消耗葡萄糖的量更多;据图示信息为无氧呼吸曲线,曲线Ⅱ随氧气浓度升高,呼吸相对速可以推测:细胞呼吸除了可以为生物体提供能量外,还率升高,当氧气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后,细胞呼吸相对速具有的重要作用是细胞呼吸产生的中间产物可以作为率趋于衡,因此Ⅱ为有氧呼吸曲线。其他物质合成的原料。(1)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与呼吸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14.(16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响呼吸强度的。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2中曲线工随(1)等量且适量的物质甲溶液、物质乙溶液蒸馏水着氧气浓度的提高,呼吸相对速率下降,说明氧气是该(1分)酶的活性(1分)呼吸方式的抑制因素,因此该曲线代表的是无氧呼吸,(2)甲、乙均为不可逆抑制剂透析后,两组的酶活性水稻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在曲线均比透析前高甲为可逆抑制剂,乙为不可逆抑制剂I的DE段,水稻根细胞内积累的物质是酒精。加物质甲溶液组,透析前后酶活性不变,加物质乙溶(2)曲线Ⅱ代表的是有氧呼吸,曲线I代表无氧呼吸,液组,透析后酶活性比透析前高甲为不可逆抑制剂,结合图示可知,F点以前影响呼吸强度的外界因素主乙为可逆抑制剂要是氧气浓度,而F点以后有氧呼吸相对速率不再随(3)前后(自身)(1分)酶A的活性(1分)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时无氧呼吸消失,此时影响【解析】(1)分析题意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甲、乙两种呼吸强度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温度。曲线Ⅱ表示的有氧物质对酶A的抑制作用类型,则实验的自变量为物质呼吸的反应式为C6H2O。千6O,十6H,0酶6CO2+甲、乙的有无,因变量为酶A的活性,实验设计应遵循12H2O+能量。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故可设计实验如下:取两组试(3)如果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消耗量为3mol,二氧管,各加入等量的酶A溶液,再分别加等量且适量的物化碳产生量为8mol,根据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有质甲溶液、物质乙溶液(单一变量和无关变量一致原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为3mol,则无氧呼吸产生的则)。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试管中酶的活性。然后将二氧化碳量为8一3=5(mol),根据反应式可算得有氧两组试管中的溶液分别装入透析袋,放入蒸馏水中进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3÷6=0.5(mol),无氧呼吸过行透析处理。最后从透析袋中取出溶液,再测定各自程中消耗1分子的葡萄糖会产生2分子的酒精和2分的酶的活性。子的二氧化碳,据此可知,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2)据题意可知,物质甲和物质乙对酶A的活性有抑5÷2=2.5(mol),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占总量制,但作用机理未知,且透析前有物质甲和乙的作用,的比例为0.5÷(0.5+2.5)=1/6。透析后无物质甲和物质乙的作用,前后对照可推测两13.(16分,除标注外,每空4分)种物质的作用机理,可能的情况有:(1)大于(2分)广阔的膜面积为化学反应所需要的酶①若甲、乙均为不可逆抑制剂,则两组的酶活性均不能提供附着位点恢复,故透析前后,两组的酶活性均不变。(2)F,具有疏水性,F1具有亲水性②若甲、乙均为可逆抑制剂,则酶的活性能恢复,故透(3)更多(2分)细胞呼吸产生的中间产物可以作为其析后由于没有抑制剂的作用,两组的酶活性均比透析他物质合成的原料(或细胞呼吸是生物体不同物质代前高。谢的枢纽)③若甲为可逆抑制剂,乙为不可逆抑制剂,则甲组中酶·10·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AB(新教材老高考)·生物-SJB-必考-HEB]二试题

    图连中花回款口6.蝗虫雌性个体性染色体为XX,雄性个体性染色体为XO,雄性有23条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就性染色体而言,雄蝗虫只产生一种可育的精子B.雄蝗虫在形成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会出现11个四分体C.雄蝗虫精巢细胞中的X染色体数可能是0条、1条、2条丸.有丝分裂后期雄蝗虫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雌蝗虫少一条7,白车轴草中有毒物质氢氧酸(HCN)的产生由H、h和D、d两对等位基因决定,H和D同时存在时,个体产HCN,能抵御草食动物的采食。右下图表示某地不同10d区域白车轴草种群中有毒个体比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产HCN植株可以由不产HCN的两纯种植株杂交获得HRad xdorB.与乡村相比,市中心种群中h、d的基因频率更高←40C.食草动物的捕食及城市化进程会影响白车轴草种群的进化D,基因重组会影响种群中H、D基因的基因频率瓦0市中心市郊乡村名,下列关于生物科学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家悦及名(VA.孟德尔获得遗传规律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均运用了假说演年法B,分离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和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使用的技术是差速禽心法C.构建的DNA,恐螺旋结构模型和用橡皮泥建立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均尼子物理模型D,研究C02转化为有机物的途径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均使用了位射性司位素标记,9.右图为膝跳反射模式图,①⑥表示细胞或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射弧中,结构④是传入神经,结构⑤是传出发B.神经递质只有在进入下一神经元内方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胡抑制料C.抑制性神经元释放的递质会使下二神经元动作电位绝对值增大中间神②经元D.发生膝跳反射时,①处肌肉收缩的同时⑥处肌肉舒张④、出1O.新冠病毒(SARS-CoV-2)是RNA病毒,将编码S蛋白的mRNA包裹在脂质纳米颗粒中制成mRNA疫苗,进入树突状细胞,使树突5状细胞携带抗原信息,从而引发免疫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脂质颗粒包裹mRNA能避免裸露的mRNA被水解B.S蛋白的mRNA直接作为抗原刺激机体发生液反应C.树突状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作为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D,树突状细胞携带的抗原信息只能引起体淡逸疫反应心油菜素甾醇(B)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固醇类激素。某实验小组利用油菜素内酯(BL,植物体内分布最广、活性最高的BR)进行了实验,在含有(+)或者不含有(一)一定浓度BL的琼脂培养基上,利用不同生长素浓度处理、培养某幼苗,一段时间后,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250r叙述错误的是A.油菜素内酯(BL)是在植物的内质网中形成20+BL各150外B.随BL浓發增大,幼苗侧根形成率逐渐升高C.生长素对侧根形成率的作用有抑制也有促进D.本实验中与BL具有协同作用的LAA浓度是5、20、50 nmol/L50-BL002050生长素浓度/(mmol/L)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AB(新教材老高考)·生物-SJB-必考-HUN]八试题

    11.实验小组进行了2,4-D溶液对插条生根作用的实验段时间后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人」不合理的是(1)减毒活疫苗是指个种群数量可引起人体产生感染,原因是(2)由图可知,随水一种)“早极必灾”,通俗说是大早之年常有蝗灾肆虐。干旱气候是影响蝗虫种群数量发展的时间(3)2014年、2015是(填“密度制约”或“非密度制约”)因素,原因是,使用该方法的关30.(9分)根的生长(2)在狭长的农田地块中,调查蝗虫幼虫跳蝻密度的取样方法是曲。为探究光用(③阳中,bc成中,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是点时。为了防止蝗灾爆发:可采用多键是做到实验进行研究(1)高等植物的28.1分)科研人员以某高等动物为实验材料设置了一种心胜灌流装置,并进行了如下实验种方法降低其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是由实验一:将灌流液注人该动物心脏,并用电流刺激该动物的迷走神经,心脏搏动被抑围。系组织细实验三:从被抑制的,心脏中流出的灌流液也可以使正清心脏的搏动受到抑制,使心胜搏动振(2)研究人员如图,则用实验三:来自正常心脏(未用电流刺激迷走神经)的灌流液不能使心脏搏动振幅降低。幅降低。品日回答下列问题:(1)电流刺激迷走神经可以抑制心脏的搏动,据此判断,此处的迷走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中的神经。迷走神经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的机理是通过实(2)分析实验一、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验三可排除对实验及结果的影响。(3)某种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心肌细胞,使心肌细胞产生兴奋,也可以作用于肌肉细胞,使肌(3)根的肉细胞产生抑制。该种神经递质通过的方式释放出细胞,其能分别作用于不根,同的细胞,是因为不同的细胞均含有该种神经递质的29.(8分)水痘是由水痘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为全身出现丘疹、水疱。接种VZV减毒活疫苗(VarV)是预防水痘流行的有效方法。下图表示20l9张属年某地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及水痘发病率的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常部爽2500009目人S200080水痘发病率70师鞋华代部形号第一剂接种率)逆150060女第二剂接种率主动使科相50020100源人,中流城出生年份【高二生物第7页(共8页)】·23-155B·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AB(新教材老高考)·生物-LKB-必考-QG]四试题

    昆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题号123456>8910答案DCBBBCcAB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CA0AC0CB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DADDDDCDB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BDCDDBDCD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0分)41.(8分,每空1分)(1)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E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2)BE水华藻蓝素和叶绿素(3)②③①④42.(8分,每空1分)(1)葡萄糖纤维素(2)核苷酸b②(3)3脱水缩合肽键43.(8分,每空1分)(1)⑩液泡养料制造车间(2)③④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⑦⑧(3)⑦→⑤→②→①⑤内质网②高尔基体44.(8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1)0.3g/mL的蔗糖溶液0.1g/mL的葡萄糖溶液(2)左侧液面高右侧液面低(3)A中央液泡的大小或中央液泡的颜色(4)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并利用系列溶液分别重复上述实验,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状态,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之间。(3分)45.(8分,每空1分)》(1)洗去浮色脂肪橘黄色(2)50一65℃等量混合均匀(3)双缩脲试剂紫分节符(下一页)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参考答案共1页第1页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AB(新教材老高考)·生物-LKB-必考-FJ]二试题

    49i117:01℃N8令:C86生物学答案.pdf..e1/3/号卷·A10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生物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2345678910111213答案DACIBIDBC DAC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CDDBBDCABDD1.D新冠病毒的包膜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细胞膜,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病毒增殖过程中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正确;新冠病毒是RNA病毒,RNA彻底水解后能获得核糖,磷酸和A、U、C、G四种碱基,C正确;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需要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增殖,D错误。2.A维生素D属于脂质,不溶于水,A错误;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水的消耗,在第三阶段有水的产生B正确:水分子为细胞代谢提供液体环境,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C正确;细胞内结合水含量增加,其抗寒性增强,D正确3.C玉米细胞干重、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A错误: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有机物的质量不断减少,B错误;胚乳中含有大量淀粉,胚芽中脂防含量高,脂肪中的碳氢比例高,质量相等的胚乳和胚芽,胚芽所储存的能量可能更多,C正确;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不是提供能量,D错误。4.B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NH-CO-”中,A错误;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如生长激素),B正确;生长激素的合成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C错误;生长激素为分泌蛋白,需要依次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包装,D错误5.D图示中b侧的糖链与蛋白质构成的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密切相关,A错误: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含有胆固醇,植物和细菌细胞的细胞膜上没有胆固醇,也就无脂筏,B错误;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性的,因此贯穿分布的膜蛋白跨膜区段的氨基酸具有较强的硫水性,膜外区段的氨基酸具有较强的亲水性,C错误;图画形式的“脂筏模型”是一种物理模型,D正确。6.B囊泡在细胞中往来穿梭运输物质,其中起重要交通枢纽作用的是高尔基体,A正确;②是核糖体无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B错误;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内质网①“出芽”形成囊泡使其膜面积减小,C正确;④为线粒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有氧呼吸,D正确。7.C②是核仁,为细胞核的结构,A错误;①为染色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B错误;图中②表示核仁,④表示核膜,核膜和核仁均可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C正确:结构③表示核孔,核孔对大分子有选择性,大分子物质不能自由通过,另外,从图中可看出,NA、蛋白质进出细胞核需要ATP供能,D错误。8.D由题干信息知,“海水稻86”可通过储盐”将一些无机盐储存于液泡中,这会提高细胞液的浓度,增强细胞的吸水能力,A、B正确;离子通常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出根细胞,C正确;“海水稻86具有耐盐性状的根本原因是具有耐盐相关基因,D错误。9.A性激素是固醇类,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A错误,协助扩散比自由扩散的速率更快,水通道的存在加快了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速率,B正确:载体蛋白每次转运物质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C正确;一种载体蛋白通常只运载一种或一类物质,D正确10.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蛋白质由基因转录和翻译产生,RNA由基因转录产生,A正确细胞代谢的有序进行,与酶的专一性有关,B正确;酶需要在低温条件下保存,pH过低或过高都会使酶失活,酶需要最适pH条件下保存,C错误;与嚼碎服用相比,整颗服用多酶片,可防止胃酸对多酶片的破坏,D正确。11.A植物叶肉细胞在白天能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产生ATP,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阶∥号卷·A10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段,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用于其它不同的耗能生命活动,A正确,ATP和ADP相互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来源不同,能量不能循环使用,B错误;由于两个相邻的磷酸基团都带负电荷而互相排斥,ATP末端磷酸基团转移势能较高,导致远离A的化学键易断裂,C错误;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可使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磷酸化,同时伴随能量的转移,D错误。12.A黑藻叶片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绿色的叶绿体,便于观察,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A正确,黑藻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体积较大而清晰,但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是亚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B错误;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光合通过QQ浏览器或腾讯文档可使用以下功能全屏转为图片转为Word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AB(新教材老高考)·生物-LKB-必考-HUN]三试题

    D.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碱基在内侧,糖-磷酸骨架在外侧”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13.小明的手不小心被针刺,随即出现抬手动作,并对妈妈说手指疼。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⑤表示反射弧各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兴奋传到③时,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当手受到针刺或火烧后会感觉到疼痛,疼痛感觉形成的部位在③处C.“小明对妈妈说手指疼”的过程需要布罗卡区参与D.效应器⑤处肌膜的动作电位传递到肌纤维内部时,引起肌肉收缩14.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ATPACO,生运输速率酶活性辈细胞外溶液浓度率气浓度氧气浓度a氧气浓度温度甲乙丙入A.甲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B.乙图所示物质运输速率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C.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02产生量的关系,a点时产生ATP最多D.丁图表示小鼠体内酶活性与外界环境温度的关系15.在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葡萄糖溶液、酵母菌等进行酒精发酵的研究,其中X溶液用于检测相关的发酵产物。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气阀-A.葡萄糖在线粒体基质中氧化生成丙酮酸和[H),并释放能量B.细胞呼吸产生的ATP使装置内培养液的温度升高-X溶液C.发酵过程中频繁打开气阀会影响酒精的产生速率D.X溶液是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用于检测产生的CO,装置16.下列有关某雄性动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18⊙②③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个四分体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则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D.图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条高二生物学科试题第3页(共8页)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R-必考-CQ]四试题

    5.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均正确的是失去2eA.MnO+4HCI(浓)△MC2+C2↑+2Hz0得到2e得到6eB.KCIO3+6HCI-KCI+-3CI2+3H2O失去6e6eC.Fez0s+3C0△2Fe+3C022Na+2H2O-2NaOH+H26.氧化还原反应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A.Cl2+2KBr—Br2+2KCIB.2NaHCO,--Na:CO,+H-O+CO-TC.4Fe(OH)2+O2+2H2O-4Fe(OH)3 D.2Na202+2CO2-2Na2CO3+O27.氮化铝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N可通过反应A12O3+N2+3C=2AIN+3CO合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IN中N显-3价B.上述反应中Al2O3是氧化剂C.上述反应中N2被还原D.上述反应中碳单质发生氧化反应8.亚氯酸钠NC1O2)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当它在反应中做氧化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A.NaCIO3B.ClO2C.NaClO4D.NaCl高一化学第2页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LKB-必考-HUB]八试题

    9.某化学兴趣小组需要960mL的1mol/L的NaOH溶液,现用NaOH固体配制所需溶液,有关该配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经计算所需氢氧化钠质量为m(NaOH)=McV=40g/mol×1molL×1L=40.0gB.用托盘天称量NaOH固体时,可在左右托盘上各放一个相同的玻璃表面皿C.溶解时,应待溶液冷却到室温时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否则所配溶液浓度偏高D.最后定容时,将所有溶解液和洗涤液加入容量瓶中后即可换成胶头滴管滴加10.下列实验装置、现象和解释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装置现象解释金属钠被CO2氧化得剧烈燃烧,产生黑色颗A到Na20或者进一步反钠粒和白烟应得到Na2CO3镁带反应发出耀眼的光芒,铝做还原剂,置换出金B矿氯酸钾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属镁,熔融的金属镁落一氧化镁和铝的混合物。沙了有熔融物落入沙中入沙中湿棉花大试管中固体由黑色在加热时还原铁粉和领还原饫粉管肥皂泡变红棕色,点燃肥皂泡水蒸气反应得到Fe2O,有爆鸣声和氢气-1gNaHCO3-IgNa2CO3试管Ⅱ气球膨胀速率更C032结合H能力更3mL1molL盐酸快强,产生CO2速率更快11.某同学结合所学知识探究Na2O2与H2能否反应,设计装置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稀Na202 K2CuSOa锌粒ABCDA.装置A可以通过K,控制氢气制备反应的开始与停止B.装置B中可盛放碱石灰,既可除去H2中HCI又可除掉水蒸气C.应先点燃C装置的酒精灯,再使A装置中锌粒和稀盐酸接触D.若装置D中固体变成蓝色,不一定是H和N2O2反应产生了HO高三化学谈题3/8页共8页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LKB-必考-HUN]二试题

    高三9月联考·化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B利用CO2发生状态变化时吸热将水制成冰,没有新物质生成,A项错误;纳米纤维素气凝胶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B项正确;甲醇燃烧仍然产生CO2,C项错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均是热塑性塑料,D项错误。2.C FeCls→Fe2O过程中,Fe元素化合价不变,A项不符合题意;NH+CO2+HO+NaCI一NaHCO3v十NH4Cl,B项不符合题意;K2FO4净水时铁元素由十6价降低至十3价,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项符合题意;NH4C1溶液中NH水解,溶液呈酸性,酸性物质将铜绿溶解,整个过程均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3.DA项,F2+与H+和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项,溶液可能是强酸性或强碱性,酸性条件下SiO不能大量存在,错误;C项,A13+、Cu2+与HCO3发生相互促进水解反应,错误;D项,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上述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正确。4.B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氧化物,A项错误;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C项错误;NO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D项错误。5.CH2O为电解质,A项错误;只有单质参加反应,没有单质生成,反应类型不是置换反应,B项错误;BSO4、BaS均属于盐,C项正确;Ba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十6,D项错误。6.D浓硫酸不能除去HCl,A项错误;过量CaCl2溶液会引入新杂质CaCl2,B项错误;CH COOH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的溶液不分层,其操作不能为分液,C项错误;SO2能被酸性KMO4溶液氧化为H2SO4,D项正确。7.B实验室制NH用NHCl和C(OH)2加热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A项错误;用过量CO2与饱和氨盐水反应生成NaHCO3,B项正确;气体应长进短出,C项错误;灼烧较多NaHCO3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并且加热烧杯时应垫上石棉网,D项错误。8.DNa2O2由Na+和O号构成,7.8gNa2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0.3NA,A项错误;未指明体积,无法计算,B项错误;SO2和O2的反应是可逆反应,0.1olSO2和足量O2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目小于0.1NA,C项错误;Cu和S反应生成Cu2S,1olCu与等物质的量的硫粉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D项正确。9.C过量CO2通入NaCIO溶液生成HCO5,A项错误;稀H2SO4过量,AlO2转化为AI3+,B项错误;H2S通入CuSO,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十Cu+一CSY十2H,C项正确;HNO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生成H2,D项错误。10.C反应中NCL的氯元素化合价从+1价降低至一1价,NaC1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至+4价,所以Cl是氧化剂,发生了还原反应,NaClO2是还原剂,发生了氧化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ClO2是氧化产物,NaCl是还原产物,A、B、D项错误;当反应中转移0.6mol电子,则有0.1molNC被还原,C项正确。11.B由题意可知,X、Y、Z、M分别为H、C、N、S。酸性:HCO3Z>X,B项正确;分子中Y原子形成的是极性键,C项错误;C)、N)为不成盐氧化物,D项错误。12.B反应过程中有极性键H一S的断裂和C一S键的形成,A项正确;催化剂不能提高乙醇的衡转化率,B项错误:步骤①,②均为断键过程,C项正确:CH,OH+HS催化剂CHSH十H,O,D项正确。l3.D澄清透明溶液无沉淀,白色粉末不含有CCO3,焰色试验观察到黄色一定有Na+,无法排除K+,通入NH3产生沉淀,有Cu+,由于溶液中含有CuSO4,不可能含有BaC2,综上所述白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CuSO4、NaNO为,一定不含有CaCO:、BaC2,可能含有KCl,D项正确。14.B LiCoO2中钴元素的化合价为十3价,而Co(OH)2中钴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可推测Na2S2O3作还原剂能将LiCo)2还原为Co2+,A项正确;加入Na2CO3溶液生成Li2C)3沉淀,故可推测碳酸锂的溶解性比碳酸钠小,B项错误;用盐酸替代“酸浸剂”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氯气,C项正确;“滤液”中含有NAIO2,通入过量C)2生成A1(OH)3,D项正确。15.D氧氯化氮中的氯为一1价,因此水解过程会产生氯化氢,从而出现白雾,而不是白烟,A项错误;装置①【高三9月联考·化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LKB-必考-HEB]五试题

    江西“红色十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铁、钴、镍都是过渡元素,属于第Ⅷ族元素,A项错误;含碳物质可制备多孔的生物炭,B项正确: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C项正确;Sr含中子数为90-38=52,D项正确。2.【答案】B【解析】淀粉属于混合物,Cu0属于氧化物,HC0属于弱电解质,Cu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项错误;普通玻璃是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的混合物,H,0属于氧化物、Fe(SCN),属于弱电解质,葡萄糖属于非电解质,B项正确;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Na,0·Ca0·6SiO2、AgC1均属于盐类,SO3是非电解质,C项错误;KA1(SO,)2·12H,0、KCIO3均属于盐类,NH·H,0属于弱碱,是弱电解质,CHCH,OH属于非电解质,D项错误。3.【答案】c【解析】依题意,红色固体X为,0,矾油是浓硫酸,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铁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硫元素化合价降低,故气体W为S02。氧化亚铁是黑色粉末,A项错误;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项错误;硫酸的沸点高于氯化氢,利用较高沸点的酸制备较低沸点的酸,C项正确;FeS0,·7H20分解生成F,03、S02、S03、H20,是氧化还原反应:S0,和H,O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H,S0,和NaCl在微热条件下生成HCl是复分解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4.【答案】D【解析】淀粉水解产物为葡萄糖,A项正确;依题意,碳酸钡的溶解度大于铬酸钡,B项正确;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亚硫酸氢钠具有强还原性,二者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正确;根据氢氧化钡的组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S0-+3Ba2++60H=3BaS04↓+2Fe(0H)3↓,D项错误。5.【答案】D【解析】乙酸甲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接近完全水解,应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替代氢氧化钠溶液,A项错误;在空气中直接加热氯化亚铁溶液,最终得到氢氧化铁,B项错误;电解食盐水收集到氢气和氯气,不能探究水的组成,C项错误;通过喷泉实验可以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D项正确。6.【答案】c【解析】由图知能量:HCN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LKB-必考-HUB]四试题

    石形成的共价晶体,因此这些晶体中,微粒之间以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是金刚石晶体。(3)熔点的一般规律: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冰和碘属于分子晶体,熔点:碘>冰,MgO属于离子晶体,金刚石是共价晶体,则冰、金刚石、MgO、碘单质四种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金刚石>Mg0>碘单质>冰;(4)由于Mg0晶体中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大于NaC1晶体中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且rMg2)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LKB-必考-SD]六试题

    *11.中国科学家研究在Pd/SVG催化剂上H还原NO生成N,和NH3的路径,各基元反应及活化能Ea(kJ·mol)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日1HHNO人HEa=67.0E4419NONH2ON2+H2OEa=86.4H解离E1128.5NH:+HONH,OHNHNOHE:=1443E,-=56.0互,=82解离H转移NHNO自发H,OHNOA.生成NH的各基元反应中,N元岽均被还原Pd/SVGB.生成NH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N0+5H2=2N沿+2H20C.在Pd/SVG催化剂上,O更容易被H2还原为2D.该过程中涉及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12.以印刷线路板酸性蚀刻废液(含有CuC12FeC12FeC1g)为原料制备纳米Cu0的流程如图:CuOH203过量0NH4)2C20:酸性蚀刻凌液氧化调节pH3.2-4.7→过滤。沉淀在空气中灼烧纳米Cuo滤渣滤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沉淀”产尘的CuC20,不洗涤直接灼烧不影响产品质量B.“在空气中灼烧”时发生了非氧化还原反应C.调节pH为3.2~4.7的目的是使Fe3+完全沉淀,Cu2*不沉淀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SJB-必考-SD]八试题

    B.将铝锭加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常温下铝和浓硝酸不反应,可以用铝槽车运输浓硝酸C.将金属钠加入CuSO4溶液中有大量红色固体产生,说明金属性钠强于铜D.草酸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混合,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则H2C2O4还原性强于Mn2+【答案】D【解析】【详解】A.水解后溶液依然显酸性,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和新制的Cu(O山2悬浊液反应,A错误;B.常温时,铝遇到浓硝酸会钝化,在铝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B错误:C.将金属钠加入CuSO4溶液,钠会和水反应,不能置换出其中的铜,C错误;D.草酸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使高锰酸钾褪色,草酸是还原剂,高锰酸钾是氧化剂,可以证明H2C2O4还原性强于Mn2+,D正确:故选D。1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1mol/L FeCI3溶液中,Fe3+的数目一定小于0.lNaB.6.6gC02分子中含的共用电子对数为0.6NaC.标准状况下,22.4LNO和11.2L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NAD.1 nol Cl2与足量的H,O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答案】B【解析】【详解】A.缺少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F®3+的物质的量,A错误:B.每个C02分子中含有4对共用电子对,6.6gC02的物质的量为0.15mol,故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6NA,B正确:C.标准状况下,22.4LN0与11.2LO,恰好反应生成1 mol NO,,结合2NO,NO,知,混合气体的分子数小于NA,C错误:D.C12与H,O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反应转移电子数目小于NA,D错误;答案选B。12.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表中用途与其性质或原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用途性质或原理第6页/共19页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R-必考-HEB]七试题

    次氯酸钠过量,则CO十H+一HCIO;若反应ISO2过量,则SO2十H2O=HSO3。甲、乙方C0(g)+H2O(g)=CO2(g)+H2(g)案均不能证明哪一种过量;丁方案中,次氯酸、起始浓度/(mol·L1)次氯酸钠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SO2也能使品10红溶液褪色;只有丙方案能证明次氯酸钠过量。变化浓度/(mol·L1)(6)依题意,溶液变蓝,说明生成了铜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必有铜单质生成;溴水褪色,衡浓度/(mol·L1)说明有SO2生成,故离子方程式为2NH4CuSO1-x1-x+4H-2NH+Cu+Cu2 2SO2反应Ⅱ+2H2O。CO2(g)+3H2(g)-CH OH(g)+H2O(7)稀硫酸为非氧化性酸,只表现酸性,而硝酸起始浓度/(mol·L1)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十1价的铜元素,故不能x01一x探究NH.CuSO3中Cu元素具有氧化性。变化浓度/(mol·L1)28.(1)-49.5kJ·mol-1(2分)y3yyy(2)①c>b>a(2分)衡浓度/(mol·L-1)②1:2:2(2分)x-y x-3yy1一x十(3)>(1分);反应I达到衡时,气体分子数不依题意,x-3y=0.2,1一x十y=0.6,变,反应Ⅱ达到衡时,气体分子数减少,所以解得:x=0.5,y=0.1。衡时的压强比起始时的压强小(?分)衡体系中,c(CO2)=0.4mol·L1,c(C0)=(④)(2分)0.5mol·L-1,K=c(C0)·c(H)=0.4×0.2_4(5)先增大得快,后增大减慢,最终保持不变c(C0)·c(H2O)-0.5×0.6-15(2分);开始只发生反应I且反应较快,随着产(5)观察氢气净反应速率方程知,开始投入一氧物浓度增大,发生反应Ⅱ,消耗了H(2分)化碳和水蒸气,发生反应I,生成氢气浓度增【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原理,考查学生大,随着反应进行,氢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增大,的分析和计算能力。发生反应Ⅱ,导致氢气浓度增大程度减慢;最终(1)依据盖斯定律,△H2=△H:×3-AH两个反应都达到衡时氢气浓度保持不变。235.[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49.5kJ·mol-1。(1)3d04s1(1分)(2)①根据衡移动原理,其他条件不变,水蒸(2)Se>GaIn(2分)气浓度越大,CO的衡转化率越大,故a、b、c(3)水分子间存在氢键,H2Se、H2S分子间只存点对应的CO的衡转化率依次增大。在范德华力,氢键比范德华力强,H2S的相对②b点时H2的体积分数最大,说明CO、H2O分子质量大于HS的(2分)原子半径:OH-S>H-Se(2分);O、S、Se的原子比为1:2:2。半径依次增大,H2O、H2S、H2Se分子中共价键(3)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I是等气体分子数的之间排斥力依次减小(2分)》反应,反应Ⅱ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达到(4)sp2→sp3(1分)衡后,气体分子数减小,导致气体压强减小。(5)26(2分)(4)假设反应I衡后进行反应Ⅱ,化学衡与过oGA1分:3-(2分)程无关,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用三段式法计算:23JBTX1-新教材老高考.化学·38·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SJB-必考-CQ]四试题

    一水合氨完全电离,pH=14-p0H=14-(1+(3)亚硝酸钠和氯化铵共热生成氮气、氯化钠1g3)=12.5,实际上一水合氨电离程度约为和水。1%,pH<12.5,D项错误。(4)氢氧化镁和氯化铵共热生成碱式氯化镁、氨26.(1)KA1(S04)2·12H2O(2分)气和水(2)NO2(2分)(5)氨气极易溶于稀硫酸,倒置漏斗起防倒吸(3)Pd+4HNO+6HCI-HPdCl4NO作用。4HO(2分)(6)氯化亚砜结合结晶水生成二氧化硫和氯化(4)不能(1分);“热还原”时,在反应前,需用H2氢,氯化氢抑制氯化镁水解。排尽装置内空气,反应结束后,H2还要作保护28.(1)不能(1分)气,H2作还原剂的量未知(2分)(2)-174.9(2分)(5)3(2分);40℃之前,升温,反应速率增大;(3)BC(2分)40℃之后,升温,浓硝酸分解速率加快,浓盐酸(4)>(1分);>(1分》挥发速率加快(2分)(5)p(2分);48(2分)(6)21.504(2分)(6)阳极(1分);CO2+6H++6e—CHOH【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提取钯、明矾的工艺流程,+H2O(2分)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原理,考查学生能力。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2)通入空气或氧气,发生的反应为4NO2十O2(2)反应热等于正反应活化能与逆反应活化能之+2H2O=4HNO3。差,反应②的△H=(638.5-1915.6)k·mol-1(5)液固比最佳是指浸出率最高且液固比最小,-1277.1k·mol-1.已知:①2H2(g)+O2(g)节约成本。—2H2O(g)△H1=-484.0k·mol-1;(6)依题意,n(Pd)=12g·cm3×21.2cm3②CHOH(g)+3O,(g)—2C02(g)+3HO(g)106g·mol-1△H2=-1277.1k·mol-1。根据盖斯定律,2.4mol。当x=0.8时,吸收H2的物质的量为①×3-②得:2CO2(g)+6H(g)—C2HOH(g)0.96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1.504L。+3HO(g)△H=-484.0kJ·mol-1×3十27.(1)分液漏斗(2分);干燥N2(2分)1277.1kJ·mol-1=-1749k·mol-1。(2)装置E进气管口、出气管口接反(2分)(3)恒容条件下,气体总质量守恒,故密度始终(3)NO5+NHt△N2+2H,O(2分)不变,A项不符合题意;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4)Mg(OHD,+NHC1△Mg(OH)C+NH◆总压强与气体物质的量成正比,气体分子数由+HO2分)多到少,气体总压强不变时达到衡状态,B项(5)防倒吸(2分)符合题意;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时,气体均摩尔(6)吸收水,提供HCl,抑制氯化镁水解(2分)质量不变,C项符合题意;产物浓度之比始终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基本操作与设计,考常数,D项不符合题意。查学生的实验能力。(4)题给反应是放热反应,绝热容器中温度升(1)五氧化二磷作氨气的干燥剂高,相对甲容器,乙容器中衡向逆反应方向移(2)氨气密度小于空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动,故衡常数减小;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氨气。所以装置E的进气管口和出气管口接达到衡所用时间较短。反,应该是短进长出。(5)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2、23JBTX1-新教材老高考.化学·58…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R-必考-HUB]六试题

    全国@。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三)题序23456891011121314答案ACAA0BCDADDAAB1.答案C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变化。清洗油污过程中,油脂发生水解反应,有化学变化,A项错误;蚊虫叮咬时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而肥皂水呈碱性,可以和蚁酸发生中和反应,有化学变化,B项错误;硅胶的内部为纳米级微孔结构,其表面存在大量羟基,通过分子间的引力,羟基与空气中的水分子亲和,从而实现吸水,无化学变化,C项正确;SO2与纸浆中的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达到漂白作用,有化学变化,D项错误。2.答案A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因发生氧化反应而变质,A项错误;葡萄中含有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苏打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苏打粉检验假葡萄酒,B项正确;干粉灭火器主要用于扑灭有机溶剂、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等物品的初起火灾,C项正确;ABS树脂是指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共聚物,故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项正确。3.答案C解题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由题给结构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4O3,A项正确;含有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羧基,能发生酯化(取代)反应,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B项正确;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7种,C项错误;含有羧基,能与Na反应放出H2,又能与NaHCO3反应放出CO2,D项正确。4.答案C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装置评价。长颈漏斗会导致气体逸出,应该用分液漏斗,A项错误;碳酸钠与瓷坩埚中的SiO2反应生成硅酸钠,所以不能用瓷坩埚榕化N2CO,,B项错误;氨气易溶于水,该装置可防倒吸,C项正确;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中,温度计应该插入溶液中以测量溶液的温度,D项错误。5.答案A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X、Y、Z分别为N、F、P元素。N、P原子均有3个未成对电子,F原子有1个未成对电子,故未成对电子数:P=>F,A项正确;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F>NH3>PH3,B项错误;磷的氯化物有PCl3、PCl,C项错误;该阴离子中P原子形成12电子结构,不满足8电子结构,D项错误。6.答案A解题分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6gNa37C1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的电子数为(11+17)×0.1NA=2.8NA,A项正确;反应Li3N+3H2O=3LiOH+NH3◆中1 mol Li3N与水反应生成的氨分子的数目为VA,但是水过量,氨气极易溶于水而且会发生电离,所以收集到的气态氨分子的数目小于NA,B项错误;丁烷所处的状况不是标准状况,故无法计算丁烷的物质的量,C项错误;氢氧碱性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十2H2O十4一4OH,当正极上有1mol气体参与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NA,D项错误。7.答案D参考答案(一~三)第9页(答案共12页)【23新高考·JD·化学-HUN)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SJB-必考-GX]六试题

    ③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弹簧夹,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装置B装置C干燥管工滴入硫酸前称得的质量/g180.030.0120.4滴入硫酸后称得的质量/g174.231.5124.8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试剂X为②实验开始前,先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其目的为,实验结束后,需要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其目的是将装置内的CO2赶到干燥管中被吸收。③干燥管Ⅱ的作用是④有同学认为,表格中三组数据都可以计算该样品中N2CO3的质量分数,但也有同学认为不能用装置C前后的质量差来计算,其理由是吸收的水蒸气并不全部来自反应生成;通过实验数据计算,食用碱中Na2CO,的质量分数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8.(13分)锡(Sn)是第VA族元素,其常见的氯化物有SnCl4和SnCl2。SnCl4常温下为液体,遇水极易发生水解反应;SCl2常温下为固体,具有还原性,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某化学实验小组制备SnCL4的装置如图(加热与夹持装置省略)。浓盐酸Cr20碱石灰SID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2)制取SnCl4的操作步骤为:①连接好装置;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添加药品、滴加浓盐酸;④待装置D后,加热装置C;⑤收集SnCl4。请补充上述实验步骤。已知装置A中反应的还原产物为C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化学第7页(共8页)】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SJB-必考-HUB]六试题

    (③)一定温度下,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H,(g)十C0,(g)一C0(NH)方(s)HO(g),若原料气中n(NH,),测得m与CO2的衡转化率(a)的关系如图甲所示n(C02)直流电源◆0.520.500.480.44K,C0,溶液。尿素[CO(NH2)2】]0.40B和KOH混合溶液0.362.02.53.03.54.0m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甲后①若衡时A点容器内总压强为O.5MPa,则上述反应的衡常数K,一MP)。(用衡分压代替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程②若衡时A、B对应容器的压强相等,则A、B对应的容器中,起始时投人氨气的物质碳(4)用惰性电极电解尿素[CO(NH,),]的碱性溶液可制取氢气,装置如图乙所示。则B为直的量之比nA(NH3):B(NH3)=为备流电源的极,写出该装置阳极的电极反应式:0,18.(14分)化合物G是一些三唑类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其某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从HNNH、CH;COC(C2H1ON2)D原(CH,C0),0↑A1Cl,>CHCOCI>(C.H2O2NCI)-N0,cHc00HCOOOHHO、-NN-NO2←-步CH2Cl2G变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为(2)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E→F的反应类型是(3)D的结构简式为(4)A→B的化学方程式为5)芳香族化合物M是D的同分异构体,则符合下列条件的M的结构有①分子中除苯环不含其他的环种。②苯环上有6个取代基且有一个为一N-N一CH,应(6)请设计以◇和CH。C000H为原料制备任选)。OH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和溶剂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SJB-必考-SD]四试题

    第十一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B【解题分析】该装置利用菲涅尔透镜聚光,通过光伏电池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将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A项正确;该装置先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再电解水产生氢气,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项错误;“双碳”战略目标是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该装置实现了全过程无碳的绿氢制取,大大减少碳排放,有利于我国提前完成“双碳”战略目标,C项正确;“产氢”装置的原理是电解水产生氢气,阴极反应式:2H+十2一H2忄,D项正确。2.D【解题分析】铁的金属活动性小于锌,用锌质铆钉铆接铁板,容易发生电化学反应,但铁板被保护,A项不正确;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银,银器表面会生成一层黑色的物质,不涉及电化学腐蚀,B项不正确;三峡大坝钢闸门与电源负极相连,C项不正确;埋在潮湿土壤里的铁管由于潮湿土壤中的电解质更容易导电,发生电化学反应,故比埋在干燥土壤里的铁管更容易被腐蚀,D项正确。3.D【解题分析】AAgNO,十2H,0电舞4Ag+O,+十4HNO,脱离反应体系的物质是4Ag十O,相当于2Ag2O,所以加入适量Ag2O才能复原,A项错误;电解硫酸钾相当于电解水,2H2O电解2H2◆十O,◆,脱离反应体系的是2H2十O2,相当于2H,O,加入适量水可以复原,B项错误;2KC1+2H,0电解2KOH+H◆+C◆,脱离反应体系的是H+C2,相当于2HC1,通入适量HC1气体才能复原(加入盐酸时,同时也增加了水),C项错误;2CuSO4+2H2O电解2H,S0,十2Cu十0,◆,脱离反应体系的是2Cu+O,相当于2Cu0,加人适量Cu0可以复原,D项正确。4.B【解题分析】阴极发生反应Ag十e一Ag,每通过1mole析出108g银,A项不正确;铁为镀件,应与电源负极相连,B项正确;阳极为镀层金属,电极反应式为Ag一e一Ag,C项不正确;阳极发生反应Ag一e—Ag+,阴极发生反应Ag+十e—Ag,电镀液浓度不变,不需要补充,D项不正确。5.A【解题分析】由于Zn比Cu更加活泼,故Zn为负极,溶液中铜离子向铜电极移动,A项不正确;工作时Cu电极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十2e一Cu,B项正确;工作时电流经外电路由Cu流向Z,C项正确;Cu电极质量增加3.2g,电路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A,D项正确。6.C【解题分析】由工作原理图可知,Na电极M发生的电极反应为Na一e一Na+,发生氧化反应,故M为负极,则N为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 CaFeO3十2e·37【23·G3DY(新高考)·化学·参考答案一SB一必考一FJ】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SJB-必考-HEB]六试题

    OHCH(6)6;(每空2分)HOOHOH【解题分析】(6)L是OH的同分异构体,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molLHO可与2 mol Na2CO3反应,说明L分子的结构中含有2个酚羟基和1个甲基,当2个酚羟基在邻位时,苯环上甲基的位置有两种,当2个酚羟基在间位时,苯环上甲基的位置有3种,当2个酚羟基在对位时,苯环上甲基的位置有1种,满足条件的L共有6种;其中核磁共振氢CHOH谱为四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HOOHOH12.(1)酯基(2分)2)CH=CH2(2分)(3)CHO3;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浓硫酸、加热(各2分)OHOH4)CCOOH+CH.CH2OH浓硫酸CC00C2H+H,O(2分)CHCHCHz(5)HCOOCH-OH(2分)(6)CH CHO HCN浓H2SO4,→CH CHOH>CH2-CHH+催化剂,CH,CH]n(3分》△△COOHCOOHCOOH13.(1)2一甲基一2一溴丙烷;醛基、碳溴键(或溴原子)(各2分)(2)氧化反应;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各1分)(3)铁粉(或FeBr3)、液溴(2分)C(CHC(CH)C(CHCHHEO CH o(2分);nOH一定条件C]nOH+(n-1)HO(3分)》COOH☆·79·【23·G3ZCJ(新高考)·化学·参考答案一LKB一必考一SD】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SJB-必考-HUB]二试题

    周测卷十四化学衡化学反应的方向1.B【解题分析】根据HIn(aq)(红色)一H+(aq)十In(aq)(黄色)可以看出使衡正向移动可以显示黄色,加入N2CO3溶液消耗氢离子可以使衡正向移动,指示剂显示黄色,B项正确。2.D【解题分析】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正反应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测△S>0,且该反应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根据△G=△H一T△S,则△H>0,D项正确。3.C【解题分析】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降低,衡逆向移动,乙烷的衡转化率降低,A项错误;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缩小容器体积,衡逆向移动,乙烷的衡转化率降低,B项错误;分离出部分乙烯,产物浓度降低,衡正向移动,乙烷的衡转化率增大,C项正确;恒容条件下通入氦气,参与反应的各物质浓度不变,衡不移动,D项错误。4.D【解题分析】由Ca+十2HCO3=CaCO3+H2O+CO2可知,共生藻类消耗CO2,促使衡正向移动,有利于珊瑚的形成,A项正确;由Ca+十2HCO3=CaCO3十H2O十CO2可知,海洋中CO2浓度升高,促使衡逆向移动,不利于珊瑚的形成,B项正确;氮氧化物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使衡逆向移动,不利于珊瑚的形成,C项正确;升高温度,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衡正向移动,促进珊瑚的形成,D项错误。5.C【解题分析】该反应为熵减且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焓变小于零,A项错说:谈反应的Y衡常数可表示为K=C得),B顶猜误:南B项中衡济数表达式可知,加水后QCC)会变大,可使该衡逆向移动,C项正确:CuC1为固体,增大CuCI的量,不影响生成[CuCl3]2-的速率,D项错误。6.A【解题分析】增大压强,有利于衡正向移动,O2的转化率增大,A项正确;升高温度,衡逆向移动,NO2的转化率降低,B项错误;增大NO2的浓度,NO2的转化率降低,C项错误;催化剂的用量不影响NO2的转化率,D项错误。7.B【解题分析】假设减小体积,衡不移动,则X的物质的量浓度应从0.10ol·L1增大到0.20mol·L-1,而此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1mol·L-1>0.20mol·L-1,则在缩小容器体积的过程中生成了X,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而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故a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SJB-必考-CQ]五试题

    高三一轮复·化学(人教版)·高三一轮复40分钟单元检测卷/化学(十七)一、非选择题3s3p3园3分)Al(OH)+OH-A1O,1.(30分)+2H2O(3分)(1)第四周期第ⅧB族(3分)d(3分)(2)1s22s22p3s23p3d54s(或[Ar]3d4s2)(3分)(4)3Fe+4H2O(g)商温Fe,0,十4H,(3分)K、Cu(3分)(5)L(3分)哑铃形(3分)(3)N(3分)16(3分)2(3分)【解析】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所得溶液呈弱酸性的(4)Br>Se>As(3分)Br>As>Se(3分)为F,则W为F;X与C(碳)同周期且基态原子的s轨(5)Cu失去一个电子变成核外电子排布为[Ar]3d道电子数与p轨道电子数相等,则X的核外电子排的Cu+,能量较低,结构稳定,所以Cu的第二电离能布式为1s22s22p,故X为O;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相对较大(或Zn失去一个电子变成核外电子排布式子中半径最小的离子为A13+,则Y为A1;Z的L层有为[Ar]3d4s'的Zn+,易再失去一个电子,所以Zn三个未成对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则Z的第二电离能相对较小或Cu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为N;T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能级为半充满,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而锌原子失去1个电子T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4s2,则T为Fe。后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变为[Ar]3d1°4s,铜达到了较(1)F、O、A1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稳定状态,所以Cu的第二电离能相对较大)(3分)结构,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半径由大到小的顺【解析】(1)Mn的原子序数为25,电子排布式为序是O2->F->AI3+;NF3的电子式是1s22s22p3s23p3d54s2,位于第四周期第IB族,属于:d区元素。(2)F、O处于同一周期,非金属性:F>O,故简单气态(2)基态铬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氢化物的稳定性:HF>HO,由于水分子和HF分子1s22s22p3s23p3d54s或[Ar]3d54s,第四周期最外均存在分子间氢键,等物质的量的H2O比HF形成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还有K、Cu。的氢键总数多,比HF的总的氢键的键能大,故沸点(3)基态Fe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电子占据的最高较高的是H2O。能层为第四层,符号为N。该能层有s、p、d、f四个能(3)Y是A1,A1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价电子的级,原子轨道数为1+3+5+7=16。基态Fe原子价3s3p轨道表达式为网口铝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层电子排布式为3d4s2,故N层的电子数为2。的水化物为Al(OH)3,A1(OH)3与NaOH溶液反应(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故电负性:的离子方程式为A1(OH)3+OH一A1O2Br>Se>As。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2H2O。大趋势,但由于As的4p能级半充满,为稳定结构,其第一电离能大于Se,故第一电离能:Br>As>Se。(4)T是Fe,Fe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根据Cu、Zn失去一个电子后的结构,分析再失去为3Fe十4H,0(g)商温Fe,0,十4H2。一个电子的难易,从而比较Cu、Zn的第二电离能。(5)Z为N,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基2.(30分)态N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L,::3分)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的形状为哑(1)02->F->A13+(3分)铃形。(2)HF(3分)H2O(3分)水分子和HF分子均存3.(19分)在分子间氢键,等物质的量的H2O比HF形成的氢(2分键总数多,比HF的总的氢键的键能大(3分)3d·41·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

    小题大做历史·拓展篇6.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农动无关,排除D项。民运动受到三民主义的影响,这是国民革命时期的现11.D【解析】据材料可知,凯恩斯强调单纯通过利率、工象,而广州国民政府是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国民党在广资、价格等市场手段难以实现经济的自我调节,需要州成立的政府机关,故选C项;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团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来补充市场自我调节的不足,结各阶层一致抗日,与“目的在谋农民之自卫”不符,排选项中“以工代赈”是政府通过直接提供就业岗位来除A项;袁世凯统治时期并未发动农民运动,排除B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的,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典型手项;土地革命时期的政策以打土豪、分田地为主,排除D段,故选D项;罗斯福新政的紧急救济措施是建立联项。邦紧急救援署,发放紧急救济金,这不能解决有效需7.B【解析】据材料可知,马占山用贴近人民生活的文化求不足的问题,排除A项;调整工业是从稳定生产的方式来呼吁民众抗日救国,故选B项;虽然“关公”“岳角度来衡供求关系的,排除B项;减耕减产是从控飞”是古代著名将领,但材料强调的是呼吁民众参军救制生产的角度来缓和供求失衡的矛盾的,对解决就业国,而不是将领的模范作用,排除A项;马占山呼吁各问题作用不大,排除C项。界爱国民众投身抗日战争,而不是国民革命,排除C12.A【解析】由材料可知,法国和联邦德国尽管存在分项;全民族抗战发生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排除D项。歧,但在美苏两极格局的背景下,仍采取加强合作的8.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政策共同应对美苏冷战,故选A项;20世纪50年代正苏关系恶化,从国防建设的角度考虑,党中央将工业建值美苏霸权主义扩张发展时期,排除B项;法德关系设重点放在工业基础薄弱的西南、西北地区,这同时也的和解是加强防务合作这一相同政策的表现而不是有利于改善国民经济布局,故选C项;1957年“一五”计原因,排除C项;多极化世界至今仍未形成,排除划的完成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排除A项;政企D项分开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发生在改革开放以【“程度、最佳”型选择题解题技巧】后,排除B项;三线建设主要是受与苏联交恶和美国在一、题型特点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的国际形势的影响,与西方对中最佳型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特点是题支国的经济封锁关系不大,排除D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9.D【解析】即便是出身贵族的领袖也不得不重视民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的意见,要去取悦民,这是直接民主政治的产物,故面或不合题意而不是最佳选项。选D项;经过改革,雅典建立了民主政治,但保障的是最佳型选择题又称程度型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公民的民主权利而不是所有民的民主权利,排除A本题型,主要考查历史阐释能力。题干与各选项之间一项;津贴制存在于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其他时期并不突般来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在题干结束语前后或者出,排除B项;民与贵族矛盾的缓和并不能解释贵族选项中往往用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形容词作为限定条为何取悦民,排除C项。件。程度性词语按出现的方式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10.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出现在选择题的题干中,也就是大家特别熟悉的最佳型革命中,德国新兴产业如化学工业染料、电气、光学镜选择题,一类是在选择题的选择项中作为干扰项出现,常头很多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表明德国通过加大投见的标志性词语有“主要”“重要”“最重要”“最恰当”“最入,进行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因此德国的技术与其他主要”“最重大”“最突出”“根本”“主导”“最符合”“最接国家技术相比要更深厚,有优势,故选C项;材料只强近”“最…”“最能”等。调德国新兴产业里很多都处于领先地位,不能说德国二、解题思路工业化的重点都是新兴产业,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第一步:审设问,抓住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如“主要”“重知,德国只是在主要新兴产业里很多都处于领先地要”“最重要”“最恰当”“最主要”“最符合”“最接近”位,并不能说明德国工业化世界领先,排除B项;材料“最…”“最重大”“最突出”“根本”“主导”等。强调德国工业化的特点是深挖技术,与国家有意识推第二步:判定选项与题干的关系,不是正误关系而是程度23J6·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这一单元之后,对各文明A.民族矛盾的尖锐视频讲解进行了如下梳理,据此可归纳出古代亚非文B.商品经济的发达明具有的特点是(C.种姓等级的分明文明古国国家机器文明成就D.法律制度的健全中考新考法题法老掌握军、政、太阳历、象形文古埃及[北京、广东等地中考已考查]财、神等大权字、金字塔等9.(新情境·阅读意见)同学们在阅读《罗摩衍《汉漠拉比法古巴比伦君主专制制度那》(译本)之后,对比古代印度的历史,形成典》、楔形文字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古印度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A.阅读《罗摩衍那》,就能完全了解古代印A.开放性B.多样性度历史C.扩张性D.延续性B.《罗摩衍那》取材于真实历史,属于第二7.(教材P2、6、11地图改编)请你为下面的几手史料幅地图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C.《罗摩衍那》是文学创作,不能帮我们了解历史D.《罗摩衍那》有助于理解历史,但要和史实结合[滨州、达州等地中考已考查]10.(教材P14课后活动2考改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中材料古代埃及示意图古代印度示意图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1)指出图中“苏美尔”处代表性文明成(约公元前3500一前539)就。(2分)A.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B.古代建筑的继承发展(2)(观点论述)观察上图中的文明特点,C.铁器与牛耕广泛使用据此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D.海洋文明的辉煌历程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中考新考法[济南、烟台等地中考已考查]8.(史料互证)下面两则史料共同印证了印度社会)刹帝利辱骂婆罗门处一百钵那(货币单餐位)罚金;婆罗门辱骂武士种姓的人处五十钵那罚金;辱骂商人种姓处二十五;辱骂首陀罗处十二—《摩奴法典》料禁止宗教、种族、种姓、性别、出生地的歧视。《印度共和国宪法》5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23一2024学年高三质量检测(一)历史试卷2023.08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正确粘贴条形码:3.作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答案的选项涂黑: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5.考试结束后,考生上交答题卡。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文献资料与学者研究表明,第19代商王盘庚迁都,此后两个多世纪中形成伟大的商文明:第22代商王武丁开疆拓土,商朝发展到顶峰。而无论是史书叙述的频度还是民众熟知的程度,商朝末亡国之君商纣王都更为突出。这种现象可以说明()A.史料决定了历史价值观B.历史研究与大众历史认识相互脱节C.现实需要影响历史记忆D.历史事实的记录与解读具有偶然性2.表1为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对于礼与法关系的论述。这反映出其()表1论述出处隆礼重法,则国有常《荀子·君道》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强国》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A.寻求合理的治国途径B.调和思想界的争论C.糅合儒法两家思想D.削弱法家的社会地位3.公元前49年,汉宣帝下诏,认为“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要求“御史察计簿,疑非实者,按之,使真伪毋相乱”。汉宣帝的做法旨在()A.完善选官制度B.加强对官员的考核C.建立监察体系D.减轻农民赋役负担4.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2023一2024学年高三质量检测(一)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扫描全能王创建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八试题

    了()A.文人尚武风尚提高了兵家的理论化水B.理学思想加速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渗透C.边疆形势的被动降低了武人的社会地位D.国家治理取向与现实需要间的矛盾困境30。二程企图用包括天地万物的“理”来支配物质世界,把一切封建伦理道德都说成是“天理”,提出“灭私欲,则天理明”,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反映了二程思想的出发点是()A.促进儒学的世俗化B,宣扬佛道禁欲主义思想C.重建儒学信仰体系D.维护皇权和封建礼教31.元朝时期,统治者决议“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确定了宋、辽、金三朝独立成史的原则,修正了南北朝修史时出现的“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谓南为岛夷的弊病。在对三朝历史编纂中,力图用相似的篇幅设置来记录三朝历史发展进程,负责编纂的史官也来自不同民族。这反映出元朝()A.“大一统”的政治意识得到强化B.边疆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C.开创了为少数民族修史的先例D.民族交融缓和了社会矛盾32.辽在上京设国子监,普遍设立府州县学,“勒石能铭,登高能赋,师旅能誓”者不在少数:西夏设立番学和汉学,官学规模不断扩大:进入官学或私学是金朝士子步入官场的主要通道,“士由科第位至宰辅者接踵”。这表明辽夏金的科举实践()A.阻碍了政治制度的转型B.推动了经济文化重心的转移C.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D.强化了中华一统的发展格局33.宋朝开始建立的伦理道德规范,受异质文化的冲击,在元朝处于王纲解纽与重建的状态,这从元杂剧中人们对于爱情的自由追求并且常常成功的现象中就可看出。明初,有官员向朱元璋建言禁止“元氏旧俗”“以厚风化”,得到朱元璋赞同。这些现象主要说明元朝()A。理学的官方正统地位尚未确立B.戏剧社会教化的作用式微C.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和相对开放性D.理学日趋僵化导致纲常不正34.宋代以前的朝廷对于商品按照质量高低定价并对此严加控制。到了宋代,政府改为除官府专卖的商品及灾荒年期的粮食限价之外,官府对一般商品的价格不予干预,卖家可根据交易行情自由定价。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A.商人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B.相对宽松的市场机制建立C.国家开始放松对商业控制D.官营手工业仍有一定特权35.宋代是印刷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全国各地都有刻书、印书活动,形成了四川、浙江和福建三大刻书中心:出现了规模较大的私人手工业刻书作坊,有的作坊的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

    明朝考核考满考察初考再考通考京察A.朝觐考察B.巡行考察C.大计D,上计28.“秦朝最高的监察官是御史大夫,他单独开府办事。在中央,他领导着御史中丞和侍御史,上督丞相,下察百官;在地方,他通过派往地方的监御史,监察地方行政官员。监御史由中央御史系统派生而来,也有专门的官署,称‘监府’,一般不隶属地方衙门”。这说明秦朝A.创立巡视监察制度B.监察体系相对独立C.监察官员位卑权重D.官僚政治开始形成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小题17分,第30小题17分,31小题10分,共44分)29.中央官僚机构设置、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均关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皇帝三公管监理军务相御史大夫暮九卿郎典少常尉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丞相的职能,概括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3分)》材料二元朝的疆域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元朝的疆域从今天的地理情况来看,横向上大致是东部沿海到今天渐疆地区,纵向上从南部的沿海地区到北部的鄂霍次克海都在元朝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中。在广阔的边疆地区,分布着众多的边疆民族,为了巩固边防,元朝在边疆治理方面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在地方上,元朝则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岭北、辽阳、云南、湖广、甘肃等行省位于边疆地区,具体负责边疆管理事务。为迅速传递诏命和情报,元朝还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元朝不仅实现了对吐蕃广阔地区的管理,而且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吐蕃事务的机构一帝师和宣政院。在西南边疆设置了宣慰司都元帅府等机构进行管理,并大量任用当地土官,因俗而治,史称“土司制度”。一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边疆管理的措施,并结合所学,指出其中蕴含的政治智慧。(9分)高二历史试题卷第5页共7页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AB(新教材老高考)·生物-R-必考-HEB]五试题

    1、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


    1、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AB(新教材老高考)·生物-R-必考-FJ]五试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6道小题,共计54分)25.(除注明


    2、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思想政治[24·G3AB(新教材老高考)·思想政治-R-必考-HEB]四试题


    8.张某与台某是朋友关系,台某以公司资金不足为由向张某借款5万元,口头承诺一周内还款,未签订借款协议,只有转账和聊天记录,随后一年时间里,台某以各种理由拖欠,后在张某的要求下,使用“腾讯电子签”的“小


    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LKB-必考-QG]四试题


    Mn2++2H2O,有机电极为负极,负极反应式为HQ一4e一PTO+4H+,A项正确;有机电极为负极,因此充电时,有机电极和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B项正确;放电时,MO2/石墨毡电极为正极,正极反应式为


    4、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SJB-必考-QG]三试题


    8.D解析: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增大压强衡常数不变,A项错误;达到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根据方程式可判断单位时间里消耗nolS2Cl2的同时也生成n mol Cl2,B项错误;该反应的正反应是


    5、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LKB-必考-HUB]一试题


    11②在晶胞中,含有的C原子数为8×二+4×二=3,N原子数为4,则化学式为C3N4,边长apm,阿伏加德8292g/mol9.2×1031罗常数用Na表示,则该晶体的密度为(a×10 cm)'Nmo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物理[24·G3AB(新教材老高考)·物理-LKB-必考-HEB]二试题

    1、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物理[24·G3AB(新教材老高考)·物理-LKB-必考-FJ]八试题


    1、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物理[24·G3AB(新教材老高考)·物理-LKB-必考-HUN]四试题


    1、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


    2、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LKB-必考-HUB]八试题


    9.某化学兴趣小组需要960mL的1mol/L的NaOH溶液,现用NaOH固体配制所需溶液,有关该配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经计算所需氢氧化钠质量为m(NaOH)=McV=40g/mol×1molL×


    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AB(新教材老高考)·生物-LKB-必考-HUN]六试题


    绝密★启用前高一生物学考诚核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宋后,用铅笔把答题卡日的答案标号泽黑。如需


    4、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AB(新教材老高考)·生物-LKB-必考-FJ]二试题


    49i117:01℃N8令:C86生物学答案.pdf..e1/3/号卷·A10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生物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5、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LKB-必考-HUB]三试题


    ③甲(1分);相同温度下,催化剂甲对应O的脱氨率均高于催化剂乙,且低温时,催化剂甲的催化效果更好(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原理,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1)根据盖斯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物理[24·G3AB(新教材老高考)·物理-LKB-必考-HUB]五试题

    1、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AB(新教材老高考)·生物-LKB-必考-HUB]五试题


    A.西藏温泉蛇可能具有高效的温度感知系统,能够对温暖环境作出快速应答B.紫外线照射导致西藏温泉蛇出现更多变异,从而适应强紫外线辐射环境C.温泉蛇血红蛋白浓度处于较低水,与其适应高海拔低氧条件有关D.


    2、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AB(新教材老高考)·生物-LKB-必考-GX]七试题


    10.人体内有些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的调控,常见的有如下两种途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16.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途径1:下丘脑→垂体→靶腺体分泌激素A.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T细胞发


    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AB(新教材老高考)·生物-LKB-必考-QG]四试题


    昆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题号123456>8910答案DCBBBCcABA


    4、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化学[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化学-LKB-必考-NMG]七试题


    阿拉善盟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


    5、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AB(新教材老高考)·生物-LKB-必考-SD]八试题


    10.右图表示进行有性生殖的某种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的两种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无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B.都会改变DNA的碱基序列C.都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阅


  • ‹‹ 89 ››
扫码二维码